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十佳青年书法家”作品选
指导单位: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无锡市书法家协会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
承办单位:无锡市书法家协会青年分会
媒体支持:江南时报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1月10日
展览地址:无锡市工人文化宫
唐银红
江苏无锡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
创作感言
很幸运在学书道路上有良师益友为伴,良师为我指引方向,益友鼓励我坚持不懈。有了他们的关爱,这些年我对书法的理解逐渐深刻。
学书要取法乎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我主要学习《礼器碑》,喜欢碑阳一面字的方正和挺拔,更喜欢碑阴一面字的灵动与潇洒。
创作离不开临帖,精准临帖是基本功。临帖的关键是思考和揣摩,通过读、临、摹的方法对碑帖进行整理总结,加深记忆,随着对点画、结字、章法的深入体会,就有了创作的储备,这样创作起来才能灵活运用。创作时运用所临碑帖的经典元素,再加入自己对碑帖的理解,适度夸张相关特征,这样既能有自己的想法,又能保有原帖风格特征。创作之前要先思考,思考什么?字眼、块面、虚实、疏密等等,都是需要琢磨的。
此次作品创作时,我有意整合字形,将结构拆分又重组,放大或缩小,拉长或压扁,提按时轻时重,刻意加强笔画粗细变化,书写速度则有快有慢。在把控用笔、节奏、字形的基础上,兼顾章法、字法、墨法,追求通篇的协调统一、气息流畅,权作在《礼器碑》风格上添加一点己意的小实验。
学书之路漫长遥远,把字写好,写出特色,是一辈子的功课。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韩旭
山东济宁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民盟江苏省国风书画院理事、江苏省青年书协理事。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九届篆刻展,荣获江苏省第十二届新人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创作感言
在近期的学习中,我常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工稳印风的表现力。
篆书的不同字形自带不同的审美属性,选取何种字形入印,直接体现着作者的美学素养以及对篆书的理解。笔画或直或曲、或短或长,字形或修长或方正,些许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印面效果,本就是方寸之间的功夫,这些要素自然都是被通盘考量的。
线条的搭配和交错,分割出不同的空间,把握好线条的功能,让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空间有机地组合起来,或疏朗或密闭,或相互贯通或各自独立,如此一来,章法上的变化也就有了更丰富的可能。
不同的用刀对应着线条的不同质感。速度或急或徐,用刀角度或立或倾,变化出的线质或光洁或斑驳,或爽利或厚重。也可与篆书的书写过程参照起来,体会执刀与用笔的相通之处。
边款的表现力同样不可忽视。相较于印面的方寸尺寸和以篆书为主的书体,边款的发挥有着更宽的空间,历代诸体、刻石刻帖、摩崖题记等书体和形式都可尝试。
杨士修《印母》有云:“用志精专,则有渐进之法五:一曰虚心,二曰广览,三曰篆文,四曰刀法,五曰养机。”前人好良言,我辈自当潜心用功。
马国忠
江苏无锡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无锡市锡山区书协副秘书长。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
创作感言
此次创作的作品,内容选择的是《苏东坡笔记二则》。一是其内容大多较短,易于篇幅的搭配;二是文本的书卷气浓,益于书写情感的发挥,契合于书体更好地表达。
纸张用的是蜡染纸,只是颜色略深了点。对于行书,我从《圣教序》入手,而后习宋代苏、米诸家的尚意书风,颜鲁公三稿,篆籀用笔,后又师何绍基、赵之谦。特别是赵之谦50岁左右时的手札,以碑入行,线质更加丰富,结体自由,我多有取法。
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小字大篇幅整纸书写,章法容易平淡无趣。我在创作时,增强了字形的大小、长短、疏密、开合、欹侧等对比关系,调整字与字上下左右的联系。于重复的字与笔画,追求其变化;于整体的章法,注意块面与留白。
每一次的投稿创作,对自己都是一种历练,使我对书法有更深的理解。
周睿超
江苏宜兴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工艺美术师。作品入展江苏省第九届新人书法篆刻展,荣获无锡市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创作感言
学书至今,古人法帖常置左右,心追手摹,临池不辍,以求古人风神。然形易学而神难得,盖书写之时,心中挂碍略多,不得自然书写之妙。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古人用笔妙有虚实,虚实之间,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余渐对虚实二字有所领悟,以求神融笔畅,形神兼备,愿得其妙以近古人之意趣也。
古人有诗云:“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书学之路漫漫,吾将静心定性,上下求索,不负韶华。
俞宛伶
江苏宜兴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无锡市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作品入展江苏省第二届瘗鹤铭·书法篆刻展、江苏省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创作感言
钱泳在《书学》中说:“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小楷是书家的一门基本功。
近年来,我在魏晋、王宠风格小楷的学习上侧重更多。几乎对各种版本的王宠小楷字帖全部搜罗齐全,细细观摩,痴迷于他的晋人韵味,有含蓄、简淡、空灵之美。每每临习,内心都能感觉到那份独有的娴雅与从容。
此次投搞的书法作品是选抄的明末清初宋曹的《书法约言》,自己打的一厘米的赭石色丝栏,与仿古色的底纸相称呼应。字径相较于平时书写的尺寸略小,章法布局紧密和中间的留白形成了疏密的强烈对比。
在书法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我总是播种,常常期待,有时收获。播种和收获很可能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是坚持。
徐兴国
安徽铜陵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江阴市书协理事。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21教学成果展(前39名),荣获江苏省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优秀作品。
创作感言
在书法之路上走过数十载,学书以临习二王、米南宫、苏东坡、颜鲁公行草为主。整体取法米芾、二王与颜鲁公,注重大小、粗细、收放的关系,在整体平正之中寻求更多的变化。
书法创作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在书法创作中,技巧的磨练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不断临摹经典碑帖,博采众家之长,融多家为一体,努力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和创作方式。
书法创作不仅是对技巧的展现,更是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在创作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平静的心境,只有心态平和,才能在每一笔每一画中注入更多的情感和意趣。
书法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通过灵感的激发、技巧的磨练、心态的调整,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长远来看,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深度和个性的作品。
吕槿涵
别署栖梧斋主,江苏无锡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作品入展江苏省第十二届新人书法篆刻展、第二届“无锡书法奖”作品展。
创作感言
这次能被评为“十佳青年书法家”之一,是意外之喜。下面浅谈我的创作思路。
当看到征稿启事时,就开始构思写什么书体。那段时间的日课主要以《大字阴符经》为主,故决定写中楷,字径5厘米。色彩与纸张也很重要,在形式上我选择了相对素雅的喷绘纸进行简单的拼接。
褚遂良的楷书以其清淡萧散、笔势遒劲著称。所以我在创作过程中,尤为注重笔画的起伏和线条的质感,想在线条上达到细腻丰富且干净利落的状态,为此也打磨了多遍。本次作品在褚字的基础上,我还尝试融入了一些行书笔意,打破楷书常规静状,以追求书写的流畅感,丰富整体作品的节奏。
不过现在回望当时的作品,已感觉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创作中,我将带着新的思考去改善自己的作品。古人所提倡的“气韵生动”,始终是我创作中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我在书写时,不仅要注意字形的美感,更要关注其内在的文化意义。通过不同的字体和风格,我将力求个人的情感与书法完美融合,从而使作品充满个性。
蒋晗
江苏宜兴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会员,二级技师。作品入展江苏省第十三届新人书法篆刻展,荣获江苏省第八届刻字展优秀作品。
创作感言
创作是对自己临摹效果的一次摸底。董香光有言“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对此我深以为然。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韭花帖》结体妍丽,用笔缓和,风神简静,流露出含蓄的文人之气,与我个人的追求不谋而合。故近年来我在杨凝式《韭花帖》上用功颇多,在临摹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去调整打磨。
本次青年展我投稿两件作品,有幸双入展,这是对我的激励与肯定。行书作品创作以《韭花帖》为基调,掺以北碑笔意。追求自然书写,不刻意设计章法和调整墨色变化,对空灵潇散去大胆试错,更能考验我对《韭花帖》的临创转换。刻字作品灵感则来自敦煌残卷,我试图在木板上用刻的方式,再现纸张历经时间缓慢流淌的残破与墨色斑驳。书写内容为南北朝王微《叙画》节录,风格上追求《韭花帖》笔意,镌刻的每一刀落到实处时也能加深我对文字细节的进一步体会。在我看来,刻字学习能使我跳出平面,用三维视觉去理解创作,有助于丰富书法创作的形式和内涵,百利而无一害。
顾锡霞
江苏无锡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江苏省第二届篆隶书法作品展。
创作感言
这次青年展以书法刻字双投,我极其重视和认真对待。从找文稿内容、思考创作上的形式布白,到文字上一遍遍地审阅,一丝不苟。紫砂陶刻的创作也是一个漫长过程。先去宜兴丁蜀定制紫砂陶板,然后设计、书写、镌刻。整个过程来回六趟,成品实属不易。这次能获评“十佳青年书家”,且书法、刻字两件作品同时入展,倍感幸运,我要将幸运化作自己不断努力的动力。
书法人不仅仅是提笔写字,也是接地气的:创作书法作品,纸边缘要裁整齐,贴粘条拿起熨斗做拼接,是裁缝模样;创作刻字作品,陶板木板在手中,刻刻凿凿,是雕花匠模样;调好颜料上色时,又是油漆工模样……整个创作过程看似简单又纯粹,实则渊博又丰富。
书法,是一个人的狂欢。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喜欢待在家里?直戳心窝的答案是:因为他喜欢的都在家里。一间书房,打开音响,点燃一支香,泡好一壶茶,再给室内的绿植浇一遍水,读读书论、看看帖,笔墨纸砚铺开,一待就是一天,甚至两天三天不下楼也是常态。
写字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岁月静好,有安稳,有自由,有知足常乐;有坚定,有持恒,有繁花似锦。
葛建刚
江苏无锡人。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江苏省硬笔书协规范字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作品入展2022年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展、第四届江苏文艺大奖“书法奖”作品展。
创作感言
此番创作,以东坡《书论》之法,录《东坡志林》之文,感悟东坡豁达之境界。“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东坡居士的尚意书风不囿成法,自出新意。真书难于飘扬,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创作中,我以魏晋小楷为“神”,纵有行,横无列,求“气”韵通畅,主次分明,一气呵成。笔笔精到,以魏碑刀剑之气立“骨”,引褚体唐风为“肉血”。整幅作品字字勾连,行行贯通。题签以下为东坡生平与《东坡志林》简介,下方留白,以“大道至简”章押脚,与子瞻豁达之境相应。中间以仿古宣纸为底,饱满充实不留白。跋文留天地,与题呼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