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强调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各环节融合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大棚的出现,不但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劳作,还提升了效率、增加了产量,是农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

赛达科技智慧农业大棚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涉及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浇灌、摄像头、通风/遮阳控制和水肥一体等设备,全面覆盖大棚农业作业的环境参数,帮助用户精准把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实时感知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智能物联网设备 随时了解情况

通过安装于指定监测点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空气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等相关数据,并通过传输层经由智能网关实时传向监控中心,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随时随地了解大棚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可视化平台应用 提高管理灵活性

通过物联网平台,用户既能全面地获取大棚监测的各项数据,也能清晰地查看环境场景,大大提高了管理控制的灵活性。

当客户需要查询历史数据时,在系统输入查询条件,即可看到该范围内的指标变化情况,以曲线的形式输出,观看更明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智能联动控制 生长过程精确调控

当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与标准值对比超出临界范围时,控制器将自动启动相关硬件设备对作物生长环境增温、灌溉、通风、卷帘加减光照辐射,精准把控湿度、温度、水分,更好控制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单位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联网设备

土壤湿度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分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无需多言。而藏于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能直接监测根部水分,一旦植株缺水,则可以通过物联网系统向灌溉设备发出灌溉请求,湿度达标时停止灌溉,实现自动控制。

二氧化碳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生成养分和氧气,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产量的提高。

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用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低时,可通过物联网系统启动二氧化碳产生设备,提高浓度;也可以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启动风扇,降低浓度,避免产生过多有害物质。

温湿度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湿度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境指标,不同温湿度对作物生长有巨大影响。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湿度数据,当温度及湿度异常时,会向管理人员报警,以便及时开启相关设备,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智慧大棚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