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学软件学院一学生在课程补考中作弊被发现,监考老师当场没收其试卷,学生离开考场不久后自杀坠亡,随后校方在学校官媒发表通报,通报里表示,当时教室监控显示并经同考场学生证实,考场内未发生有教师激烈言语或师生言语冲突。此事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并已经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作弊,无论于情于理都是不对的,这种行为违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好在这还是学校的院考,如果是国家考试,作弊是要被判刑的。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实不只是现代,自古以来对于考试作弊的处罚都非常严重。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取消科举,一千三百年来的科考制度,也是作弊者和反作弊者一个斗争的过程。古代的作弊手法相比现代非常简单,无非是夹带、枪替、通关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发掘了一处清代墓葬,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墓葬,但是墓中却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微型《五经全注》,这本书长不到5厘米,宽不足4厘米,厚度只有0.7厘米,但是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书总共342页,文字内容有30多万字,涵盖了《诗经》,《易经》,《春秋》,《书经》和《尚书》五经,还包括了五经中的序言,以及历代大儒的注解等内容。经过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证实,这种微型书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用来夹带的小抄,夹带是古代科举中最常见的作弊方法,这种方法第一比较隐蔽,而且成本比较低,使用率非常广泛,主要是对于夹带的处罚也比较低,甚至官方默许你夹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唐朝的科举要考律诗,所以允许携带诗韵工具书,到了唐穆宗时期才禁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如果事先和主考官通关节或者得到主考官赏识,对于夹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到了明清时期,国家有南京、北京两个考场,每次考试有上万人,一个个搜身过于麻烦,很多士兵就容易懈怠,导致明清时期夹带现象非常严重,为此乾隆皇帝下狠手整治夹带,当时流传一句话叫“你夹带,我戴枷”,对于夹带的考生当场取消考试资格,并且今后不许再参加科举,其次,要戴枷在考场游行,尽失文人面子。情节严重者,会被当场杖刑,有的还被脸上刺字充军,发配边疆。不过相比枪替、通关节,这种处罚非常轻了。

说起枪替不得不提自古以来最厉害的枪手,晚唐诗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就是写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那个。温庭筠有一个外号叫“温八叉”,来源于温庭筠科举时从不打草稿,叉手八次就能写出一篇八韵律赋,据说公元858年,温庭筠报名参加了科举,当时的科举时一人一个小隔间,当时温庭筠已经小有名气,主考官曾经多次去他那里巡视,看看温庭筠的答题情况。即便如此被主考官关照,温庭筠还是替八个人写完了试卷,足见其才智之高。但是到了明清,枪替就死的很惨了。明朝时期有一种太监叫做随堂秉笔,相当于现代的速记员,以前招收随堂秉笔直接由司礼监推荐就行,但是到了崇祯年间,想做随堂秉笔就得需要通过考试了。崇祯十二年,当时司礼监的二把手,秉笔太监李承芳手下有个叫顾三聘的,想考个随堂秉笔,这样国家也能缴纳一个五险一金啥的,但是这个顾三聘文化水平只能说一般,于是他就给自己找了一个枪手叫做王建鼎,王建鼎收钱办事,大笔一挥三两下就写了一篇文章当做考试答题交了上去。本来这事天知地知,但是这个顾三聘平时树敌太多,被其他太监给举报了,事情传到崇祯皇帝耳朵里之后,龙颜大怒,传旨杖毙顾三聘,王建鼎发放海南,终身不得回朝。乾隆五十七年,当时发现了三名雇请枪手的人,当时给的处罚是先行枷号三个月,然后“发烟瘴之地面充军。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发”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种通关节,就是比较高级的作弊手法了,一般适用于各种富二代官二代,就是在考试前贿赂主考官,要不然提前泄露考题给考生,要不然就是在卷子中留下标记。这种现象出现在宋代之后,因为宋代规定考试的时候考官不能喝考生见面,考试的卷子交上去之后要进行誊录、糊名。就是有特定的人把考生的卷子重新誊写一遍,还要把考生的名字糊住,防止主考官通过辨认笔迹来识别考生,或者通过名字来进行放水。通关节就是事前考官和考生通过卷子特定的字眼来进行作弊。比如两人约定在第几行第几个字留下标记,用这种办法来识别答卷。这种情节就非常恶劣了,处罚也是很严重的,最著名的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俞鸿图案了。

雍正十年,俞鸿图被任命为河南学政,相当于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在这年科举的时候,他的仆人和他的妾室林氏串通,收取考生贿赂帮助考生作弊。林氏把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贴在俞鸿图的官服里面,考试第一天俞鸿图穿着官服进考场,之后脱下官服换上常服,仆人就趁机把官服里贴着的材料撕下来传给外面的考生。靠着这个办法,仆人和林氏收取贿赂达万余两。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雍正十一年,河南巡抚王士俊弹劾俞鸿图,告他纳贿营私。次年三月,雍正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俞鸿图案件。谕旨十分严厉,声称如果徇情,对侍郎和总督严惩不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俞鸿图否认自己有接受贿赂行为,但是他的妾室和仆人承认其接受贿赂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俞鸿图不得不认罪,陈树萱向刑部提出了将俞鸿图处斩的意见,刑部同意并报雍正审批,雍正批准对俞鸿图腰斩。当时无论是腰斩还是砍头都是要贿赂刽子手的,以求刽子手一刀毙命,减少受刑者痛苦,结果当时俞家人并没有给刽子手行贿,刽子手也就选择了让俞鸿图慢死,据说一刀下去之后,俞鸿图上半身还在地上打滚,痛苦万分。挣扎着用手指蘸地上的血连写了七个“惨”字,这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总之作弊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违法行为,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即便你一次两次偶尔作弊成功,但是你的人生永远不可能通过作弊来取得成就,占领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只能遭到唾弃,不值得任何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