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刚刚降临,摊主刘女士便开始忙碌起来,在铁锅铁铲的碰撞声中、在高温爆炒食材发出的滋啦声中,整个昆明市官渡区双桥夜市人间烟火气向晚渐浓。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条在20世纪末还是脏乱差的城中村街道,能发展成如今昆明市最大的网红夜市,每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游客前来打卡。
这条网红夜市街成为昆明市官渡区委、区政府以及关上街道办事处不断探索城中村治理新模式的典范。
夜市街的前世今生
以前,双桥村只是昆明众多的城中村之一。1993年,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给这个村子带来新的机遇。从一开始沿着双桥村农贸市场摆放商品而形成的特色小摊街,到历经多次改造,逐渐成为双桥夜市的雏形。
出租房屋体量大、流动人口密集、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严重、街道狭窄……这些导致夜市治安隐患频现。官渡区关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官渡区“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总体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城中村治理新模式,以双桥村居民小组作为试点,重点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下足“绣花功夫”,有效改变市容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混乱等情况。
从2012年起,官渡区关上街道双桥社区对夜市持续进行改造,将原先的摊位划分为服装、日用品、餐饮、水果、休闲美甲等区域,同时不断提升卫生质量,严格控制过往车辆噪声。
为了平衡经济和环境的关系,2019年底,双桥村将原有的1039个摊位缩减为550个,清退出4米宽的消防通道,既满足消防条件,又方便广大群众。同时,对经营业态进行调整,把街区划分为服装、日常用品、餐饮、水果、休闲美甲等区域,规范摊位设置。此外,每家商户还配备了干湿分类垃圾桶和灭火器。
网红夜市再升级
近年来,该夜市街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医疗、卫生、教育、生活等相关服务体系发达,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吸纳了众多的摊贩、商户。巨大的人流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造成了各类流动摊点无序经营,占道经营高发,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影响昆明市容市貌等诸多问题,一度成为省、市、区各级部门关注治理整改焦点、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
为切实解决群众诉求,落实为群众办实事原则,进一步破解双桥村综合治理难题,改变双桥夜市脏乱差现状,由官渡区委区政府牵头,包括官渡区城市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区水务局、昆明市交警三大队等在内的多部门,共同反复实地调研论证,充分听取辖区居民群众和商户意见建议,协商并多次召开“关于双桥风情夜市街区提升改造的工作专题会议”,以“不过度包装、保留风貌和不过高设定、保障实施”的原则,对双桥夜市进行升级改造。
打造特色主题街区
“双桥夜市改造的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从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前期实地勘查,认真了解双桥夜市当前的缺陷与短板,精准施策、靶向改造,科学确定改造目标,分类合理制定改造方案,不搞一刀切,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蔡密说,要使夜市“各美其美”,防止出现“千街一面”。
于是,双桥夜市街突破传统的夜间观光和夜间零售概念,通过打造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不断满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闲消费需求,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升级就要坚持有文化内涵、有当代气息的改造,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展现风俗风貌,力求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双桥社区居委会主任章祥说,因此,双桥夜市的改造融合了“古滇文化”“官渡八景”“双桥回忆”等特色,在街区呈现出“古渡渔灯、螺峰叠翠、云台月照、月映双桥”等场景和景观,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各类美食,还能体验云南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感受、探寻“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魅力,让城市烟火气飘出更多文明味,让群众在文明创建中得实惠。
如今,这条位于关上街道双桥社区双桥村辖区范围内长约960米的夜市街,摊位规范有序,街道整洁干净,一到夜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云南灿烂的饮食文化为这里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同时有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活就业难题。穿着警服或迷彩服的巡逻人员时常出现在夜市中,让游客、食客的安全感满满。
本报记者 吴怡 龙琼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