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继续教育的主旋律。近年来,《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等文件,都对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明确要求。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围绕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主线,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是从业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在11月8日举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之“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平行会议”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领导、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行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实践和新成果。大家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仍要创新模式、拓展路径,不断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要在互学互鉴中共同为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高校继续教育负责人主题对话环节
高校继续教育负责人主题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昕荣:既要克服问题,又要拓展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昕荣
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要以创新为主导,二要把握好其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的“三高”特性,三要认清其发展的关键是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互融互通。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其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再次要创新非学历教育范式,不断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的高质量发展难点在于: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在成果转化上,“最后一公里”困难重重;在体制机制上,协调规划有待完善。
尽管如此,高校非学历教育仍大有可为。不能只有培训这一种模式,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方面,可以尝试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与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共同进行学科建设,培养拔尖人才,建设师资队伍;在科教融汇方面,可以采用“小切口大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非学历教育平台的窗口作用,以培训作为小切口,支撑高校与全国各省市、行业、企业等达成战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发展。
高校继续教育负责人主题对话
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民武:培养“质优”“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
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民武
新质生产力的塑造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的发展,它突出强调三类关键人才的需求。第一类是大批尖端科学技术人才,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力引擎。第二类是具备创新思维、企业家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这是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力量。第三类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备数字素养的普通劳动者群体,这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基础。第二类和第三类人才都是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继续教育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如何提高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如何培养“质优”“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也成为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于如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突显学校交通特色,以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支撑,实施数智化转型战略,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供给能力,推动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精彩观点
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曾朝夕:继续教育要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曾朝夕
新质生产力概念是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包括了技术的革新、生产方式的优化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等,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应当围绕新质生产力当中最核心的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提升开展工作,并高度关注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
继续教育学院是高校接触产业和社会较多的机构,对行业和社会的需求了解更多,因此更容易创新。如何融通各学科和专业,从而真正推动产教融合,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继续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是真正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高校继续教育来讲,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项学科和优势,在继续教育领域可以做、能做好、做出品牌、做出成绩,这可能是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条关键路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
精彩观点
北京建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强:继续教育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黏合剂
北京建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强
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在为继续教育“背书”,为其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继续教育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充当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黏合剂。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大有可为。
继续教育学院要扮演好学校窗口的角色,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协同。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打造继续教育学院的“双一流”,即一流的产品与一流的体系。继续教育学院要与各个部门联动起来,并撬动学校的资源,争取学校的支持。高校继续教育要充分把握自身特点,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只有这样继续教育事业才能在未来新的发展进程中有所作为。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化转型受到极大关注。继续教育进行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是要有数字化能力,具体包括孵化能力、引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精彩观点
河南大学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袁凯强:完善顶层架构与评价体系,促进继续教育良性发展
河南大学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袁凯强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继续教育产生新的要求是必然的。学校的继续教育分为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三个部分。由于河南省政策因素,职业教育现有44个工种正在面向社会学习者开展中。通过继续教育这种灵活的形式,打通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通道。
河南大学在课程重构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变成通识课,需要教会学习者通过运用大模型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在教学改革方面,拥有AR、VR等资源,并建设了实验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倡导老师要“走出去”,并聘请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线专家,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教协同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具体落实上,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着定位不准确、顶层架构不明确等问题。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缺乏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逐渐导致了继续教育被边缘化。所以还需要从组织设计方面,支持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整理/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董栋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 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专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