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远离欲。“夫为道者”,“道”在什么地方?道不离心。心悟了,就是道;心迷了,就是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悟了,心就在定慧当中、就是光明。在定慧当中的这念心,起心动念就有智慧、就有感应、就有“神通”,所以称之为“道”。相反地,这念心迷了,在妄想当中,哪里会有感应?这就不是道。所以,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时时刻刻离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为道者”要想修道,要怎么修?“道”就是这念心,无为的心、真空的心、清净的心、妙有的心。怎么样才能悟道?怎么样才能得道?“如被干草”,希望心清净光明,达到定慧这个正道、中道的境界,必须时时刻刻有警觉的心,就好像身上披了干草,这是一种譬喻。干草遇到火马上就烧起来了,就会丧身失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来须避”,外面有火,马上就要避开。怎么避开?一个是事上避开,一个是理上避开。什么是事上避开?很多地方都不要去,要避开是非、避开烦恼;即使为了常住事不得已得去,必须要安住正念,不能有非分之想,就好像身上披着干草,遇到外面的境界、外面的缘,火一燃,命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草是什么?就是外面的境界,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这些境界要避开。实在是一定要面对时,起心动念都要安住正念──年纪大的,是我的父母;年纪与我相仿的,是我的兄弟姊妹;年纪小的,是我的晚辈,思维这个道理,把念头转一下,或是借由诵经、持咒、念佛……来转念,这就是“避”,这就是方便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过去玉琳国师的师兄曾教他一种方法,假使看到女性,无法安住正念,锥一锥自己的手,这样一刺激,马上就醒过来了。所以,把念头转一转,提念、转念、化念,这些都是方法。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修四念处观,最后安住正念、安住中道实相,这么一来,什么都避开了。时间、空间都没有了,人我是非都没有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统没有了,避得干干净净的,所谓“实际理地,一法不立”,这就是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人见欲,必当远之”,既然想修道,就必须认识清楚,要从“欲”这方面来息灭,转化自己。这念心清净了,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明、就像一潭止水一样清凉。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要想见到菩萨,就是要净化这念心,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