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有客户问,说你们办大会,怎么都是颁的什么什么“最具潜力私域品牌奖”这些啊,那么风光的千人大会,怎么不整点儿最有潜力IP奖啊,这种打造个人IP的项目超级火,还可以卖钱!

只可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炒作个人IP的业务和我们三观不合,不想染指。我们一向认为,牛B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判断一位企业家牛不牛不是看他拿了多少个奖状,而是要看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过什么样的成绩。是天天在追风口的皮包公司创始人,还是踏踏实实的潜力企业带头人。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可是偏偏某些忙于混圈子拉皮条蹭酒喝……热衷于舔大咖求虚名搞合影的老板们不懂这个道理,之前有鸡汤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跟谁在一起,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才能决定你能跟谁在一起,绝对不会因为你打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IP就能决定的,更不是整天叫嚣打造个人IP的那些假大师伪大咖能理解的!

你身边的所谓人脉资源是否真正能用得上是取决于你做过什么,取决于你的能力,取决于你的段位,取决于你能做什么事情,所以不管你在圈子里把自己炒的多么炙手可热,没有点看家的真东西都只是哗众取宠,这些对你的企业一点帮助没有,一丁点都没有!

以史为鉴,打造个人IP谁玩得最好呢?还是微商那帮人是祖师爷啊,想当年,你走在街上,一块广告牌掉下来,可以砸死三个某某品牌创始人,虽然这些品牌基本上都是三无品牌,都是假冒伪劣品牌,都是经不起查的品牌,都是一搜就网上一堆负面,涉嫌欺诈、产品不合格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品牌创始人,是微商收割机眼中的香饽饽!你要敢参加个微商饭局,那一桌上至少有七八个“什么什么第一人”,豪车红毯,众星闪耀,你以为自己不小心参加了瑶池聚会,遇见了各路神仙?其实还不是一些牛鬼蛇神的画皮而已!

自我封神的本事谁能玩过当年的微商啊,毕竟加个微信,对方大咖就要求你转个999元“大咖结识费”的震碎三观的骚操作,可不是一般地球人能想像出来的。

如今,最热衷于打造个人IP的这帮人已经消失在中国商业的洪流中,除了一地鸡毛的烂名声什么也没留下,而且哪怕有过上亿业绩的一时风光,也从来也没登上过商业主流社会的台面。

那么是打造个人IP这件事错了么?没错,企业创始人的光环是可以给品牌和企业加分没错,但这个光环绝对不是一种吹出来的虚名,造出来的幻影,这个光环应该是一种水到渠成。马化腾、任正非这些人从来不打IP,但是当他们的企业造就辉煌的时候,企业家想藏都藏不住。

我们平时也可以看到一些耳熟能详做得很好的企业,平时创始人很低调不轻易在大众视线露面,如果在某个场合轻飘飘地来一句“我就是***的创始人***”一般的情况一定是全场肃然起敬。

所以让企业赋能企业家远远比让企业家赋能企业更有价值,而且更有长久的价值,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热衷于追名逐利必然难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产品研发、放在企业内部管理、战略优化……等等这些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当然,企业的初始阶段,企业家的个人的故事、标签是可以节约推广费用,能够让企业在实力比较脆弱的阶段获得更多的曝光,给产品增加一点点渠道销路,在做情怀营销时也可以借此获得一点点消费者好感……但是,当这个势头造起来之后,是产品经得起市场检验,服务经得起消费者的检视,品质经得起同行的质疑,这是前提,否则,势头再猛都是虚幻的泡沫。

而且个人IP对于企业与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人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张大奕的丑闻让如涵控股遭到致命打击,李子柒一停更,李子柒品牌的系列产品也开始销声匿迹。

所以品牌与企业最终的发展,一定是淡化个人IP的,比如“老干妈”这个品牌,虽然是以创始人陶华碧为IP原型,可是老太太本人是非常低调的。虽然最早有温度有故事,但是慢慢的大家记住的不是创始人本人,而是这个品牌的IP,是老干妈产品的味道。

所以希望各位企业家记住,一位企业家的主业永远是做企业、做产品,而不是作秀,打造什么狗屁个人IP。

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这些老想着搞什么个人IP的企业家滋养出了那些把他们当韭菜割的IP打造机构和IP忽悠大咖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你想着忽悠消费者,大咖们先割一波你们的韭菜,回来一看,消费者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别老跟大咖们厮混,像陈安之这样的大咖们,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忽悠本身,人家跟你玩就是在打磨产品啊。多想想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搞清楚你安身立命的本钱到底是什么!

初创企业也可以适当搞搞个人IP,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劝您千万要低调,小心驶得万年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前车之鉴那么多难道还不值得警醒么?谦虚与低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出头鸟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