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时,地有气,

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考工记》

《考工记》中对于“工”的标准,已延续了两千余年,如今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中,仍坚守着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标准。创作与时代呼应、融入现代生活的作品,是传承人对传统工艺的执著追求,也是对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注解。

为此,小编推出非遗作品品鉴专题,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展品中,可以欣赏传承人作品的独特美感与精气神,品读非遗传承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印痕。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

景德镇自五代开始制瓷,及至宋代,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瓷区之一,窑业规模宏大,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象,到元代设官窑机构——浮梁瓷局,明、清两代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会友图

作 者:徐庆庚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42×19cm

作品品鉴

此件《会友图》画面依据器型竖式构图,运用中国画技法表现题材,兼工带写,设色淡雅。遒劲的古松扎根峻石之上,枝桠旁逸而出,松针苍翠。七位神采各异的古代高士人物在山野之间,松林之下或高谈阔论,或静坐垂钓,图案精致,人物逼真传神,工笔老到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湖光山色

作 者:刘伟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直径98cm 高27.5cm

作品品鉴

《湖光山色》是一件以田园乡村为题材的斗笠瓷碗,口径达一米,瓷碗内壁绘有恬静的雾中乡村美景。构图连贯自然,充分将传统山水画的神韵体现其中。画面山水交映,古树新绿,云雾环绕。树叶采用"玻璃白”装饰,以独特的釉与油料的相互渗透而产生优美的肌理,大片釉色形成的水墨效果具有中国画的韵味。瓷碗外用三种不同的颜色釉绘制,湖水与天际相交映。装饰手法上,釉上新彩、粉彩与釉下高温颜色釉相互渗透,搭配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富贵荣华

作 者:何叔水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40×21cm

作品品鉴

此件《富贵荣华》瓷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瓷面光滑莹亮,银光如镜;瓷胎轻薄如纸,光亮通透。作品以牡丹为主题。牡丹乃花中之王,绚丽繁华,寓意荣华富贵,繁荣昌盛。整体构图丰盈,主次分明,花团丰腴饱满,正侧有致,绰约多姿,生机勃勃。设色艳丽,粉彩冷暖相济,笔法工整细腻,一丝不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 者:宁勤征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32×28 cm

作品品鉴

中华民族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都离不开梅花。宁勤征这件作品构图大胆地将梅花的枝干由下向.上延伸布满瓶体,线条勾画的花朵方中有圆,圆中见方,圈点得错落有致。梅干如虬龙跃起,雄浑遒劲,而在瓶口则如呼应一般饰有三条祥龙。作品将色釉工艺的肌理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形象地表现出梅花集横、斜、倚、曲、左、雅、苍、疏之众美的卓越丰姿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吉祥图

作 者:饶晓晴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高42cm 直径17 cm

作品品鉴

此件作品清新明快,正中间孩童或挑或提着大大的红灯笼,满面笑容,喜庆欢愉,展现出自然恬淡,无思无虑的天趣境界。画面红蓝相间,冷暖相衬,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笔触洒脱,布局合理,节日气氛浓厚。描金钩线,流畅细腻,粗细均匀,将孩童嬉戏、闹逐的稚趣勾勒出来,内以不同颜色晕染,均匀细致,光滑细腻,孩童表情舒畅欢快,天真无邪,尽显吉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婴戏图

作 者:俞军

所属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作品尺寸:高36cm 直径32cm

作品品鉴

《婴戏图》器形大气,为青花釉里红。作者运用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了个人强烈的情感,在瓶身处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及料色的浓淡、明暗、枯润 勾勒出了古代儿童玩耍及节日活动场景,画面中孩童相互嬉闹,淳朴而又天真,充满活力、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既有现代审美情趣而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意味,象征着多子多福,生活美满,同时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风俗面貌。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好了,今天的介绍到此结束啦!

-END-

编辑:肖晓 排版:张小糖 审核:邹深

信息来源:广东省文化馆、搜狗百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南昌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南昌工学院、

图片来源:南昌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图2、4、5)、南昌工学院(图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图1、3)(特此感谢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