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不语

编排 | 鱼儿自己

校对 | Later

编者按:【每日看点】是BioNews旗下一档报道生命科学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和热点生物资讯的栏目。希望读者每天读点不一样的,敬请关注!

今天每日看点】的主要内容有:

【1】诺奖风向标,2021年拉斯克奖揭晓!

【2】重大原创性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3】Science特刊,付巧妹团队发文:古DNA系统揭秘人类进化密码

【4】系统总结!钟南山团队为疫情管控策略提出中国方案

【5】复旦大学1名博士和2名硕士因嫖娼被开除学籍!校方回应来了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详细报道:

诺奖风向标,2021年拉斯克奖揭晓!

诺奖风向标,2021年拉斯克奖揭晓!

2011年9月24日,2021年拉斯克奖揭晓。光遗传学领域的三位学者Peter Hegemann、Karl Deisseroth以及Dieter Oesterhelt获得基础医学奖。事实上,这个领域也是近年诺奖呼声很高的一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奖理由是:发现可以激活或沉默单个脑细胞的光敏微生物蛋白,并将其用于开发光遗传学——神经科学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两位mRNA疫苗研究领域的先驱卡里科和魏斯曼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一种基于信使 RNA 修饰的新治疗技术——能够快速开发高效的 Covid-19 疫苗

大卫·巴尔的摩获得拉斯克特殊贡献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生物医学奖项之一。去年因为新冠疫情,拉斯克奖自创立的75年来第一次停发奖项。该奖项共设置三个奖项,分为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特殊贡献奖,每个奖项25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目前,仅有6名华人学者获得这一奖项。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科学界对她在青蒿素这一领域工作的认识,为日后诺贝尔委员会 “指明” 了方向,最终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化学奖,成为中国本土科学家接连获得这两个奖项的 “第一人”

来源 | 深究科学

重大原创性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重大原创性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进步,从遗传杂交育种到分子设计育种,从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到基因编辑技术育种,我们一直在追赶着国际科技前沿。

有没有可能“换道超车”?其实人工合成淀粉的想法由来已久,即使是替代一部分粮食淀粉作为工业原料、甚至饲料,也是对缓解农业压力的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模拟自然作物光合作用,重新设计生命合成代谢过程,设计人工生物系统,不依赖植物种植进行淀粉制造,潜藏着惊人的变革前景。的确这条路线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科学问题复杂,技术路线不清、瓶颈问题难测,但是,科学研究就需要大胆地实践、勇闯无人区。

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的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工作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实现淀粉的人工合成,中科院研究团队通过从头设计反应链,仅用11步,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一人工途径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淀粉年平均产量。经过进一步优化,未来的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未来该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与农业种植相比具有经济可行性,将有可能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基社会。

来源 | 科学大院

Science特刊,付巧妹团队发文:古DNA系统揭秘人类进化密码

Science特刊,付巧妹团队发文:古DNA系统揭秘人类进化密码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1年,长达30亿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壮举,也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巨大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人类全基因组草图发表20周年。值此之际,Science杂志邀请国际上与其相关领域前沿团队撰写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出现后的重要进展,其中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受邀领衔关于古DNA领域的发展以及前沿研究综述。这篇名为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的综述系统梳理了过去十余年来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于北京时间2021年9月24日在Science特刊-《人类基因组发布20周年》上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获取的一些小的古DNA片段,分子古生物学家对古DNA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二十一世纪初期,受益于人类全基因组的发表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古DNA领域开始蓬勃发展。2010年,以人类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分子古生物学家发表了三个古人类的基因组草图:一个尼安德特人、一个丹尼索瓦人,以及一个古爱斯基摩人。至此,古基因组研究新纪元正式开启

来源 | 中科院古脊所

系统总结!钟南山团队为疫情管控策略提出中国方案

系统总结!钟南山团队为疫情管控策略提出中国方案

近日,中国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和孙宝清教授团队发表题为《中国的公共卫生措施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首次系统性整合中国疫情期间的管控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发表,科研团队对中国的社区,企业及个人层面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分享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疫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者认为,疫情早期,中国制定并推广了标准化确诊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PCR检测,迅速确定和包围传染源从而明确主攻方向

同时,为降低传播烈度,在首发疫区武汉果断采取封城策略,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减少疫区间的流动人群。此外,还实施了严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如封锁关口、航空建立熔断机制等)。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方面,把疫情关在篮子里后就要开始定点围剿。将街道和社区根据当地城市规划进行网格管理,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定位到个人

在疫情得到遏制后,研究者称,需要逐步降低管控等级。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为了减少资源消耗,灵活定点分级管理策略逐步替代了应对暴发的高压管理政策。不仅需要提升防疫精准化,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民众日常生产的影响

精准调配国家资源方面,根据疫区态势的严重程度,制定物资划拨的优先级,同时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分类并转入指定隔离定点医院。不仅缓解了暴发初期较大的物资缺口,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解地方生产压力。此外,“一省包一市”等对口支援政策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供给

在密切接触者追踪方面,健康码和行程码系统作为一种便携有效的追踪手段,能够对病例、疑似疫情和传播链从个体到群体进行系统化剖析,从而协助官方调整警戒级别和管控措施。研究者认为,快速追踪、发现、控制传染源,对高风险地区实施精准动态管控,科学地进行全国资源配置,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

来源 | 中国生物技术网

复旦大学1名博士和2名硕士因嫖娼被开除学籍!校方回应来了

复旦大学1名博士和2名硕士因嫖娼被开除学籍!校方回应来了

近日,三张以复旦大学为抬头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在网络引起热议。内容显示,该校两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博士研究生因校外嫖娼被警方拘留,学校依照《复旦大学学生纪律处分条例》给予三名学生开除学籍处分,并以实名的形式在学校公示。

9月24日,复旦大学方针对此事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应称,处理决定是由学校保卫处做出,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且处罚公示的范围只是校内,并没有刊发在网络上,“可以起到警示其他学生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4日下午,微博@复旦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回应学生嫖娼被开除一事,其表示:我们关注到网上关于我校学生因违法违纪被处分的信息,情况属实。日前,根据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依照《复旦大学学生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学校给予涉事学生开除学籍处分,并在校内相关单位公告处分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高度重视校风学风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对学生发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深感痛心,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警示师生,维护学校良好育人环境。

来源 | 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