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运会会徽:不止于艺术

北京时间4月25日下午,东京奥运会官网正式公布了最新的会徽征集选拔结果,以“组市松纹”命名的两幅蓝白长方形相间的作品最终胜出,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会徽。

然而,尽管新会徽的出炉让此前经历抄袭风波东京奥组委松了一口气,但日本民众似乎并不买账。据了解,此次新会徽共征集到了14599幅作品,最终有包括“组市松纹”在内的4幅作品脱颖而出,之后,东京奥组委开始通过网络及明信片进行意见征集。根据日本媒体报道,作为A方案的“组市松纹”并未受到日本民众的欢迎,在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一度最低。而由21人组成的会徽委员会投票结果却显示,“组市松纹” 以超过半数的支持胜出。

“方格图案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都广受欢迎。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这种图案被称作‘市松模样’。整个设计使用日本传统的靛蓝色彩,体现出了日本的精致和优雅。”东京奥组委如此解读由日本艺术家野老朝雄设计的新会徽。

在日本网民的评论中,不少人在对毫无体育元素的设计进行吐槽的同时,也表示新会徽不如此前第一次推出时更有人气,甚至有人直言,“希望这次不要再出任何问题了!”

日本网民的担心并非毫无根据,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东京奥组委就曾发布了由日本设计师佐野研二郎设计的以简单几何图案组成“T”字形状的会徽设计方案。然而没过几天,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就被告知,此会徽与比利时列日剧场的标志极为相似。剧场标志的设计师甚至向当地法庭提起诉讼,要求2020年东京奥运会会徽停止使用。尽管国际奥委会拒绝了这一要求,并且东京奥组委也一度坚称没有改变会徽的计划,但是迫于日本民众对东京奥组委的信任度持续走低,佐野研二郎的设计最终还是遭到放弃。据日本媒体报道,会徽的弃用使得东京市政府浪费了近40万美元的宣传及其他费用,而东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们也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预算高达20亿美元的新国家体育场的筹备计划不得不被暂时搁置。

“东京奥运会会徽此前的设计很有可能不是故意要和别人一样。奥运会会徽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既要强调视觉吸引力,又要体现出文化底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著名奥林匹克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某种角度上看,现在的创意设计,界限越来越模糊,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会徽除了五环标志之外,主体的图案不仅要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特征。此前涉险抄袭的东京奥运会会徽,其设计者佐野研二郎在事发后公开会徽设计过程、制作意图及概念来源时就曾表示,“T”不仅代表着东京(Tokyo)、未来(Tomorrow)与团队(Team),甚至还蕴含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红色日之丸”奥运海报的元素,可谓用心良苦。

在任海看来,奥运会会徽设计,最关键的除了要体现出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之外,民族化、本土化的表达不可或缺。“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能若干年后人们记不住2008年奥运会在哪儿举办的,但一看会徽就都知道了。”

从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那包含着雅典卫城以及雅典娜女神的“宣传画”,到代表着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三个手腿相连人形的抽象图案,如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越来越化繁为简。任海认为,回顾历届奥运会的会徽不难发现,印象深刻的都是简单的,例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天地人”,一个点、两条曲线、三种颜色,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这就是所谓的‘复杂的容易,简单的难’。”任海说。

此外,任海还指出,奥运会会徽不光要揭示奥林匹克内涵,从实际角度来看,“好用”同样重要,“国际奥委会现在也讲究商业营销,而和奥运会会徽结合的宣传效果最好,一个设计复杂、不利于赞助商使用的会徽,显然是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都不愿意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