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会》是(2017年)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传统文化节目,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自主研发,以竞技答题方式,将戏曲背后的故事性、知识性、规律性、趣味性进行了巧妙联动。由古及今、由艺及人、由戏及生活。力求打造成“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视版戏曲教科书。节目除了沿用此前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还根据戏曲特点,增加了视听题、辨识题、剧目题等形式,带领观众体会戏曲的博大精深,唤起民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
作者: 《中国戏曲大会》节目组编
出版发行: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2017.09
内容提要:《中国戏曲大会》一书是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录制并播出的综艺节目衍生而来。该书是一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全书内容高度还原节目本身,根据节目组提供的素材,精简整理而成。书中以题目形式呈现,分为辨识篇、连线篇、视听篇、是非篇、图片篇、选择篇、拓展篇、竞技篇等不同的内容。题目涉及广泛,涵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个剧种、133个剧目,包括港台地区-除大家熟知的京剧外,像台湾流行的歌仔戏、香港流行的广东粤剧、东南沿海流行的闽剧、高甲戏等,包括传统戏、新编戏、现代戏,也都有体现。涉及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其中民间传说、文化故事都加以重点渲染,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让观众更深层次地了解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大会》节目组编. 中国戏曲大会[M].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17.09
中国戏曲大会·曲种篇·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
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 年)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