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仲宝,原越军第一军区第346师第246团第3营(该营战后被越南国会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通信排无线电班班长。他的回忆录《高平前线-1979年2月》,是极为少见的越军老兵对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长篇回忆,是了解当时越军情况的重要资料(他作为上传下达的通信兵,对作战情况非常熟悉)。现将其回忆录全文翻译连载,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从墩张三岔路口到朔江镇的道路还没有打通,我们和中国军队埋设在路上的地雷工兵尚未排除干净,路面上到处是弹坑,无法通行汽车。我们不得不走到墩张三岔路口,再去坂洋领取武器、装备、弹药和粮食。走这条路必须严格遵照工兵设下的标志行动,以避免进入雷区。我在取物资时,遇到了第1营、第2营和团部的战友,才知道许多熟人阵亡了,比如第246团副政委阮克弟少校、第1营营长阮文丙中尉、团部的两名女保密员......我还听到并记录了许多关于战争的故事。
一天早上,我们正在阵地上挖掘防御工事,这时一架直升机从墩张方向飞了过来。这是一架载有第一军区司令谭光忠少将和其他军区干部的直升机,他们是来边境视察情况的。直升机先是飞到朔江镇一带,在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向北朝平孟边境口岸飞去。当看到机身上喷绘着越南国旗的这架直升机径直向中国飞去时,我们整个营的人都懵了,骚动起来。
第3营的部队立即发出警报。在边境的另一侧,中国军队也急忙进入阵地。直升机在快要接近平孟边境口岸时,突然掉头飞往弄密方向,然后飞回到河广县政府的院子里降落,我们在那里打扫了卫生,在周围插上红旗作为直升机的着陆点信号。直升机降落之后,谭光忠将军出来了,他的脸上还在冒汗。他说,他对家乡朔江的地形地貌特征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需要看地图。因此他告诉飞行员只管往边境飞,在他喊降落的时候就降落。
但是当直升机飞临朔江上空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个小镇已经被中国军队夷为了平地,他让飞行员继续前进。当他看到平孟镇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的高层建筑时,吓了一大跳,急忙喊飞行员掉头返回。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军区司令差点遭遇不测。在朔江镇视察时,谭光忠将军对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感到极其惊讶。
在阵地稳定下来之后,各部队开始挖掘泥土寻找烈士,到处都是人和动物尸体腐烂的味道,有的时候也很难识别和区分遗骸,哪些是我们的官兵,哪些是中国军人,哪些是平民。虽然在战争之前,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装有写着自己代码的纸片,以便于阵亡之后进行身份识别。但是在长达一个月的战争中,许多人没有保存好自己的代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保存得好的人还活着,阵亡者的代码却找不到了。
几天之后,经过墩张三岔路口通往高平市的公路疏通了。第一批运送物资的卡车抵达朔江镇,我们的部队得到了物资补给,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些腌猪肉。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套新军服和一双新帆布鞋,大家立刻换上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虽然吃的主要是玉米等粗粮,大米等细粮较少,但是份量能够管饱,所以大家看起来比以前强壮些了。许多人的脸颊看起来不那么瘦削了,面容也不像刚刚返回朔江时那样无精打采,那样憔悴了。但是还是有些苍白,这是长时间饥饿和疲劳的结果。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生了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当营部进驻骄千村之后,营长派医务人员去检查水源。水源来自遥远的山区,通过水槽流向村庄。村民们在山上建起水坝,然后修建水槽把水引到村子里。可是部队的医务人员只走到山脚下看了看就回来了,因为他们害怕上山踩到地雷或者是遇到中国军队的侦察兵。因此,他们没有及时发现大坝里有几具腐烂的尸体。因此,水源被严重污染了。于是,我们整个单位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用严重污染的水做饭和饮用,怪不得水闻起来有一股异味。因此部队中的一些弟兄生病了,脸肿起来了,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是因为吃饱了变胖了。
战后工作包括清理战场,恢复阵地,伤员和烈士善后,除此之外,还要对那些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战士进行表彰。我们可能并不希望因为战争而获得奖章或者荣誉,每个人都希望不会发生战争,和平才更好。既然战争已经爆发,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奖章和荣誉永远是那些为了保卫国家和保护人民,英勇投入战斗,作出流血牺牲的人的骄傲。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