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十分赞同范增“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言论。

诚然,从结果论看来,鸿门宴中项羽拉不下脸面斩杀刘邦确实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大败笔。

然而,如若我们以宏观视角展望,不难发现,项羽的放生实则有太多的不得已夹杂其中。

关于项羽为什么要杀刘邦,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首当其冲的就是刘邦“欲王关中”,企图独占胜利果实。

时值楚军兵分两路 歼灭秦军部众,一支是刘邦领军的西边入秦部队,另一支则是项羽率领的北救赵部队。

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

名垂千古的“巨鹿之战”,正是源于此次军事行动,而“作壁上观”“破釜沉舟”的故事亦让后人叹为观止。

此时的项羽已然拥有一众拥趸,于军中的威信更是所向披靡。

然而,愣头青刘邦却不买项羽的账,捷足先登,率先攻入关中。

因为秦军的主力被项羽牵制,刘邦一路是顺风水水,很快就攻破武关。

他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并昭告父老乡邻未来自己必王于此地。

刘邦“不知天高地厚”的豪言很快就传到了项羽耳中,苦战一年有余,建功无数的项羽听闻刘邦的及锋而试心里自然是颇为愤怒,心里也就此埋下了一颗杀刘邦的种子。

项羽杀刘邦原因其二与“怀王之约”不无关系。

何为“怀王之约”?

简单来说就是:“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项梁死后,傀儡楚怀王上位,对项羽有多依仗的他就对项羽有多提防。

为了巩固政权,楚怀王重用了一大批自己的心腹,其中就包含武安侯刘邦。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项羽于四面楚歌之前一直是要压上刘邦一头的。

然而,此刻的长安侯项羽虽名头上与武安侯刘邦相当,但若按当时的官职来看,刘邦是一郡之长,项羽是一县之长,项羽是要明显低上一格的。

因此,前文中所提及的刘邦先入关中,明面上彰显了他的狼子野心,背后实则是楚怀王暗地里的偏佐与指示。

种种积怨之下,又给项羽的杀心添上一把薪火。

章邯的“洹水之盟”是项羽想要诛杀刘邦的理由之三。

巨鹿之战败北后,戍守漳河天险的章邯仍旧有与项羽联军周旋的余地,然而秦朝的内乱使得自己于朝内最大的支持者李斯被赵高迫害。

自知前景的章邯遂派遣心腹前往项羽军中谈判。

二世三年,章邯与项羽签订约降协定。

作为安抚二十万降兵的筹码,项羽立章邯为雍王,而这雍王的执政领域基本与秦王重合。

是践行怀王之约还是履行洹水之盟,相信项羽在签订协议之时心里就已做决定。

那么针对两个秦王的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便是杀了刘邦。

既然杀刘邦已然成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题中之义,那么为何项羽最终还是没有于鸿门宴如此绝佳时机痛下杀手呢?

项羽与刘邦的同袍情谊是重要原因。

二人曾并肩作战于外黄,陈留一代。项梁战死后,联军陷入被动局面,正是在二人的密切协同之下,领军方才得以安全撤回彭城。

鸿门宴上,二人的袍泽之情虽无直接搬上桌面,但从言语之中也可窥得一二。

刘邦如此说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旨在唤起项羽对往事的追忆。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的回应虽很委婉,但也将自己的犹豫,骑虎难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对于项羽来说,不杀刘邦也是政治上的必然选择。

收并章邯的二十万降军之后,七国联军的规模再上层楼,一举突破六十万人。

作为领导者,项羽最亟待考量的是如何预防这大批降军里应外合借机哗变。

于是乎,项羽选择了最直接的办法,坑杀二十万大军。

然而,这桩灭绝人性的惨案,虽在表面上统一了入关灭秦的战线,但里子里的利益分配指挥协调等问题上仍旧纷争不断。

此时,胁迫刘邦交出关中地区的统治实权便成为了保存实力、整顿军心的最优解法。

最后,诛杀刘邦并不利于项羽日后推进天下分封,树立天下共主形象。

杀掉昔日同袍,激化矛盾不说,重情重义的人设自然是立不住了。

放过刘邦,楚军内部则会空前团结,自己善于化解矛盾的智慧与宽容大度的胸怀也会广传三军。

对于鸿门宴上“东向坐”,对未来天下霸主地位当仁不让的项羽来说,这场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筵席正是塑造英雄“言之不出”形象的绝佳时机。

综上所述,如若单一的以妇人之仁,刚愎自用的标签来定义项羽鸿门宴上所谓“优柔寡断”无疑是片面刻薄的。

当然,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如若早已知晓最终结局,项羽的选择或许就未尝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