为大力弘扬医者仁心精神,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医”路星光系列风采人物宣传,致力于展现医院优秀医务人员的风采与担当,以此激励全体职工不断进步,同时也希望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郑传萍,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呼吸二病区主治医师。自2011年毕业进入临床一线工作,擅长对各类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对重症肺结核、耐药肺结核等难治性肺结核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以电子支气管镜下灌洗、注药、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肺结核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极大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传染病、慢性病,治疗疗程长达6个月,肺外结核疗程1年,耐多药肺结核疗程长达2年。在每天高风险的环境中,她竭尽全力为每位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后非常消极,心理压力大,她一边详细给患者讲述结核病的治疗过程并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一边经常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一方面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安抚了患者对病情未知的不安和恐惧。
在她值夜班的某个晚上,急诊送来一位18岁的患者,在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在外院已确诊肺结核、肾结核、脑结核及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家庭经济困难,之前的医疗费已经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郑传萍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减轻经济压力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于是,她咨询其他专家的意见并向透析室专家详细介绍患者病情,经综合评判建议行腹膜透析来做肾脏的替代治疗。腹膜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费用低,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利于以后进行居家治疗。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不仅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发展,还经常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随着时间推移,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笑容也越来越多。对于郑传萍而言,这样的事情或许只是她职业生涯中无数次善行之一。但在许多患者心中,她就是那盏照亮黑暗角落的明灯。
某天晚上,郑传萍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准备享受难得的家庭时光,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这份短暂的安宁。接起电话后,对方急切的声音让郑传萍立刻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原来是她当天接诊的一位患者,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病情突然恶化,急需她立即赶往医院进行救治。没有片刻犹豫,郑传萍迅速换上衣服,向家人简单解释了几句便匆匆出门。夜色中,她驱车疾驰于空旷的城市街道上,心中只想着尽快抵达目的地,哪怕能早一分钟到达也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到达医院后,她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经过数小时不懈的努力,终于稳定住了患者的状况。当看到患者家属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时,所有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了。她的行为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职业要求,但对于那些被她救助过的人来说,这样的付出无疑是伟大而不凡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时刻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天上午郑传萍结束了繁忙的门诊工作后,正准备去休息室稍作休息。她无意间路过了一间病房,透过半掩的门缝看到了里面的情景:一位年迈的五保户患者正孤独地坐在床边,面前摆着一碗早已凉透的稀粥,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无助与渴望。她心猛地一紧,她知道这位老人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多想,她转身走向了医院餐厅,提着一份热腾腾的饭菜回到了病房。轻轻推开房门,她微笑着走到老人身边,“叔叔,我给您带了些好吃的,趁热吃吧。”老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激。他颤抖着手接过饭盒,连声道谢。看着老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郑传萍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虽然这样的行为对于郑传萍而言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位老人来说,这顿饭不仅仅填饱了他的肚子,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温情与善意。在那一刻,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高尚并不在于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怀他人,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能点亮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
在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她勇敢地站出来成为“逆行者”,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入隔离病区,在一部分新冠患者合并基础病的情况下,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叮嘱护士怎样细心照料每一位病人,有时还自己用轮椅推患者去做各项检查,隔离病区的患者常常感到紧张、恐惧、孤独,她就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直至患者痊愈出院。
郑传萍在院期间先后两次获得医院优秀医师的荣誉,在工作中得到患者和家属们的一致好评,一面面锦旗是对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也凝聚着一份温暖、一份认可、一份信赖,对她而言更是一份责任和坚持。
郑传萍坚信,未来以信仰之光,护生命之航,矢志不渝、执着前行,为守护每一个生命而努力奋斗!(沈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