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一直有朋友说不会买感冒药,老是买重复感冒药,吃了又怕不安全,要我出一期如何购买感冒药的文章,好,今天来了!
一、西药感冒药
直接上表:
(温馨提示:点击大图更好看)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西药感冒药,都是由上述几个成分组成,无一例外。
感冒药组成:解热镇痛药+缩血管药物+镇咳药+抗组胺药物+抗病毒药物+其他
记住上面这个公式。
西医认为,感冒是病毒感染,是目前无法治愈的,也不急于治愈,因为病程就一个星期左右,一般不会很严重,更加不会死人(因感冒死人的往往不是感冒,而是心肌炎或者颅内感染等疾病的误诊),所以药企也没欲望去研发能真正抗击感冒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当然,也可能是难度太大,不管怎么样,目前感冒是无法治愈的,重点是对症治疗。
所谓对症治疗,就是缓解症状,头痛就止痛,咳嗽就止咳,流鼻涕就用缩血管药物或者抗组胺药物,止住鼻涕.....大致是这个思路。
(1)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主要是针对感冒的发热、 咽痛和全身酸痛的,如果你感冒有这些症状,那就可以用这类药物,或者使用含有这类药物的复方感冒药。这类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氨基比林等,最常用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但警惕: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所以不要多种感冒药一起用,更不要擅自加大药物剂量使用。按照说明书剂量一般没问题。
(2)减充血剂:这类药物可以让感冒患者肿胀的鼻粘膜血管收缩,从而缓解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主要是伪麻黄碱。几乎所有复方感冒药里面的减充血剂成分都是伪麻黄碱。但这个东西是制作冰毒的主要成分,所以购买含有伪麻黄碱的药物需要身份证,管理比较严格。
(3)抗组胺药物:组胺是一种炎症、过敏介质,拮抗这个介质,就能起到抗炎、抗过敏的效果,所以抗组胺药物也算是抗过敏药物,它能减轻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这类药物主要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这类药物可能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大脑,会有嗜睡、乏力等副作用。所以如果你要开车、开飞机、开船、高空作业等,那最好先别吃含有这类成分的感冒药。
像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这两个成分,还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甚至有时候感冒后咳嗽,有普通止咳药效果不好,但如果用氯苯那敏、酮替芬这样的药物,立竿见影。
(4)镇咳药:在复方感冒药里面,加入镇咳药的成分往往都是右美沙芬,右美沙芬是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的镇咳药,效果总体不错,当然不总是有效。复方感冒药里面,起到镇咳作用的不仅仅右美沙芬,上面所说的抗组胺药物也有一定镇咳功能,两者合在一起效果更好一些。
(5)抗病毒药物:大家看上面的表格也知道了,目前在复方感冒药里面加入的抗病毒成分只有一种,金刚烷胺。虽然感冒多数都是病毒导致,但金刚烷胺这个抗病毒药物几乎没有什么效果的,基本上都是耐药的了,而且这个药副作用也大,所以指南、教科书都是不建议使用的了,但让人纳闷的是,市场上依然有很多感冒药加入这个成分,我估计这样做的原因是名字听起来好听,不懂得人一看,哎,这东西有抗病毒作用,感冒是病毒感染的,那估计效果更好!哈哈,要的就是这种心理。
怎么买到合适自己的感冒药?
如果只有头痛、咽痛,买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就可以了。
如果只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买氯苯那敏或者氯雷他定、酮替芬就可以了。
如果只有咳嗽,买右美沙芬就可以了。
如果有多种症状,比如有头痛、咽痛、肢体酸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那才需要用上述复方药物,看清楚里面的成分,如果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那就可以对付头痛、咽痛;如果含有氯苯那敏,那就可以对付打喷嚏、流鼻涕;如果有伪麻黄碱,那就可以对付鼻塞、流鼻涕;如果有右美沙芬、氯苯那敏,那止咳效果更好。
懂了么?用感冒药,一定要对症!没有咳嗽,那就没必要使用含有右美沙芬的感冒药。没有头痛、咽痛,那就没必要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这叫做把药物花在刀刃上!你没有这些症状,还用这些成分,那除了加大药物不良反应,还会有什么帮助么?没有。当然,正常合理使用感冒药,一般不会有明显不良反应,但如果你原本就有消化道毛病,药物又使用过多、重复使用,那也是很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比如上述复方感冒药中,有些药物分成白片(白天吃),黑片(晚上吃),其实是因为黑片加入了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这个成分,这个药加进去以后,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症状会进一步缓解,但副作用是会导致嗜睡、乏力,所以白天最好不吃,怕影响学习工作。
再看一眼这个图:
二、中成药感冒药
说完西药感冒药,说说中成药感冒药。
我个人看法是,中成药感冒药治疗感冒是有效果的,因为这半年来我们家感冒好几次,我都是用中成药感冒治疗,缓解症状效果可以,也的确可以缩短感冒时间,前几天我畏寒、乏力、四肢酸痛,看样子是感冒了,我用风寒感冒颗粒,一次用2包(说明书说一次1包),用了2次(总共4包,已经超说明书用量了),从中午开始发病,到了晚上12点左右,不到12小时,我的症状全部消失了,第二天生龙活虎。当然了,一次这样的体验说不了什么问题,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而已。
中成药治疗感冒,首先得区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方便后面的用药。前段时间有一个医学生跟我说,他们内科学教材在讲上呼吸道感染(里面含有感冒)时都没提过中医分型了啊,只有一句话: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这是现在教科书对中医治疗感冒的一个定调。
问题是,西医医学生不怎么学中医,怎么辨证呢?这根本就是扯淡嘛。要区分感冒的风寒、风热、寒包热等等并不总是容易得,有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教科书一开始是很隆重介绍中医治疗感冒的。
1979年第一版《内科学》在讲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时,治疗里面就首先、重点介绍了中医治疗,并且教我们怎么辨别风寒型、风热型,我把里面的内容总结出来,做一个表格,大家看看:
其实感冒还有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寒热错杂的,但教科书这里没有涉及,只说了风寒、风热两种,《中医内科学》是有进一步说明的。
1984年第二版《内科学》也是隆重介绍中医治疗感冒的。
1989年第三版《内科学》则把中医治疗放在了文末,已经不算是重点介绍了,当时的重点是对症治疗,头痛就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流鼻涕就用扑尔敏等。
1995年第四版《内科学》跟第三版一样。
到了2001年第五版《内科学》,直接删掉了中医治疗感冒方面的内容。后续的第六版教材也是一字不提中医了。到了第七版、第八版、第九版教材,又重新增加了一句话,就是上文那句话: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医学生不懂得用中医治疗感冒的原因,教材已经不再涉及了,即便涉及,也是一句话了事,根本没办法指导,真的想要学习中医中药治疗感冒的同学,得自己翻阅中医教材。
教材不再介绍中医治疗感冒内容,原因很多,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讨论。
我直接给大家介绍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中成药感冒药,这类感冒药只要有两种,一种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一种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不可混淆使用,否则非但无效,还可能有反作用。
如上图所示,我给大家用颜色标出来了。
风寒感冒药常见的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疏风片、荆防颗粒、川芎调茶丸、参苏片、午时茶、小儿清感灵片、正柴胡饮颗粒等。
风热感冒药物常见的有: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小儿豉翅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从药物成分来看, 中成药比西药复杂一些 ,西药的感冒药顶多只有6种成分(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抗组胺药物、缩血管药、抗病毒药、其他),一般只有3-5种成分;而中成药感冒药的成分可能有10种以上,包括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消食药、止咳平喘药、化痰药、补气药等等。
但如果从思路来讲,中成药也并不复杂,如果判断病人是风寒感冒(主要症状:明显恶寒,无汗,无发热或微热,头痛,遍体骨节酸楚,鼻涕清稀,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那就用辛温解表药为主,中医治疗法则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既然你是风寒感冒,机体感染了寒邪,那就用辛温药来解表,这类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叶、生姜、羌活、白芷等,我都在表格里面标出来了。
如果判断病人是风热感冒(主要症状:发热,稍恶寒,或恶风,头痛,咽喉红,口干,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那就用辛凉解表药、清热药为主,这类药物就很多了,包括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石膏、知母、芦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等等,其中最最出名的应该是金银花、连翘,很多风热感冒药物都有这两个成分,比如银翘解毒片。
此外,很多风寒感冒药里面除了有辛温解表药,还会酌情加一些辛凉药、清热药,一样道理,很多风热感冒药里除了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药以外,也会加一些辛温解表药,这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考虑到病人可能寒热错杂,两种性质的药物联合用可能效果更好;此外,风热感冒用了辛凉药物后,加点辛温解表药,有助于透邪外出,也能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大家认真看上述表格就能看出来这些规律了。
还有人说不会鉴别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我也不是太专业,只能说个大概,事实上典型的风寒风热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舌诊基本可以判断,难点在于很多病人感冒了几天才来到医生面前,这时候可能已经寒热错杂了,可能一开始感染了寒邪,后来又感染热邪,或者寒邪入里化热,有寒包火,诸如此类,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判断难度大了很多。
但总的来说,只要大家根据这个表的临床表现好好对比一下,还是有较高机会判断出来:
风寒感冒一般恶寒比较明显,怕冷,一般不会高热,鼻涕都是清稀的,舌苔薄白;而风热感冒往往有高热,烧到39度40度都是很常见的,怕冷不严重,咽喉肿痛多见,咳嗽咳痰,痰是黄的,鼻涕也是黄的,舌尖是红的,舌苔薄黄。
另外,我分析了15个感冒中成药,有治疗风寒的,也有治疗风热的,我看了它们的说明书,发现风寒感冒药和风热感冒药最大的功能主治区别就是:咽痛。但凡是风寒感冒药,都不会说能治疗咽痛,因为它默认风寒病人不会咽痛。但凡是风热感冒药,都会说它能治疗咽痛(咽喉肿痛),因为它默认风热感冒病人会有咽痛。我用红笔圈出来了,大家可以看,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感冒了,有咽痛,那十有八九是风热感冒(也不绝对,最好结合其他判断),当然不排除有寒热错杂(比如寒包火)的情况,但一定存在热的情况。
除了咽痛,口干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风寒感冒一般不会有,风热感冒多数有。
上述这个是我自己做药物对比时发现的,专业的中医医生不知是否赞同。
当然了,感冒还是有很多复杂情况的,我这里只是介绍了典型的风热、风寒而已,很多时候病人都是寒热错杂的,我水平有限,无法提供帮助。至于用中药汤剂治疗感冒当然也是可以的,经典的麻黄汤、桂枝汤当然辨证使用也可,但现在医生似乎更喜欢用时方,比如用荆芥、防风来替代麻黄、桂枝等等,知名的有荆防败毒散等。汤剂更灵活,增减自由,但麻烦一些,要煎药熬药。
总之,感冒虽然不致命(一般不致命,致命的多数都是其他疾病误诊),但可能会持续一周时间,期间各种症状也会让人苦不堪言,适度的药物治疗还是有必要的,减轻症状,甚至缩短病程,是我们追求的。从最新几版内科学教材来看,它也是承认中医中药治疗感冒是可以缩短病程的。
至于选择中药还是西药治疗感冒,那是个人选择,我的看法是,两个都可以,看你自己喜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