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市大利好来了?今日,地产股暴涨!

5月15日盘中,万科涨超5%,招商蛇口涨超8%,保利地产涨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科债暴涨,其中“22万科07”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20%,自今日13时16分47秒起实施临时停牌,于13时46分48秒复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消息面上,市场上流传两大利好:

首先,市场传出,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项计划,即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购买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该方案可能会让银行提供贷款。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方案已经传过几个版本,但至今皆未见官方证实。

其次,今天还流传着一则涉及息口方向的消息:如果欧洲央行如期降息,中国央行可能会在6月份下调利率。因为,在欧洲央行之后降息可能会降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今天MLF维持量价平稳,但若后续降息,必然会利好房地产市场。

影响有多大?

东吴证券分析,政府花钱几乎是地产出清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近期,市场对于政府成立统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产收储的政策讨论不断升温。在调控地产结构性供需失衡的过程中,要较为“无痛”地解决出清问题,政府花真金白银、补足缺失的需求、降低库存是关键的一环。

东吴证券称,自 4 月初郑州打响住房以旧换新政策落实“第一枪”以来,多城地产商贷、限购宽松进入政策密集期,“收储”的线索与轮廓也逐渐“浮出水面”:一是收购的存量房可能用于保障房项目,达到政策组合联动效果;二是推进“以旧换新”离不开按揭利率、限购解绑解决堵点,后续可能会看到更多核心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加入宽松行列。

那么钱从何而来?东吴证券分析,中央财政可能是终极答案。

以郑州模式为例,通过政府平台收购二手房、撬动新房的模式确实颇具新意,但是在地方化债的大背景下,从哪获得收购二手房的“启动资金”是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从银行或者央行获得资金可能都意味着地方政府要被迫加杠杆;同时考虑到央地之间“因城”协调的复杂性,可能由中央政府成立统一的平台是比较快捷和现实的选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来自钱的压力可能有点大,我们预计此次收储的资金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

可行性有多高?

那么,收储存量房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呢?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末我国存量住房面积约为295亿平方米。再加上2021、2022年分别有8.6亿平方米、10.0亿平方米的商品住宅竣工面积,截至2022年末,我国存量住房面积约为313亿平方米。同时,据住建部此前数据,我国住房空置率约为15%。

据天风证券估计,2022年底空置二手房面积约有47亿平方米,考虑到近年来新增需求也在消化空置的存量住房,估计2024年3月空置二手房面积约有44亿平方米。即使不考虑房企待开发土地面积,只考虑新房广义库存(房企已开工未销售的住宅)和能成为有效供给的空置二手房,目前广义住房库存也有26.3亿平方米。其中,新房广义库存约为15.3亿平方米(假设可售比为98%);有效的空置二手房面积约为11亿平方米(假设空置二手房仅有25%能成为供给)。

天风证券认为,政府收购存量住房理论上可以降低库存水平,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并通过更改用途为保障性住房来实现三大工程的部分目标。但要起到托市作用,则需将住宅去化周期压降至18个月以内。而要把住房去化周期压降到18个月以内,需要去掉约7.4个月的库存,这对应了7.7亿平方米销售,约占广义住房库存的29%。

从房地产整个板块来看,其实亦有一些积极信号。来自国联证券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房企净资产收益率触底趋稳,央国企韧性显现2023年净资产收益降幅收窄至-1.17%,2024年第一季度转正,央国企表现优于其他企业。资产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板块资产负债率降至75.98%,央国企引领稳杠杆,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75.69%。净负债率方面,2023年板块增幅为2.69%,较2022年增幅收窄5.45%,央国企净负债率略有下降。预收款占比下滑加剧现金风险,央国企表现较好,存货结构优化策略见成效,在存货比重控制上优于其他房企。

已有超60地楼市出手

另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包括深圳、上海、广州花都、青岛、南京、济南、苏州、沈阳、重庆、佛山、宁波、郑州、南昌、福州、长沙、武汉、大连、淄博、丽水、襄阳、徐州、扬州、惠州、日照、温州、无锡、肇庆等在内,全国已有60余个城市或地区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各地住房“以旧换新”模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房企、中介机构和购房者三方联动,购房者提前锁定新房房源,中介优先帮卖旧房;

二是鼓励房企或者国企平台收购旧房,旧房款项一般用来置换指定楼盘新房;

三是政府提供一定税费优惠或者购房补贴。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灵活运用帮卖、收购和补贴模式,并对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武汉、开封和佛山等地统筹推出多种形式的“以旧换新”,以期实现效果最大化。

综合采访情况、各地公开信息和机构报告,目前各地住房“以旧换新”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部分地区购房者参与收购模式的热情较高,但国企收购规模整体不大;帮卖模式是最常见的形式,但这并没有解决当前二手房难卖这一核心问题,整体效果不甚理想;发放补贴是近几年楼市政策调控的常见手段,参考过往各地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案例,补贴模式对住房销售的拉动也不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券商中国、中国基金报、21世纪经济新闻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