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准备好迎接夏天了,但如果 2024 年和 2023 年一样,那这一年将会非常糟糕。

事实上,根据最近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北半球 2023 年的夏季是 2000 多年来最热的夏季。

如果你一直关注各种新闻,你可能已经知道 2023 年是很炎热的一年。但当这篇论文的标题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呆了。这是 2000 多年来最热的一年,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

2000 多年前,温度计还没有出现,因此科学家们在将今天的气候与几千年前的气候进行比较时必须发挥创意。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是如何比较现在和过去的世界(气候)的,以及为什么它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如今,全球有成千上万个气象站,从美国的死亡谷到中国的珠穆朗玛峰,我们追踪各种环境下的温度。因此,有大量数据表明,2023 年是十分炎热的一年。

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全球每日海洋温度记录连续刷新历史最高,同时海冰水平创下新低。当然,这是自 1850 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

但科学家们决定进一步回顾过去,从而更好地与我们当前的气温进行比较。为此,他们求助于树木。这些树木就像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气象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AI 生成)

树木年轮可以反应出它每年的生长周期。较浅的圆环对应着春季和夏季的快速生长阶段,而较深的圆环对应秋季和冬季。

以每两个为一组,数一下明环和暗环,你就可以知道一棵树已经活了多少年了。

树木在温暖潮湿的年份往往生长得更快,而在寒冷的年份则生长得较慢。因此,科学家不仅可以计算年轮的数量,还可以测量它们的厚度,并用它来衡量特定年份的温暖程度。

科学家还会研究密度等因素,并追踪木材内部发现的不同化学特征。想要进行与气候有关的研究,你甚至不需要砍倒一棵树,你只需从树的中心钻出一个小圆柱体,称为核心(core),然后研究上面的年轮。

最古老的现存树木让我们能够一窥几个世纪前的时光。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死树上的图案与活树上的图案进行交叉比对,就像拼拼图一样,将气候记录延申到久远的过往。

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马克斯·托本森(Max Torbenso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用于这篇新论文的数据记录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投入了数百名科学家的力量。

其中包括了来自北半球九个地区的 10000 多棵树,使研究人员能够对过去 2000 年来的各个年份得出结论。

公元 246 年曾是过去 2000 年来北半球最热的夏季。但托本森表示,过去 28 年中有 25 年打破了这一记录,而 2023 年夏天是其中最热的。

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扬·埃斯珀(Jan Esper)表示,这些结论仅限于北半球,因为南半球的树木年轮记录太少。

他补充说,在热带地区使用年轮的效果不太好,因为那里的季节更替不太一样。

由于没有冬天,热带树木的年轮通常没有那么可靠的交替模式,尽管有些树木确实有年轮能显示一年中的潮湿时期和干燥时期。

研究古代气候的古气候学家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大致了解更早(数万至数百万年前)的气候状况。

使用树木年轮的新研究与进一步回顾过去的方法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精度。

科学家可以合理确定地利用树木年轮得出有关北半球各个年份的结论。例如,公元 536 年是最冷的年份,可能是因为火山活动。

任何比过去两千年更久远的气候信息,都更像是总体趋势,而不是某个年份的特定数据,但这些记录仍然非常有用。

地球上最古老的冰川至少有一百万年的历史,科学家可以钻入冰层中获取样本。

通过检查这些冰芯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的比例,研究人员可以计算出冰川各层对应时间的温度。

最古老的连续冰芯记录是在南极洲收集的,可以追溯到大约 80 万年前。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化石进一步回顾地球的温度记录。在 2020 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海底钻孔,观察沉积物和古代生物体保存下来的小贝壳。

根据这些样本中的化学特征,他们发现我们可能遇到数千万年来地球经历过的最高温度。

知道我们正在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改变地球,有点令人沮丧。

好消息是,我们知道需要做什么来扭转局面: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导致地球变暖的气体的排放。

我们无动于衷的时间越长,阻止变暖并扭转它的代价就越大,难度就越大。正如埃斯珀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尽快采取尽可能多的行动。

支持:Ren

运营/排版:何晨龙

01/ MIT中国博士生提出可验证型神经网络控制器框架,将为控制复杂非线性系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02/ 科学家研发新型微针电极阵列,提出全新MEMS兼容混合制造方案,可用于脑机接口和电化学传感

03/ 科学家设计主动渗透纳米载体,完美平衡药物释放和转胞运作用,助力研发抗肿瘤纳米新药

04/ 科学家制备新型液晶弹性体,无需传统发光体就能实现内源发光,极大降低功能集成材料制造成本

05/ 温和条件也能生产人造钻石,科学家发现新型液态合金体系,成功制备多晶钻石薄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