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广州房价有所回落,最难受的不是刚需,甚至也不是炒房客;

而是做代持的那一批人。

如今,代持的雷开始炸了,风险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新城航拍

|广州楼市发布 摄

代持荔湾房,最后“得个桔”

什么是代持?

所谓代持炒房,是源于一批有资金、却没有足够购房资格的群体。

在买房时将自己的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由他人代为持有,同时支付给代持人一定报酬的炒房行为。

而广深,曾经在2020年左右出现大范围的代持现象,以10万-50万元不等的价格来“购买房票”,达到炒房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楼市发布摄

这手操作,无论是买卖双方、中介,都称得上“富贵险中求”。

最近,楼市君就看到有荔湾买家,因为“代持房产”,留下了一地鸡毛。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代持人小A在2021年,通过金融中介认识了出资人小B。

小B表示:她是在海外做餐饮行业的,因为疫情回不来广州,希望小A可以替她代持荔湾的一套房子。

如此操作后,小B不仅可以回笼资金,用作生意周转,还有资格购买另一套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荔湾航拍

|广州楼市发布 摄

具体过程是,小A向银行进行贷款,贷下来的款项交给小B,月供由小B来支付。

小B则承诺,会在2年后把所欠款项还清,小A再把房子归还给她。

在这个过程中,小B会给到小A人民币10万元的代持费。扣除中介收走的5万块,到手5万块。

当时楼市预期一片向好的情况下,小A认为:只要小B准时还贷,她就能赚5万;即便小B逾期了,她也有房产抵债。

然而,“农夫与蛇”的故事,终究还是在现实中上演了。

两年之后,出资人小B断供了,银行因为逾期把代持人小A起诉到法院。

小A不仅一直联系不上远在海外的小B,更要命的是,这套房子里面住着小B家某位亲戚,而且不愿意配合退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楼市君聊天记录

于是,小A千方百计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报警呢,警察表示不负责买卖纠纷;起诉到法院呢,则迟迟没有得到判决,而小A的银行卡早已被冻结。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出资人小B手上拿着贷款的钱、她的亲戚住着这套房子...

就只有代持人小A,落得一场空。

代持的雷,开始炸了

在“代持”暴雷的背后,反映的是这几年楼市价格的深度调整。

过去几年,广州楼市经历了大洗牌。

从2021年至今,广州一手房成交均价从最高峰的4万+/平,下调了约4%,成交量则下降近40%。(来源:中指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广州楼市发布 制

有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广州有90%以上的业主下调了二手挂牌价,幅度在5-10%。

楼市转冷之下,像这位网友的经历,并不少见。

比如最近,就有深圳的房产代持人成为热议话题,由于合伙人几个月不给月供,发信息不回电话不接。 最后只能求助网友,试图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楼市君翻查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 网友表示,曾经差点上当受骗。

有人试图低首付零首付让其代持房产,并以信任为由将房产写在网友的名下,还不给代持费,最终被对方实施了二次抵押。

还有网友还表示,4年前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实际使用人断供,官司还没有结束,银行就冻结了代持人的所有资产,两夫妻辛苦攒的50万也赔了进去。

从这一系列的案例来看,代持谈崩多起因于出资人反水。

原因很简单,房产证写的是代持人的名字,而钱却是出资人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航拍

|广州楼市发布 摄

在楼市高峰期,不少人非常容易被预期蒙蔽双眼。财帛动人心啊......

一旦泡沫挤掉,对于不同人的损失是不一样的,风险也逐步浮出水面。

站在法律层面,对于炒房客(也就是名义购房人)来说,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实际购房人不及时偿还按揭贷款引发的债务和信用风险;
2、实际购房人日后购房受限的政策风险;
3、实际购房人日后购房贷款受限的政策风险等。

对于代持者(实际购房人)来说,除了三十年的债务,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 名义购房人擅自处分房产(比如出租、出售等)的风险;
2. 因名义购房人负担债务导致房产被法院查封、冻结或强制执行的风险;
3. 名义购房人离婚、身故等导致房产卷入离婚财产纠纷或遗产继承纠纷的风险。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即使你直接躺平,断供,不要房子了;

但是欠银行的钱还是要你来还的,甚至有部分房子,已经资不抵债。

最后,房子“代持”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