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在北京召开,方方和张抗抗不在名单之列。司马南又开始做文章了,冷嘲热讽“携手进退的两位著名女作家好像名单里没看着。是我眼拙呀,还是真的没有出现在名单里?”
司马南似乎失忆了,只说方方和张抗抗而不说莫言。莫言与贾平凹都出席文代会,而且在主席台第二排显著位置庄重就坐。司马南又被打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司马南曾经说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你趁早歇笔吧。作协主席铁凝大姐,你要写不出来,也别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南说方方的作品平庸,对莫言更是嗤之以鼻,“莫言的水平还是略高于方方的水平,但尽管如此,就算在厕所,我还是读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莫言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获奖以后,一直都是处在巨大的争议之中。在有些人看来,莫言的作品来“抹黑”、“诋毁”、“仇视”中国的,获奖好像变成“崇洋媚外”的罪状了。
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司马南,特别痛恨作家,莫言方方贾平凹阎连科蒋方舟等等,在司马南眼里可没什么正能量。
司马南说,“今天全民写作时代,互联网时代,某些人其实已经严重落伍,却端着一个架子以精英范儿居高临下看待老百姓,有的人吃着皇粮,拿着俸禄,骂骂咧咧,常常写出错误的甚至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作品。”
司马南眼里的作家已经严重落伍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强调作家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在司马南看来,作家就是要讴歌伟大时代的,还痛斥逆时代潮流作家良心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南对批判作家的标准是道德批判和政治审查,批评人家不是为土改翻案就是小黄书作家,作家好像只有当传声筒才不会犯错误。写出“纵做鬼也幸福”的王兆山,可能就是司马南心目中的完美作家了。
什么是逆潮流作家?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不是逆潮流作家,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不是逆潮流诗人。
司马南据说是已故北京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女婿。马未都在《作家刘绍棠》一文中说,“一九五七年,二十岁的刘绍棠不知深浅地写了些批评文章,加之又写了两篇有人不乐意的小说,一九五八年乍暖还寒时刻,他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一去二十年。”
刘绍棠也是逆潮流作家,不知道司马南如何评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南似乎忘了,毛主席说:“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
莫言认为,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贵的素质。
在莫言看来,“如果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个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
“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
作家与文棍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南讲文学基本上就是一个笑话,戴帽子揪辫子打棍子,这是司马南最常用的三板斧。司马南写过正儿八经的文学批评吗?上纲上线无情打击,裹挟民意制造对立,为了流量没有底线。
司马南是江湖老手,擅长网络炒作,擅长网暴动力,正如王小东所说的,“一两个大V挠着网民痒点的一带节奏,立马千百万网民扑上去撕咬。”
莫言可以说是被网暴的一个典型,有人甚至造谣称莫言被“中国作协、权威机构和央媒正式将莫言踢出中国百名作家之列”。
事实情况正好相反,官方一直都在支持莫言,正如人民日报所言“他还是中国的莫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球时报旗帜鲜明指出,“否定莫言的文学实践,是对党的文艺政策的否定和曲解。网上的一些暴戾言论和个别人的做法,不利于社会文化建设,给思想界和学术界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应该引起文化部门的关注,网监部门应对类似围殴文化名人的“言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清除。”(《莫言还是莫言》)
可笑的是,司马南居然还煞有其事要让莫言歇笔。今天,莫言参加作代会还当选副主席,有力回击那些摇唇鼓舌者。司马南偏偏视而不见,又拿方方和张抗抗说事,司马南还是趁早歇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