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由淮河文化、徽州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组成的安徽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是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安徽的代表文学是徽文化、新安理学、道教文化、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建安时期出现的一大批文学家,跟随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的功臣,大部分都是安徽人。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逝。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二十一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徐达(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率军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洪武元年,率领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胡光墉(1823年-1885年),幼名顺官,字雪岩,安徽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商人,政治家。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杭州时,曾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而备受重视。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鲁肃(公元172年-公元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