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发帖称目睹

盒马鲜生将当天卖不完的食物

“大规模丢弃”的场面

她的母亲由此

“受到了近年来最大的心灵震撼”

微博一发,随即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商家负责任之举

也有人认为销毁临期食物是浪费行为

感到十分痛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话题热度上升

盒马鲜生官方通过其知乎官方账号

作出回应,称“左右为难”

针对商品的损耗问题,目前已经尽力止损

当然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任重道远

销毁是出于新鲜和安全考量

会尽力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同时,希望能与其它机构合作优化临期食品配置

◆销毁临期食品算不算“浪费”?

九点半”,这个时间点前后对于盒马鲜生的食品来说,完全是两个命运,前一秒还是可以出售的商品,后一秒转眼就变成了即将进入垃圾行列的临期食品,最后被丢入垃圾桶。有人说“九点半之后的盒马鲜生和白天是两个世界”。

对于盒马鲜生的“九点半行为”,人们却持有不同态度↓↓

正方

“消费主义和环保发生了冲突,认为这不是很好的事情,本身浪费这一行为就不值得提倡。这些被浪费掉的东西应该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比如可以将他们送给需要帮助的困难的人;把这些食品半价处理掉也可以。”

反方

“不扔继续卖,说人家黑心,扔了说浪费,非得免费给才合适了?一来这是要做慈善,人想着这东西可以免费得,就不会花钱买了。二来,过期的东西给人吃了要是品质有问题商家的名誉会受损。”

◆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销毁”办法?

临期食品,是否有不让人“左右为难”的处理方式呢?其实,国内外部分企业做出了示范,临期食品不但能妥善处理,还能吃一口“香馍馍”。

有些地方会把临期食物分发到各个救助站,从而把它们变成穷人的救济粮。近几年,还兴起了许多专门做临期食品的超市,这些超市不只是简单粗暴的降低商品价格,它们开始倡导商品的低碳性、环保性,打出了拒绝食物浪费的口号。

接下来

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些特别的“超市”吧↓↓

1

▽英国:A food waste supermarket

它是英国利兹的一家“剩食超市”,由慈善机构“The Real Junk Food Project”开设。他们进购当地其它超市的临期食品并以很便宜的价格售卖,人们甚至可以不付钱,通过劳动来换取,这家超市给予了当地贫困家庭很大支持。

2

▽丹麦:WeFoo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eFood是丹麦第一家临期食品超市,位于其首都哥本哈根,在开业当天,丹麦王妃和食品环境部门的大臣参加了开业典礼。开业3周以来,该超市在Facebook上吸引了3万多粉丝,成为引发国内外关注的“明星超市”。

3

▽美国:Daily Table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Daily Table是一家非营利性的零售超市,超市里大部分都是由当地的大型供应商捐赠的临期食品,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宜的农产品、乳制品、面包等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会把这些食品在自己的厨房里进行加工烹饪,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为顾客送去新鲜的“即食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善意的举动,竟引得米其林主厨Ismail Samad辞职,成为厨房里一名普通的员工。对他而言,每天为这些穷困的人做美食,比起服务于米其林餐厅的富人,更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绿洲食物银行

绿洲公益是一家有着10年以上公益经验的机构,在上海民政局注册。垃圾和食品浪费问题把我们的目光投向了食物银行。绿洲食物银行是大陆第一家食物银行,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中央财政的资助与支持,并与国际食物银行网络达成合作。

绿洲食物银行是隶属于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旗下的公益服务核心品牌之一。通过向生产和流通渠道募集即将被浪费的食物,搭建起食物浪费和食物不足间的桥梁,减少了由食物浪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为社区低收入弱势家庭提供食物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5月,上海绿洲公益发起了“绿洲食物银行项目”。收集到的蔬菜水果都会在当天分发给需要的人群,还曾给附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赠送蛋糕,确认在保质期内孩子们能够吃掉。

绿洲公益食物银行虽然叫做“银行”,但更像一个小超市,满满地放置着各种食物。值得骄傲的是,创办至今不到4年时间,绿洲食物银行已经抢救了462.2吨原本要浪费掉的食物,总价值超过2307.9万元,上海约300户家庭每个月都能收到“最美食物包”。

临期不同于过期

实际上是即将到达保质期之前的临界期

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范畴

合理利用“临期食品”

并不是让人们跟风去吃这些食品

而是让人们真正去思考珍惜的意义

人民日报点评

作为一家以打造“鲜美生活”为宗旨的新型超市,盒马鲜生定期销毁临期食品,既向消费者传递出维持食品鲜度、做好品控的信号,也是对此前连续几起食品安全事件痛定思痛后的整改。一方面是对白白浪费的惋惜,另一方面是对高品质的需求,这样的方式依然难全公众期待。盒马鲜生在回应中也坦言了临期食品处理中的无奈

的确,眼见着大批价格不低、包装精美的临期食品被下架销毁,无论对于有过挨饿记忆的长辈们,还是受“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教诲的中青年们,抑或纯粹的“吃货”们,观感总是不佳。如此公众痛心、企业为难的两难局面,来源于食品管理工业化和朴素的惜物惜粮传统间的碰撞,争论之余,如何寻找更优的破局方案,更值得深思。

对于盒马鲜生的临期食品困境,网友纷纷支招“捐给福利组织”“免费发放”“打折销售”,但大多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规范的临期食品慈善体系建立前,凭单个企业一己之力难免有心乏力。销毁不仅合法而且是目前有效规避风险、合乎企业利益的局部最优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对潜在的食品浪费置若罔闻,生鲜需要冷藏,从事食品行业却不能缺了温度。如何汇聚更多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一起搭建临期食品处理良好生态,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