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诸多自然灾害中,人人往往关注于旱灾、洪水、火灾等等,却极少关注于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极寒天气。
极寒天气,在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发的当下,显得十分遥远。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有一段气候变冷的灾害。
而这场灾害,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 ...
气候变迁之谜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一些气象学专家惊讶地发现一件事:地球的气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规律性的变化。
听到气候变化,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认为由人类造成。
近代以来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气体让全球气候越来越暖,这种说法几乎被所有的现代人类所知晓。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人类的活动固然能够影响气候,但并不等于气候变化都是由人类造成的,事实上,大自然本身也在产生着一些变化。
对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但其中“太阳光线”和“地球轨道”两个原因被广为认可。
众所周知,太阳和地球其实隔着很遥远的距离,太阳光要走很远的路才最终抵达地球。
而在到达地面之前,种种原因使得太阳光线发生变化。
首先便是大气层,在地球的外层,有一层类似保护膜的保护层,叫大气层。
大气层会保护地球,在太阳光线进入时,它会削弱太阳光线,隔绝有害的射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而太阳光线想出去时,大气层又会阻拦它们,将热量留在地球里。
这就类似于在冬天盖了一层棉被,可以保暖的道理。
而在不同时期,大气层的物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对于地球的保护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地球的气候也会跟着变化。
其次则是空气中的颗粒物,太阳光线越过大气层后,就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圈层,空气充斥着这个圈层。
空气虽然可以供我们呼吸,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但空气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空气中还含有氮气和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存在于空气中,有太阳光线射进来,颗粒物或是会吸收太阳光线,或是会反射,让它“原路返回”,这也起到了削弱和保护的作用。
与大气层类似,空气中的颗粒物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例如在世界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影响全球的火山爆发。
火山喷出的颗粒物覆盖了整个地球,长久地存在于空气中,让太阳光线难以射入地面,地球进入了大降温时代,一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恐龙就是因此灭绝。
第二个原因则是“地球轨道”。
出于人类对“完美”的追求,在古代,人们认为星球的运转是圆形,甚至由此出现了“地心说”的错误观点。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步入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理学家的推算,人们逐渐意识到:地球运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除了轨道,近代西方科学家还发现了“引力”这一概念,就像吸铁石靠近会产生吸力,越近吸力越大一样,行星的运转也存在一种“吸力”,这种“吸力”被称作引力。
当地球靠近周围的小行星,或是与太阳距离变近时,产生的引力会拉扯地球稍微偏离既定的轨道。
这些偏离说起来微小,但对于太阳和地球两个庞然大物,加上百万计数的时间,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地球接收太阳光线的量发生变化,进而让地球气温发生变化。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常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确因为自己的一些活动助长了地球气温升高,但这也是建立在如今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的前提下。
反之,如果如今地球处于寒冷期,即使人类的重工业再多一倍,也很难让全球气候变暖。
综合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历史气候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演进。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变迁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中国历史也不例外。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因气候产生的重要影响:人类早期,南北朝,北宋和明末。
在出现原始人类的时期,世界处于一个寒冷期。
如何生存,或者说如何不被饿死、不被冻死,也就成了原始先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引导下,打猎成了很好的选择,打猎既可以通过射杀其它动物获取食物,动物身上的毛皮可以做成衣服抵御严寒天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至于居住,搭建屋子显然无法很好地抵御严寒天气。
而居住洞穴花费的力气少,保暖性还要更好一些,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需求总是会驱动人类,爆发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潜力。
出于抵御寒冷的需要,人类发现了火,通过打猎和火,第一批人类幸存了下来。
但打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获取的食物数量太不稳定,不利于人口的增长,虽然可以圈养动物,但远不能达到人类的需求。
如何稳定地活下去,成了这一时期人类最大的问题。
终于,原始先民熬出了头,历史上的气候寒冷期过去,到了一个温暖期。
冰雪融化,万物生长,原始先民离开了洞穴,走到平原上,发展起了农业。
依托农业的稳定性,人口迅速增长,人类也逐渐步入文明社会。
可以说,在人类最初的发展史上,先民的努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气候的变化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到了南北朝时期,气候再次变冷。
新的危机到来,中国早已进入农业社会,具备了一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但在北方蒙古一带,存在着一大批游牧民族,成为了中国新的危机。
北方游牧民族常年在马背上,身材强健,是天然的士兵,战斗力远远大于农耕民族。
但是他们本身生产力低下,食物没有保障,像盐、铁等关键生存物资也很难生产。
因此,他们采取更简单的方式——南下抢劫。
对于农耕国家来说,若是要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要修城墙、出资培养骑兵、训练士兵,开销很大,不如跟北部游牧民族签订协议,每年给他们一批物资,两方和平相处。
以往,两方就这样相处,但随着气候寒冷,游牧民族对于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王朝粮食减产,也拿不出足够多的物资给他们。
迫于生存压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生存压力下,不断南下侵扰,加剧了民族间的冲突。
历史称这件事为“五胡内迁”。
它虽然促进了民族融合,却也导致了中国长期战乱,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灾难。
到了北宋,气候又一次变冷,这次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北宋都城的选择。
在北宋之前,王朝多将都城建立在长安(今西安)。
长安有着历朝历代的经营,可以节约北宋修建都城的开支,而且地势易守难攻,保证王朝统治稳定。
但是,长安身处内陆,气候较为干燥,随着气候变冷,长安不适宜人类居住。
也正因如此,在与群臣讨论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将都城定为开封。
综合来看,前三次的气候变化,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与第四次相比,则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而第四次,发生在明末。
明末“天灾”
在明朝中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玉米等高产作物的传入,中国人口迎来了迅速增长的阶段。
人口增长对封建王朝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劳动力变多,收税的人口也变多了。
然而,人口增长也不意味着都是好事。
明清时期,中国可以开垦的新地逐渐减少,加上土地兼并,普通民众人均拥有的土地是越来越少的,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天灾,民众防范能力也会变弱。
明朝末期,中国进入了奇寒无比的时期,降温幅度远超之前的每个朝代,被称为“小冰河”时期。
当时的气候寒冷到什么程度呢?清初有个叫谈迁的历史学家,记录了一件小事。
他说当时北运河11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才解冻,也就是说北运河封冻了足足四个多月。
而如今华北河流的封冻时间在3个月左右,封冻时间多了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记载了清初的河流状况:1654年,吴江运河的冰厚达三尺之多,朝廷甚至需要调动专业军队破冰,即使是这样,气候最严寒的时候,船每天只能前行3—4公里。
清初处于小冰河时期的末期都尚且如此,处于气候最寒冷的明末,则更为严重。
广东一带处于我国最南方,气候一向温暖。
然而,在明末却接连遭遇降雪,牲畜和农作物大量冻死。
广东尚且如此,中国北方更为严重。
山东、河南等地成为了重灾区,作为农业大省,作为支柱产业的农业被无情的冰雪摧毁。
根据历史学者统计,在气候最为寒冷的时期,华北三个月就死亡了接近一千万人。
持续的低温,还引发了次生灾害。
第二年,中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农民颗粒无收,不得已以草皮充饥。
然而,这依旧不是灾难的结束,紧随旱灾的是严重的瘟疫。
由于小冰河引发的少雨天气,老鼠大量繁殖,最终引发了鼠疫。
鼠疫在山西率先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中国北方各省。
明史形容当时的北京城“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等到了农民起义军抵达北京,北京已经成了“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鬼城。
围绕旱灾和鼠疫,明朝根基也不断被动摇。
在古代,天象往往与皇帝德行相联系,出现重大天灾,意味着德行有失。
因此,虽然推导过程错误,但最终百姓还是将灾难的根源锁定在皇帝身上。
而明末几位皇帝,在灾难来临时疏于救济,导致了本不应该死去的人死去,因此也并不无辜。
随着灾难的蔓延,民众不满的情绪愈发高涨。
最终,“闯王”李自成义旗高举,召集大军推翻了统治。
在明朝内部动荡的同时,天灾也影响了北部的女真族。
明朝中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后金也是清朝的前身,后金位于东北一带,本身气温就低,如今遭遇小冰河时期,生存愈发艰难,迫于生存的压力和称霸的渴望,后金走上了反抗明朝的道路。
总之,由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引发了饥荒、瘟疫、干旱、战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上亿人因此丧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巨大灾难。
如果没有这次灾难,以当时和现在的人口发展计算,恐怕我国人口早就超过了20亿!
参考文献:
华夏气候《用气候变化视角“视读”上下五千年》
中国经济网《小冰河期正在到来?明清“小冰河期”冷了300多年》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