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图开启2024立夏)

甲辰年/ 柒 立夏

2024年5月5日 - 2024年5月19日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5日立夏,是象征夏季开始的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春,蠢也。万物萌生、蠢动。夏,假也。假者,方呼万物而养之。宽假万物,使其繁盛。“养之长之假之仁也”,是说天与地联手,在夏季宽厚地纵容万物生长,是天地最为仁慈悲悯的季节。

《淮南子》曰:“夏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

如果说春天是让一部分地区先暖起来,那么夏天便是“普惠制”,让万物均等地得到繁盛的机会。古人认为,春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夏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地气张而天气盈。夏季是天之气与地之气互动关系最好的时候。

如果说春季是天之气与地之气的初恋,那么夏季便是它们之间的热恋。

SUMMER

入夏的标准

气象谚语说:“立夏斩风头。”到了立夏,南方和北方的气压梯度减小了,风不再像春季那样喧嚣狂躁了。

古人说:“四月惟夏,运臻正阳。”因为夏至就开始生阴气了,所以农历四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淮南子》曰:“立夏,大风济。”立夏之后,风力减弱。民谚也有“立夏斩风头”之说。

“仲春孟夏,和气所在”,如果以“一团和气”来形容立夏、小满之气象,或许是比较恰当的。

“和气穆而扇物,麦含露而飞芒”描述的是一个理想状态。此时的风,只“动叶”不“鸣条”,更不“折枝”,像扇扇子一般柔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小了,雨多了,“立夏无雨,碓头无米”。万物领受着雨露阳光的滋养。当然,如果按照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22℃的气象学标准,很多地方是:虽然立了夏,依旧春当家。春与夏大体是“划江而治”的格局。但近些年,夏往往在立夏时节便急促地“北伐”至华北,春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

立夏日,夏的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而春的面积约为585万平方公里。

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春天的面积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确切地说,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所以,如果以平均气温来定义节气,立夏或许应改名为“盛春”更为贴切。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孟夏之时,人们常常感慨“无可奈何春去也”。但按照气温的标准,立夏到小满时节,反而是春天疆域最全盛的时期。

一位朋友说:“你们气象学的入夏标准太烦琐,我们的标准是‘樱桃红熟’。”吃上樱桃,便是夏天。“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好吧,其实我也特别喜欢这个鲜美的换季标准。

“桃始华”是春,樱桃熟是夏,花果标准终究比气温标准更优美、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春华到夏秀,由花到果,雨水由婉约转型豪放,气象由阴柔趋向阳刚。季风气候的夏,雨热同季,滋养万物的效率高,发生灾害的概率也大。“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所以季风气候中的“靠天吃饭”,主要还是靠夏天吃饭。

在古人看来,气象更迭需要依照规律,循规、守常,要讲求“信”。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也就是,该热的时候就热,该冷的时候就冷。不当至而至为“有余”,当至而未至为“不足”。“不足”固然无益,“有余”同样为患。古人在记载异常气象现象及其影响时,将其统称为“灾异”。从本质上来说,天气便是因异而灾。比如春宜温而热,称为春行夏令,“有余”;夏宜热而温,称为夏行春令,“不足”。

《淮南子》对于这种时节错乱的影响,解说得很简洁:“春行夏令,泄;行秋令,水;行冬令,肃。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行冬令,格。”

佛教中的所谓八大恐怖,有两项与气象相关,一是非时风雨,一是过时风雨。

说的其实都是不遵从气候规律的风雨,不按照正常时节出现的风雨。

SUMMER

春短夏长

有时候人们觉得春天很短,正如郁达夫的感触:“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得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南方初夏时令,北方依然是暮春时光。虽然古人并未以精确量化的方式划定春季、夏季的时长,但三春、九夏之说足以体现春之短、夏之长。“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令人感慨,从茶歌到田歌的变换之间,便已春夏交替。

SUMMER

立夏习俗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

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时令“三鲜”是蚕豆、竹笋、青梅。“俗于立夏日啖青梅,云令人终岁神清不惛睡。”当梅子由青泛黄之时,便是绵绵的梅雨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认为,“三月万物悉达,天功毕处,则地功之成也”。春季主要仰仗天,播撒阳光雨露,春华繁茂之后,是否能秋实丰硕,就开始主要依赖地了。“八月生物尽成,地之功终焉。”待到秋风起时,地的长养之功也就鞠躬尽瘁了。但农历四月,也被称为“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正是青黄不接的匮乏之时。需要赈乏绝,救饥穷,不能忍人之贫,贪货殖之宜,忘种福之利。

SUMMER

麦吐芒

立夏时节,“其盛以麦”。

江淮地区的农谚说:“谷雨麦怀胎,立夏麦吐芒。小满麦齐穗,芒种麦上场。”麦熟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倒计时。“四月麦醉人”,麦子是乡间风景;“麦足半年粮”,麦子更是百姓依归。在一处风景区,许多游客问导游:“这是什么呀?”答曰:“油菜籽。立夏之后,人们就要陆续收获了。”大家很感慨,平常我们只关注花了,未曾留心过花落之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的镜头往往也是对准油菜花,很少聚焦油菜籽。我们或许对油菜花更熟悉,但农民种植它的初衷,并不是因为花,而是因为籽。“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农历四月南风一吹,催促着田中的大麦逐渐黄熟。枣花未落,梧桐叶茂。

“四月立夏为节。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是故万物莫不任兴”,万物可以恣意任性地生长。

“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SUMMER

天地仁慈

“天务覆施,地务长养。”天负责施予,地负责抚育。“德取象于春夏,刑取象于秋冬。”对于万物而言,春夏体现着天与地的功德。“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夏季万物之盛,乃是承纳天地之恩赐,人们对此谦卑地感恩。

《礼记》中记载,临近立夏,太史需要提示天子,“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还要亲率“各级官员”,“以迎夏于南郊”,斋戒、迎候,然后分封、颁赏。在天地仁慈的时节,领导对员工褒扬、奖励,应和天时,众皆欢悦。

对于夏季的来临,应态度恭谨、礼数到位,感恩天地的护佑与滋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记训纂

《左传》中记载的僖公五年:“凡分、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必书云物,为备故也。”也就是说,凡是在这些表征季节的节气,都要记录当时的天气与物候,以作为农事的依据。由此可见,无论是气候层面的礼仪,还是天气层面的记录,人们对于四立、两至、两分这类界定季节更迭和气象极致的节气更为重视。无形之中,也就把节气分出了三六九等。

《礼记》描述的立夏物候,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礼记训纂》,“蝼蝈,蛙也”。立夏之后,“听取蛙声一片”,著名的“天气预报员”开始亮相、发声了。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蝼蝈是“生穴土中”的蝼蛄。其实甭管特指哪个,立夏之后,各路“歌唱家”都开始纷纷登场了。

在因夏而鸣、而出、而生、而秀的物候次第中,古人以顺应而不冲犯的礼敬之心乐享着天地赐予的“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的繁盛田园。立夏时节,恰是草们、苗们的青年节。

SUMMER

夏日修养

立夏之后,是“祝融司令继芳春”,天气渐趋炎热,体现着一个“火”字。此处的司令,不是领兵打仗的头,而是管理时令。祝融乃火神,它开始掌管时令了。人们或乐于夏,或苦于夏,皆因这个“火”字。“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无须畏惧,以随缘之心体验自然,春日是良辰,夏日亦是佳期。“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自是各有其美。“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所以,春日修“生”,夏日修“养”。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夏季,我们不厌恶阳光,修一个“养”字,多一些修养,过一个无怒之夏。

SUMMER

苏州园林里的立夏

暮春的风吹来园林的浓绿,日子行至花盛樱熟的长夏。湖水明亮,日光耀眼,回廊幽静,草木尚浅。好在小轩窗下啜一杯清茶,花影帘动,新蝉如弦。

立夏节气的园林是什么样的?

有花,有树,有山石河流,亭台轩榭,缓慢移动的光影,簌簌的风声,和氤氲的香气。

在园林之中,处处可感受夏日园居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天再美,也终将会有“芳景销残”的时候。 然而,在伤春之余,也不要忘了,四季轮转是亘古不变的,所有逝去的,都将会以更加美好的方式,再次回归。

春日已尽,夏日绵长,中华大地陆续步入了炎热的夏季,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的,立夏的另一个名字,便是白居易诗中的“春尽日”。

— FIN —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