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奢前面介绍了神灵玉中的动物神和人物神,那现在就来讲讲神灵玉中的最后一种神——器物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在讲动物神的时候有说到一个“万物皆有灵性”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与器物神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而器物神就是人们对大自然、对天地进行膜拜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原始社会从渔猎社会变成农耕社会之后,大自然中气候、时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农作生活,因此也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所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了人们祭祀的主要内容,而天与地就是与其最直接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天上住着天神,他们是天地的主宰者,掌控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命运。因此,在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拜祭天神。而且除了天神之外还有地神,因为有大地的存在人们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对地神的祭拜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们观念中对古神话里“天圆地方”的理论根深蒂固,也正是因为这样观念存在,人们创造出了圆形的玉璧和方形的玉琮用来拜祭天神和地神,于是有了《周礼》中所说的:“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一开始打造玉璧玉琮之类的玉器是为了祭拜祖先,他们认为玉璧代表天神,玉琮代表祖先,以此来祭祀可以让祖先展现其神力,从而使自己的宗族、子孙得以庇佑。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融入了来自中原的良渚文化,这些法器也从祭祀祖先变成了祭拜天地的礼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这些玉器是古人用以祭祀的神器,所谓“天圆地方”的理论也被现代科技推翻,但这些最为原始、古老的观念对后来的中华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