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风云云涌,如火如荼,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也是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引来阿里、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的纷至沓来,就连恒大、宝能等地产巨头也都纷纷宣布要造电动汽车。在我们的认知里,新能源汽车等同于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是一种绝对环保出行方式。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新能源汽车真的那么环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新能源汽车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欧洲的表现一直是名列前茅。根据《巴黎协定》的承诺,到2030年,欧盟成员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减少55%。这个数字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没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可不行,于是大家纷纷发表宣言,挪威宣布2025年就要全面禁燃,英法两国也计划从2040年起全面禁燃。掐指一算,到2030年,欧洲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上涨20倍,从现在的200万辆上升到4000万辆。中国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禁燃时间,但也明确表明,到2035年,将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各占一半。如此算来,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上涨16倍,从目前的500万辆跃升为800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锂电池

电动汽车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个资源问题,你猜对了,那就是被称为“白色汽油”的锂资源,锂是制造电动车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目前锂矿的开采,很多国家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真可谓是高度重视。那么问题来了,从消耗资源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依旧是老路子,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变革,只不过原材料从石油变成了锂,只不过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中,一直和“环保”的理念相捆绑,这当中有很多问题被大家选择性地忽略了,提两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其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智利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它的北部小镇阿塔卡马,有着世界一半的锂储量,在锂矿的开采过程中,他们要先从地表下抽出盐水,然后通过烈日蒸发分离出锂元素。麻烦也因此接踵而来,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抽出盐水层会严重污染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当地居民关于采矿的抗争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仍然无济于事。目前当地荒漠化加速、动植物消失的现象已经凸显,究其原因,罪魁祸首就是近几年锂矿资源暴力开采。

其二,锂资源的枯竭。如果你对锂市场略知一二,可能会知道,锂资源全球分布极为不均,储量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包括智利、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亚等,其他少量在美国和中国。据探测:全球锂资源储量为1400万吨,有潜在开发价值的仅为22.58%,约6200万吨。光从数据上来看,储量还挺丰富,但你要知道,市场对锂的需求也是爆发式增长的, 相比2015年,2019年全球锂消费量增长了74.85%,年增长达15%,预计到2025年,锂的需求量会轻轻松松突破70万吨。按照这个速度,到2080年,陆地上的锂资源很可能完全耗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锂回收

或许你会说,怕什么?锂和石油可不能同日而语,因为锂是可以回收的。是的,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却是,锂回收并不简单。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回收锂成本高。在日常生活中的锂离子电池体积通常都很小,比如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设备,锂回收很困难也很不划算,因为材料很便宜,但回收的方法并不便宜,这和回收塑料的困境是一样的。就回收企业的目标市场来看,目前最主要的还是电动汽车的旧电池,有意思的是,企业收回锂并不盈利,而真正盈利的是回收钴、镍和铜。

其二,回收技术有待创新。当今锂回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加热法,通过加热电池组蒸发出锂元素,但温度要达到300度以上,高温高热高能耗还容易爆炸,风险极大,显然不尽人意。另一种是过滤法,通过酸和其他还原剂把锂过滤出来,但随锂而来的还有剧毒,需要进行额外的治理,也不值得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目前锂回收的商业模式并不稳固,回收方法和技术不创新难以持续,更无法满足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如今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这些被选择性忽略的问题,也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