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不管结局怎样,基本上都活到了最后一集。唯有《天龙八部》里的乔峰(一直不习惯叫他萧峰)挂掉了,没能像童话故事的结尾那样,“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说写道:
萧峰胁迫耶律洪基当众立誓:
“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随后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随后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登时气绝。
乔峰的自杀,与故事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冲突有关。可以说,他的悲剧从刚一出场就已经开始了。乔峰尚在襁褓中,就已成为宋辽冲突的牺牲品;长大后虽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又在一夕之间从英雄变成人人喊打的公敌。他血管中流淌着契丹人的血液,却有一颗挚爱大宋的心。为了活下来,他杀了很多大宋武林人士;为逃出契丹牢笼,他又杀了不少契丹人。他做着契丹的高官,却坚决拒绝南征大宋......这种两难处境,无论换作谁都不会坦然。金庸先生让他死,倒让读者长舒一口气:比活着好。
有人问金庸:“乔峰非死不可吗?”
金庸回答道:“这是没办法的,天生的。他生为契丹人,契丹与汉人的斗争又很激烈,宋辽两国生死之战、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样厉害,他不死是很难的,不死就没有更加好的结局了。”
真是这样的吗?
扒一下北宋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个年代真有一个乔峰的话,他根本无须如此纠结,更不必自杀。
原因有三:
一、乔峰生活在宋辽和平的年代,根本没有紧张的双边关系,更没有战争。
小说的时代背景大概在北宋哲宗朝(11世纪末)。这一阶段的宋辽关系基本趋于平和,而不是小说中描写的白热化状态。宋辽之间的战争都发生在北宋前期,“澶渊之盟”订立之前,距哲宗时代已有百年之久。
两国在1004年达成的“澶渊之盟”约定,“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并在边境开设榷场朝廷贸易。
“澶渊之盟”给两国带来百余年的和平,双方不仅能和平解决冲突和纠纷,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友情。比如宋朝会派人赈济辽国边地的饥荒;每逢重大节日,两国会互派使者前往祝贺,并互赠礼物;一国有“国丧”,另一方会遣使吊唁。宋真宗驾崩时,辽圣宗耶律隆绪(耶律洪基的祖父)“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1063年,宋仁宗去世,耶律洪基握着宋朝使臣的手,号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试想,近百年无战事的两个国家,又怎会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契丹与汉人斗争很激烈”“民族矛盾很激化”的态势呢?
二、即便真有乔峰这个人,也很大可能在大宋平安地生活着。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几万骑兵南犯,高阳关副都部署(都部署是战时前线最高指挥官)王继忠与大将王超、桑赞率部支援前线。契丹断绝宋军粮道,王超、桑赞胆怯,意图退军,王继忠独自与部下前往驰援,结果身陷契丹重围被俘。
后来契丹让王继忠给宋朝写奏章请和,宋真宗才知道王继忠还活着。宋朝采纳了王继忠的建议,与辽国罢兵议和,进而签订了“澶渊之盟”。真宗认为王继忠对两国议和有功,每年派使者出使契丹时,都要让使者前去看望王继忠,并赏赐茶叶、药物、金带、袭衣、器币等许多物品。
(王继忠剧照)
虽然宋真宗因两国议和后各无所求的约定,不能答应王继忠回宋朝的要求,但王继忠留在宋朝的家人,一直得到朝廷优待,王家子孙在朝廷为官者“亦甚众”,王继忠与家人也保持着正常的书信联系,直到去世。
从投降契丹到为契丹写奏章求和,王继忠的行为无疑是卖国贼、汉奸的行径,况且,他以一个军队副总指挥的身份投降契丹,可能带来的损失要远比乔峰大得多。他如果生活在《天龙八部》描写的年代中,肯定会被当成卖国贼。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宋不仅没有人以他为敌,朝廷甚至还感谢他促成了两国的和平。
连王继忠这样的人都能平安到老,乔峰只是一个江湖人,并未做过任何有损宋朝的事,又怎会落得个身败名裂、自杀谢罪的下场?显然没道理。
实际上,当时宋辽两国都有人跨境去邻国的现象。宋朝政府把投奔过来的契丹人称为“契丹归明人”,并给予优恤。如宋神宗年间规定,对归明人应给官田者,三口人以下给田一顷,每多三人多拨一顷。对朝廷有贡献的归明人,还会授予官职。北宋甚至还有一个“契丹直”的部队,里面全是契丹人,被编入禁军归移情别恋殿前司管辖。北宋后期,“契丹归明人”还可以与大宋士子一样参加科举考试。
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宋有很多契丹人,大家已司空见惯,不会对契丹人的喊打喊杀;二是契丹人在大宋有很好的生存空间,甚至能够当官。
因此,《天龙八部》里中原群雄视契丹人乔峰为奸细,如临大敌,在事实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就是小说对辽主耶律洪基的描写与史实相悖。
历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宋粉”,他极度仰慕宋朝文明,曾用几百两白银铸了一个佛像,背刻“愿后世生中国”。他不愿与大宋为敌,即便发生过宋朝骑兵越境到辽国射伤辽人的事件,耶律洪基也没有借题发挥,兴兵伐宋,而是致信宋神宗:
“窃以累朝而下,讲好以来,互守成规,务敦夙契,虽境分二国,克深于难知,而义若一家,共思于悠永。”
他很真诚地希望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为耶律洪基贺寿,回来后他这样评价这位辽国天子:
“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耶律洪基不仅自己与宋朝修好,临终之际还谆谆告诫继位的孙子耶律延禧:“南朝(宋朝)通好岁久,汝性刚,切勿生事。”
试想,这样一位爱好和平的君主,又怎么会时刻做着南下的梦,率数十万大兵南征?前提不成立,结论自然站不住脚,没有好战的辽主,乔峰就无须胁迫耶律洪基,也用不着自杀谢罪。
当然,《天龙八部》是小说,金庸先生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塑造乔峰这样一种悲剧人物的需要,虚化一下史实也未尝不可。我们虽然较不得真,却也有知道历史真相的必要对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