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濠州钟离人,他的家非常穷,他小时候和徐达、汤和等人一起给地主放牛,大了又去皇觉寺出家,当然他出家可不是看破俗世,而是没有吃喝的了。

可是在寺庙也还是被人欺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去投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终于时来运转,一步步做到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做了皇帝之后自然少不了要加封功臣。

大明朝的宰相有两人:李善长和胡惟庸。

大明朝的开国六公爵是: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因为加封的时候常遇春已去世)。

朱元璋又封了蓝玉、郭英、傅友德、康茂才、金朝兴等人为侯爵,封了袁兴、袁义、郑用、刘成、郭云等人为伯爵。

这些人初封的时候是无比荣耀的,不仅被赐豪宅,有的还和皇室联姻了,可是这些富贵却没有长久,因为大部分人都被朱元璋给杀了,但是却还是有四个人得以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很多人骂朱元璋,其实他也还是算一个好皇帝的,他在位31年,奖励垦荒,让战乱后的大明朝经济复苏,有了历史上的洪武之治,连丢失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都被他收回了,他自己勤于政事,是忧劳而亡的。

朱元璋为什么杀这么多功臣了?

第一,朱元璋自己来自民间底层,深知民间疾苦,对于贪官污吏他是严查到底,毫不手软的,他在位31年,先后发起了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了贪官污吏15万人,而这些功臣中也的确有嚣张跋扈贪污的,自然要被杀。

第二,我想还是得说说马皇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也是他唯一的皇后,她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再立后了。两个人的感情很深,她说的话朱元璋会听,要是马皇后在的话,估计还是不会这么大开杀戒的,可是1382年马皇后因病去世了,诺大一个皇宫就没有人能劝得住朱元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杀了李善长,可以说他也是从这一年才大开杀戒的,这一年死了十一个人,其中朱元璋就杀了九个,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及时住手了,但是很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

第三,朱元璋杀了李善长等人后,刚歇了会,但是他栽培的接班人朱标太子在1392年早逝了,选的皇太孙朱允炆又文弱,他一心培养的辅助太子的蓝玉等人就成了障碍了,朱元璋觉得这些人功高盖主,担心他们抢夺皇位,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把他们都杀了自己才安心。

不过他杀来杀去,

却还是有四个人得以善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位,就是信国公汤和。

汤和也是濠州钟离人,他和朱元璋自幼就是玩伴,从小一起给地主放牛,据说因为他饿晕了,朱元璋还把地主的小牛给偷偷杀了,他也投靠了郭子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

最主要的是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没有蓝玉等人的嚣张跋扈,他懂朱元璋的心思。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汤和说自己年事已高,主动交了兵权告老还乡了,回乡后也没有结党营私,对于这样的人,朱元璋不仅是放心的,还非常不舍,在汤和去世前,朱元璋召见了他,说着以前的事情,望着已经不能说话不能对答的汤和,朱元璋还落泪了。

1395年,汤和在安徽凤阳去世,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是西平侯沐英。

沐英是濠州定远人,出身贫寒,到处流浪,但是他的运气很好,在8岁的时候遇见了朱元璋和马皇后,成了他们的养子,从此是忠心耿耿跟在身后了。

据说大明朝初建的时候,朱元璋问他到底是谁的孩子,姓什么,准备加封他,但是沐英就回答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孩子,朱元璋笑了,赐了他沐姓,让他永沐皇恩了。

朱元璋为何不杀他了?

沐英驻守在云南,他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是很忠心的,马皇后去世后,他悲伤过度哭到咳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太子去世后,沐英再一次悲痛欲绝,两个月后,他也去世了,其实压根也就不用大开杀戒的朱元璋去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位,是长兴候耿炳文。

耿炳文是濠州人 ,耿秉文和父亲耿君用一直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还战功赫赫,他的父亲在和张士诚军交战中战死了,朱元璋心里估计还是有点感动的,建立明朝后,加封了功臣耿炳文。

耿炳文为人低调,多次说自己功劳不大,不配做功臣,还说自己就是朱元璋的一条狗,听得朱元璋是心花怒放,反复观察,觉得这个人是没有什么野心了,就没有杀他。

但是耿炳文也很悲剧,朱棣起兵叛乱的时候,他做过讨伐朱棣的大将军,朱棣做了皇帝后,耿炳文被刑部尚书郑赐等人弹劾,他自己畏罪自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位,是武定侯郭英。

郭英也是濠州人,据说朱元璋从他家门口路过的时候,他父亲郭山甫觉得朱元璋贵不可言,不仅带着两个儿子郭兴和郭英投奔了朱元璋,还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也就是后来的宁妃。

宁妃受到了宠爱,马皇后和李淑妃去世后,宁妃掌管六宫事务,郭家是满门荣耀。

郭英的一生经历了大小百余战,全身伤痕累累却从不抱怨,更没有邀功,还为人非常低调,朱元璋对这位小舅子还是很满意的,也就没有去动他了。

1403年,郭英病逝,善终。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句,为人臣子不能嚣张跋扈,得低调才能保平安了。

本人原创,已签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