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怎么打?蒋校长卫廖各有想法,撤退营口是最佳方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第三次攻克四平。

这一仗可以说是东北战场的转折之战,10多万国军孤立无援陷入困境。东北我军开始对长春长期围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此时东北国军50多万人,位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区域,非常被动,而东北我军主力已经达到了70万人。

东野主力南下,包围锦州,大有关门打狗之势。

此时,国民党一方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三位高级指挥官,分别提出了不同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蒋介石,严令卫立煌廖耀湘出动第9兵团,向锦州攻击前进,援救锦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卫立煌,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固沈待援”方案,坚决不肯出兵救援锦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廖耀湘,提出撤退营口,再从海路迂回,救援锦州。

这三个方案,哪个对国军更有利呢?

1、卫立煌固沈待援是下策

坐视锦州丢失,那么沈阳、长春也将不保。就算沈阳、长春能守住,长期围困需要空运大量粮食武器,花费巨大,国军也很难有这个空运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蒋校长救援锦州是中策

锦州一失,东北全局皆输,成为死局。蒋校长主张沈阳国军救援锦州,同时从海上增兵,加上北平傅作义,两路夹击,还可以一战。

这个方案,如果卫立煌趁林彪尚未完全布设好阻击阵地时,主动而果断地出击,不是没有胜算的可能。

但是这样打,卫立煌风险很大。

3、廖耀湘撤退营口是上策

面对70万东野主力,国军决战几乎没有胜利可能。

东野南下锦州,辽南布防空虚,沈阳国军出兵营口,走海路出发增兵葫芦岛,东野将面临更大压力。

即便是援锦不成,沈阳30万国军从营口撤退,长春作为弃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州如果有可能,也放弃退向北平。

如果30万国军撤出,增加到长江防线,以后我军渡江将增加很大困难。

最终,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相互妥协。廖耀湘出动第9兵团,一路却磨磨蹭蹭,攻击

等东野攻下锦州,廖耀湘想从营口撤退,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