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已经成为千古之谜。民间历来有“烛影斧声”的传闻,认为赵匡胤是被弟弟赵光义谋杀的。《宋史·太祖本纪》只有寥寥数语,可谓惜墨如金:“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正是由于正史对这一件重大事件的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后世疑惑颇多。
“金匮之盟”疑点众多,经不起推敲
宋太祖驾崩的时候,他有两个儿子在世:赵德昭和赵德芳。当时这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后来皇位传给了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这件事情着实可疑。

对此,宋朝给出的官方解释是“金匮之盟”。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临终之前,召集儿子们前来商议大事。杜太后回忆后周被宋朝取而代之,那是因为当时后周主少国疑,当政的孤儿寡母只能任人摆布,所以宋太祖捡了一个大便宜。为了避免后周的教训在宋朝身上重演,杜太后立下遗诏,宋太祖驾崩之后,传位于弟弟赵光义。
“金匮之盟”的说法,漏洞很多。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逝。这一年,赵匡胤34岁,年富力强,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14岁,马上成年。所谓的可能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根本经不起推敲。

“金匮之盟”公布于世的历史时间,同样非常可疑。赵光义迫切需要这份遗诏的时刻,分明是宋太祖刚刚驾崩的时刻。那个时候,如果这份遗诏公布出来,赵光义岂不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而历史上这份遗诏出现的时刻,恰恰是在赵光义登基的第六年。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在六年时间里面,饱受世人议论和猜测,非议皇位的来路不正?
因此,赵光义在登基第六年公布“金匮之盟”,实有欲盖弥彰之嫌,无异于画蛇添足。“金匮之盟”存在诸多疑点,无法自圆其说,而且并无诏书实物留世,非常可能是伪造的。
从“金匮之盟”的造假看“烛影斧声”存在的可能性
既然“金匮之盟”是伪造的,那么足以证明赵光义的做贼心虚,以及皇位来路不正,从而提高了“烛影斧声”的可信程度。

北宋神宗时期的和尚释文莹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了“烛影斧声”这件事。虽然这本著作是野史,然而该书史料详实,下笔严谨,历来认为有一定可信度和史料价值。后来,李焘在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时候,引用了释文莹的这段记载,加强了这件事的可信度。
根据释文莹的记载,公元976年10月20日夜里,突降大雪。宋太祖有点心绪不宁,于是召弟弟赵光义入宫饮酒,以此排解心中的不快。几杯好酒下肚之后,兄弟两人把宦官和宫女全都赶出了大殿。可能兄弟两人有要紧的事要商议,旁人也就退守在大殿的门外。

旁人透过屏风,看到大殿之内,烛光摇晃,人影散乱。夜近三更,殿门外的宫人们睡眼惺忪,隐约听到殿内有声音,好像是玉斧撞地的声音,宋太祖说了一句:“好为之,好为之。”然后就悄无声息。过了一会儿,传出宋太祖已经驾崩的消息。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了赵光义继位的过程。宋太祖驾崩之后,宋皇后连忙让宦官王继恩去把皇子赵德芳召进宫来,以便继承皇位。可是王继恩却是回忆起太祖生前已经有意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于是王继恩自作主张,没有去找赵德芳,反而去赵光义那里通风报信,让他赶紧入宫。

赵光义跟着宦官王继恩入宫。宋皇后听到一阵脚步声,急忙问道:“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是晋王(当时赵光义的爵位)来了。”宋皇后听后,非常诧异,内心一万只羊驼路过,可是毕竟宋皇后也不是等闲之人,自知大局已定,于是马上服软:“我们母 子性命,都在官家手上了。”这个“官家”就是宋朝对皇上的称呼。宋皇后这句话一出,也就是默认赵光义继位的事实,放弃了反抗的准备。赵光义则是顺理成章地说道:“共保富贵,不必担心。”
《涑水记闻》的记载,把责任推到了宦官王继恩的头上,让人感觉是王继恩自作主张,私自违背了宋皇后召见赵德芳的命令。那么我不禁要提出疑问:如果“金匮之盟”确实存在,宋皇后肯定也是知道这件事的人之一,为何她不直接把赵光义召进来继位,而是要召见赵德芳?

一个宦官,他有天大的胆子,在这样重大的事件当中,他敢自作主张?显然疑点众多。
赵光义继位之后,大肆清算宋太祖的儿子。后来赵德昭和赵德芳,全都不明不白地死去。赵光义稳固自己皇权的目的,不言而喻。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金匮之盟”实属伪造,因此可以证明宋太祖乃是非正常死亡,继而可以认为,释文莹记载的“烛影斧声”这一说法,并非无中生有。
宋太祖之死,至今已成千古之谜,估计只有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个兄弟当事人,才能明白事情原委。我们后世只能根据各种史料中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以期接近事实。
感谢观看,欢迎点赞评论,谢谢。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