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修行学佛要坚持心念,就要发大愿。师父经常说:“要安住正念、坚住正念。”这是最重要的。无论在顺境、逆境,在明、在暗,在任何时间、空间,时时刻刻都不受外在境界的影响,就是坚住,如苏东坡所说:“八风吹不动。”儒家《尚书.大禹谟》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要能择善固执,无论学业、事业、功德,都要有这种心愿,否则就不容易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才是“坚持”?不论别人怎么讲,始终坚定自己的看法,坚住正信。不仅相信,还要深信,让道理在心当中生根;生根以后,才能产生力量。在三十七助道品中有五根、五力助道法门,“信”就是五根、五力的其中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法讲因果的道理,明白了世间、出世间因果的道理,还要坚持,在事相上坚持六波罗蜜,在理上坚持菩提、涅槃、因缘果报等道理,让自己的心能够随处安住。能够坚持这念心,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退失菩提心,如佛经所说:“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坚持菩提、坚持自己的佛性,一直努力下去,一定可以契入涅槃、成道证果。如果没有这种坚持,就很容易退失道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坚持的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不知道坚持,只知道随缘而不知道不变,一味地随缘流转,就很容易退失道心,修行就很难成功。所以,随缘还要不变,这就是坚持。坚持现在自己是比丘(尼)、沙弥(尼)的身份,坚持把比丘(尼)、沙弥(尼)的事情做好。因为取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的资格是很不容易的,所谓“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宿世种菩提。”过去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大愿:凡是披过袈裟,或对袈裟起了一分恭敬心者,都能得到三乘授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对法要坚持,对自己的修行也要坚持,对自己出家的身份、僧格要坚持,对我们的道场要坚持,最重要的是,这念心要时时坚持安住在正念上、安住在正定上,精进不懈,坚住自己的道业、坚住自己的愿行,不退失菩提心,这就是择善固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门”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又称作桑门,泛指出家众。原始佛教中,沙门不一定专指佛门的出家人,其他宗派的修行者也可以称作沙门。出家并不只是佛门的修行方式,婆罗门也是离开家庭出家修行,还有很多外道也说自己是出家人。凡是出家修行的人,都可称为沙门;乃至于神父、道士,也可称为沙门。所以,沙门是出家修行者的总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我们经常在一些经论上看到,许多祖师大德谦称自己为沙门,不称自己为比丘,这是因为要成为一位真正的比丘是不容易的。男众受持清净的比丘戒、女众受持清净的比丘尼戒,才能称为比丘、比丘尼,由于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完全做到,于是谦虚地自称为“沙门”,表示自己是个正朝向解脱之路前进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