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算是反映到骂人上,也有花样百出,源远流长。

且不说那些衣衫不整坐在地上,一边举着拖鞋拍着地板一边破口大骂,三天三夜不重样的泼妇,就算是平时沉默寡言的大老爷们,几人凑到一起,三两杯小酒下肚,也会忍不住口吐芬芳,用那些简单而又“铿锵有力”的祖传字眼发泄自己的不满和郁闷。

听老外们吵架,大概率就是F开头和S开头这两个单词的反复运用,最多加上主语和定语,变成“你是一坨shit”之类的,毫无新意可言。

而听中国人骂街,则有意思的多。

比如那个很多人的口头禅“他妈的”,就省略掉了主谓宾,仅仅用一个定语来代表了一切,而且适用各种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可谓汉语言文学言简意赅的范例。

不过如果要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吐槽语言,大概应该算是“王八蛋”这三个字了。

这三个字,发音铿锵有力,能够很好的带出情绪,而且还给人丰富的联想和内涵,比那些赤果果的脏字更加“隽永”,最难得的是,他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围绕这三个字,发生过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

三字真言的由来

三字真言的由来

关于三字真言的由来,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分为考据版和民间版,我们先来说下考据版。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种神兽叫做玄武,它还有一个名字是蛇龟。

为何要这样叫呢?是因为古人认为,乌龟的奇怪造型,没有办法通过交配来繁衍后代,所以只有通过和蛇来交配才可能实现。

比如在《五杂俎》就说“龟不能交,而纵其牝者与蛇交”

而生下来的,自然就是个龟和蛇的结合体,也就是蛇龟,既然是杂交的,换句话说,那么可不就是那啥了。发散联想一下,骂别人王八蛋的含义不言自明。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民间版的说法。

这个就跟中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

在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忘八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看何为八端,“八端”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在传统文化中,是做人的根本。在这八端中,只要缺几端,都会成为大众唾弃的对象。

比如我们会指责别人“不忠不孝”、“鲜廉寡耻”等等。

那么如果八端全缺呢?恐怕就不能称之为人了,也就是所说的“忘八端”。

后来,忘八端说多了,因为读音相近,慢慢讹传为了“王八蛋”。

其实不管是哪个版本,都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且其中还隐隐含有古人的三观,非常值得品味。

“北大校长”被太监活活骂死

“北大校长”被太监活活骂死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奇葩的规定,叫做“传旨申饬”,换句话说就是皇上想骂大臣,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碍于颜面,有些脏字不好说出口,于是有太监代替来申饬。

诸君试想,这些太监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下三滥,再加上生理上的残缺导致低人一等,长时间下来基本都有些心理变异,有这等面斥平时高高在上的大臣之机,那还不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旦开口相骂,那就是丝毫不留情面,各种污言秽语层出不穷,平时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俚语都在这时喷涌而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这个“王八蛋”了。

有一次,邮传部(也就是邮电部)的尚书张百熙和侍郎唐绍仪不和,两人闹到了皇帝处。

这等小事皇上哪有时间管,结果就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对他们“传旨申饬”!

唐绍仪是官场老油子了,一听这样的判决结果,连忙命下人准备了四百两银子,托人送到骂人的太监处。

张百熙位高权重,曾经当过六个部的尚书,还是首任“北京大学”校长,自然没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压根不肯送红包。

结果第二天,堂堂尚书站在那里,被一个太监用尖利的嗓音当众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的结语就是那句经典咏流传的“混账王八蛋,滚下去!”

我们的张大人何曾受过这种气,在那个文人还把气节看的比天还重的年代,这种折辱让人无法忍受。

叩头谢恩回来后,一口闷气无处发泄,不几日就一命呜呼,可悲可叹。

据说张百熙死后,还有个大臣也被“传旨申饬”,知道厉害的他赶紧东拼西凑筹钱,可是凑不够四百两,只有二百两,于是太监最后的结语变成了“你不是一个王八蛋,你是半个”。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了。

知耻而后勇,论对待被骂的正确态度

知耻而后勇,论对待被骂的正确态度

近代中国的第一“狂士”非左宗棠莫属了。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处当师爷时,虽然职位不高,但是由于才华横溢,很受骆秉章的器重,可谓言听计从。

有一次,永州总兵樊燮来见骆秉章,正好碰到左宗棠也在。樊燮是二品大员,对这个四品师爷自然是看不上眼,瞧都不瞧左宗棠一眼,只顾着跟骆秉章鞠躬请安,滔滔不绝的说废话。

樊燮是湖广总督官文五姨太的娘家亲戚,本事不高,凭借裙带关系上位,平日里又总有贪赃枉法等情事。

左宗棠本就看他不起,见到他这等傲慢,无视自己更是不爽。

恰好樊燮汇报完毕,冲骆秉章拱手告辞。转身就要出门,左宗棠爆喝一声:“混蛋!回来!”

樊燮虽然知道左宗棠是红人,但也不怕他,反问道:干嘛?

左宗棠厉声道:你小子进门不跟我请安,出门不向我告辞,如此猖狂!

“你算什么东西,四品师爷也敢如此放肆”!樊燮也怒了,反唇相讥道。

左宗棠则更不客气,上前就是两脚,一边踢还一边骂:王八蛋,快滚出去!

眼看双方就要扭打一团,骆秉章赶紧来打圆场,樊燮这才悻悻而去。

事后他越想越气,通过官文向咸丰参了左宗棠一本。

可谁曾想,有好友胡林翼和曾国藩等人的朝中庇护,左宗棠不但安然无恙,还反参一本扳倒了樊燮。

樊燮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老家湖北恩施。可是这口气怎么都咽不下去。于是在老家建了一座楼,楼成之日,宴请家乡父老。

樊燮咬牙切齿说道:左宗棠欺人太甚,骂我王八蛋,辱我祖先,我与其不共戴天。今建此楼,我要让两个儿子在这楼上闭关学习,如果不能中举人进士点翰林,雪我樊家之耻,死后不得进祖坟。

不光发誓,樊燮还真找人把王八蛋,滚出去这六个字刻在了木板上,当成儿子的座右铭。

就这还不够,樊燮还让两个儿子穿女装,声明考上秀才,脱女外衣,跟左宗棠一样考上进士,脱掉女式内衣,点了翰林,才可以撤掉木牌。

在这等刺激下,两个儿子也算争气,先后考上了进士,“王八蛋”三个字对人的激励,可见一斑。

关于三字真言的各种奇闻异事,其实还有很多。

上世纪30年代,有名的油嘴吴敬恒与语言学家王照就学术问题争论起来,双方越吵越气,最后身为语言学家的王照也不再讲究语言的美感了,直接拿出了传承千年的“三字真言”怼了过去。

吴敬恒被骂的一愣,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脑子转得极快的吴敬恒嬉皮笑脸的回应道:不好意思,鄙人不姓王!

一句话,轻飘飘的就把这顶大帽子又还给了王照,气的王照吹胡子瞪眼,但又无可奈何。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后还是要奉劝大家,语言是有力量的,好的语言可以激励人,而坏的语言则会得罪人,祸从口出,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

即使三字真言有着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也不应当图一时之快而逞口舌之利,还是要随时保持一份理性与优雅。

如果真的想口吐芬芳,那么就吼一句流行的歌词吧。

都说钱是王八蛋,可它长得真好看。

努力的去赚这些王八蛋,然后把他们花掉,这样你就心情就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