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帝师父,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骄子,一位最具爱心的“慈善楷模”。他曾任河南省第八届和第十届政协委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特邀副会长等职务,现任中岳少林文武学校校长,中岳中等专业学校、濮阳华美国际学校理事长,河南省永帝善绿基金会理事长,郑州慈善文武学院院长。

(图为: 永帝师父)

在他创办中岳少林文武学校至今的二十多年里,热心公益,乐于慈善,济困扶危,广结善缘,碧血丹心,培育桃李,使学校连年被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一级武术馆校”、“河南省慈善文化教育基地”、“河南省孤儿和留守儿童之家”、“郑州慈善项目创新奖”、“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展演先进单位”等。因其28年“以校养孤”之独特的慈善办学模式和突出的慈善业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政府部门的奖励表彰,一度被评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奖”,第三届郑州慈善大奖之“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和首届登封慈善奖“慈善楷模”等,受到了全国人大、团中央、国家民委、河南省委、省政协、团省委等重要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

一、两代善缘,修德行善,成就一代宗师

永帝师父,俗名郭元帝,祖籍河南郸城,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郭善修,一生饱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学熏陶,1982年2月,皈依少林禅宗祖庭,取法号释行修。1985年,永帝师父出于对少林武术的挚爱,便跻身少林寺,在父亲推荐下,拜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法师门下,取法名永帝。就这样,机缘巧合,永帝师父父子两代与禅宗祖庭结下了善缘,同在少林寺修德行善,广种福田,其善缘之心和济世情怀就是源于父亲的影响从那时植根于心的。

图:不畏数九寒天,潜心练功的永帝师父

由于行正大师的言传身教,加之永帝师父勤奋聪慧和潜心研练,经过日积月累,终于练就了少林梅花拐,少林易筋经,少林点穴、推拿法等武功绝技。几度春秋,几度雕琢,经过行正大师、释真廓等多位高僧的指导点拨,博览佛法论著,尽得佛法真谛,通过朝山云游历练,其武功造诣和佛法修为大成,终成一代宗师。

二、济困扶危,广结善缘,传承千年伟业

为了更好地弘扬少林武术、传播禅宗精神。1993年10月,他创办了少林寺俗家弟子功夫馆,后又更名为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2019年又变更为中岳少林文武学校。办学之初,他就抱定“济困扶危,广结善缘,弘扬武术,振兴中华”的宗旨。从收养第一个薛谷(薛谷:四川省成都市人,母亲病故,家中兄妹5人有父亲一个人照料,1995年其父亲带着年幼5岁的他,只身来到少林寺投奔永帝师父,师父得知其家庭情况后,没有收他任何费用把他抚养成人,期间他父亲一直没有到学校看望过他。如今他没有辜负师父对他的培养和期望,现在在北京一家影视公司工作。)算起,至今已累计收养的:杨红(杨红:重庆市石柱县人,1995年入校,他家住大山深处,家庭十分贫困,师父了解他家庭情况后,免去他在校所有的费用,一直培养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2006年离校,现如今已成立了自己的武馆。)、杨尚辉(杨尚辉:河南省淮阳县人,自幼父母双亡,2001年他本村的一个大伯偶尔在周口日报上看到少林寺永帝师父面向社会收养孤儿的信息,带着5岁的杨尚辉到少林寺见到永帝师父说明来意后,把年幼的杨尚辉托付给永帝师父。在师父近20年的精心培养和呵护下,如今已长大成人。)、郑浩龙(郑浩龙:祖籍是登封骆驼院的,来学校的时候他才11岁,文明礼貌特别懂事,父亲因病早逝,母亲改嫁,他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无力抚养的大伯从登封一位老干部那里得知永帝校长是河南省有名做慈善公益事业和教育的,同时收养了很多孤儿,对贫困家庭子女还减免学费,便把郑浩龙送过来了,从此,每当四季更新交替时,郑浩龙和别的孩子一样,早早的穿上了校长为他准备的校服和棉袄,每天放学后,还可以在餐厅吃到可口的热乎饭菜,小孩子很争气,学文习武样样不落后,近年来,经常跟随学校比赛队出国参赛表演,在学校还上了3+2大专,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如今,24岁的郑浩龙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学校表演队一名出色的教练了。)、靳善明(靳善明:河南省南阳市人,家庭十分贫困,1998年他父亲送他拜见永帝师父,师父免费收留他6年,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现如今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梦凡、王小明、陈思、李小龙、张豪、杨亮、李文成、邓顺、冯浩博、李坤浩等无依无靠的孤儿和特困学生多达3000多名,永帝师父给了他们第二个家和父母一样的关爱,养育他们长大成人。

( 图:2020年感恩节,永帝校长给学校孤儿免费发放过冬棉服,并和部分孤儿合影留念)

为了给社会排忧解难,给政府减轻负担,学校从1998年开始免学费招收下岗职工子弟、军烈属子女到校学习,不仅圆了近万名学员的习武梦,而且还帮助他们改变了人生的成长轨迹。1998年,他主动响应登封市委市政府拆迁的号召,率先搬迁,无偿将王子沟投资500多万元使用还不足2年的新建校舍捐赠给拆迁指挥部用于困难群众安置房。他常说:“济困扶危、广结善缘、崇德尚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能够这样做,首先要感恩党和国家,给我们的幸福太平生活”。

三、弘扬武术,振兴中华,传播德善美

中岳少林文武学校不仅在国内声名显赫,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闻名遐迩。二十多年来,永帝师父为把少林武术发扬光大,不断带领弟子走出国门,先后应邀出访过东南亚、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交流、访问及表演教学,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迄今为止,学校学生已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800多场次,已获得奖牌奖杯5000余枚。在全国性大型武术赛事中,连续十多年获得比赛前三名。

(图为:2016年2月,永帝师父带领众弟子远赴新加坡参加华人春节联欢晚会,获得巨大成功,受到新加坡各界华人的广泛赞誉。)

(图为:2016年3月12日晚上,世界文化节庆祝晚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隆重举行,中岳少林文武弟子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中国功夫表演。)

五、心系慈善,精准助困,乐善好施、济困扶危,成为中原大地最具爱心慈善楷模

积德累功,慈心于物。乐善好施、济困扶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回顾永帝师父的慈善历程,他致力慈善事业已有二十六年的历史, 26年来,学校慈善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慈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慈善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向灾区捐款7.9万余元,并义务抚养13名灾区弟子3年;为回报家乡父老,2013年,投资20万元为郸城老家新修公路三公里。

2012年10月,学校与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慈善总会、郑州慈善总会、登封慈善总会、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启动了“两个一工程”(面向全社会收养100名孤儿,免除一切费用;招收1000名留守儿童,学费全免);2015年7月23日下午,与共青团河南省委又联合启动了“情牵留守儿童------千名留守儿童文成武强”慈善活动。

( 图为:关爱孤儿和留守儿童“两个一工程”启动仪式)

2016年6月26日,联合郑州慈善总会成立了郑州慈善文武学院,携手省、市、县三级慈善总会共同启航了“守护天使”、 困境儿童帮扶暨“磨心砺志”困难家庭儿童夏令营慈善项目活动。原河南省副省长、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在讲话中指出:“中岳少林文武学校不是一座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座洒满慈善阳光、用爱心支撑的学校。这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乐于奉献的慈善志愿者,永帝师父更是一位充满慈悲心的大善人。这个学校是当之无愧的,这是一项荣誉,也是一个责任”。给予了学校高度评价,并对永帝师父给予了高度赞扬。

( 图为:原河南省副省长、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与原郑州市副市长、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2018年4月20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让山区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阅读机会,在“读书日”读上自己喜爱的图书,4月20日上午,中岳少林文武学校校长永帝师父向登封市东华镇幽兰小学和送表矿区马窑小学的学生们送去了600余册图书和两个书柜,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慈善助学的同时,他又相继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月25日上午,“中国慈善联合会人才培养基地”首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一百多名慈善会、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与领导一起走进中岳少林文武学校进行观摩。2019年1月24日下午,中岳少林文武学校(河南省永帝善缘基金会)永帝师父走进登封市白坪乡二岚沟村,向该村的20户贫困家庭送上了新年的祝福和问候。在走访慰问过程中,每到一处,永帝师父都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勇敢面对逆境,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此次慰问活动,永帝校长为贫困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受助人员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厚爱,决心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努力奋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临走时,永帝师父嘱托该村村委人员,学校欢迎村内的留守儿童和孤儿可以前往中岳少林文武学校就读,学校将对其一切费用全免。十几年来,永帝师父携学校其他负责人先后深入到君召大胡头村、中岳区东张庄村、嵩阳办李大兰等十几户孤寡老人家里慰问扶贫,给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蔬菜、食用油、棉衣棉被等食物和生活用品,为孤寡老人献上了我们的爱心。资助大金店镇三名贫困大学生学费,为他们解除了读书之忧。

(图为:永帝师父一行慰问孤寡老人)

2019年5月28日,永帝师父得知是孤儿冯浩博的生日,晚上特意安排水果、鸡腿、生日蛋糕,并把学校所有的孤儿集中一起,为他们过一个集体生日,孩子们都非常开心,他们觉得在学校比其他同学在家里过得还快乐。

(图为:永帝师父给学校的孤儿举办集体生日)

2020年新年伊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国内防疫物资紧缺,永帝师父托人从国外高价购买优质医用口罩2万个和其它防疫物资,无偿捐献给登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8年里,永帝师父坚持以校养孤,仅慈善支出就达上千万元,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的耕耘着慈善、播撒着爱心。面对诸多荣誉和赞誉,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我只是为社会尽了一点微薄之力,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要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多做为社会排忧解难、为政府减轻负担的事,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