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那天,他看着眼前个头矮小、发育不全、没有文化、面容丑陋的新娘,忽地心生悲凉,积聚已久的委屈一下子迸发出来。
他趴在床上哭了一夜,随后离家出走,一生没和妻子同房。
他就是文学巨匠鲁迅。
鲁迅
01.
鲁迅的童年是很幸福的。
1881年他生于一个大户人家,祖父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中过举人和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知县。
鲁迅年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自己的保姆长妈妈。
长妈妈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迫害的愚昧而善良的女人。
虽然她踩死了鲁迅的隐鼠,让鲁迅很生气,而当她在请假回来时,把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举到他眼前时,鲁迅心里的芥蒂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对于鲁迅的爱好,别人都不以为意,只有长妈妈记在心里了。
鲁迅的祖母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她性格隐忍,宽厚仁爱,鲁迅常常在院子里的树下听祖母讲民间故事,沉浸在故事中,听得入了神。
最开心的莫过于去外婆家了。
在《社戏》中,鲁迅讲了自己儿时看戏的经历。
到外婆家后,由于外婆住的村里没有唱戏的,需要到邻村去看戏,鲁迅就和小伙伴坐船过来,提前在地里摘一捧豆子,在船上煮着吃,亲力亲为的劳动,觉得豆子特别好吃。
摇橹的欸乃声,吃豆子的快意,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戏并不好看,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了,鲁迅喜欢的是舞刀弄棒,最后只好失望地返回去了,而那一番经历,却已经刻在记忆里了。
鲁迅的父亲极有才华,母亲豁达开通,他的童年是在快乐和幸福中度过的。
11岁的时候,鲁迅来到三味书屋开始读书。
刚上学一年,祖父就因故入狱,父亲又身患重病,一家人不得不去乡下避难,而年仅12岁的鲁迅不得不在当铺中往返,一次次为父亲抓药。
一向生活无忧的鲁迅,似乎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受尽白眼和冷落,尝尽生活的辛酸。
三年后,父亲去世了,家族里的人开始分家,而分给鲁迅一家的财产极少。
倔强的鲁迅坚决不签字,以致受到亲属的冷嘲热讽、责备和训斥,让他更觉人走茶凉,世事无常。
年轻时的鲁迅
02.
值得庆幸的是,鲁迅对知识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
从故乡的三味书屋,到南京的水师学堂,县考中榜后,他找个借口放弃,却东渡日本,继续求学,不但学习了医学、文学、篆刻、书法、绘画,还精通多门外语。
25岁时,他正在日本求学,忽然接到母亲的来信,声称自己病重,让鲁迅即刻回乡。
当他匆匆忙忙赶到家中的时候,却见家里张灯结彩,正在热火朝天地筹备他的婚礼,而妻子,则是他未曾谋面的朱家小姐朱安。
对于这位妻子,他一直是不满意的,朱安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没有文化、裹脚,与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的鲁迅简直之别。
天地
尤其新婚之夜,当鲁迅揭开新娘的盖头,看到的是一张蜡黄的脸,丑陋的面貌,发育不足的瘦小身材,他伏在床上痛哭了一夜,三天后就回到日本,从此对朱安只尽抚养之责,没有夫妻之意。
即使后来他将母亲和妻子接到北京居住,他和妻子的关系也形同路人。在饭桌上,他们都极少说话,各自默默低头吃饭后,一个,一个在厨房打扫。
写作
为了减少对话,在鲁迅的屋子里有一个敞开的箱子,箱盖则放在朱安的屋子里,鲁迅将自己换下来的脏衣服放在箱子里,用白布盖上,朱安则把鲁迅需要换洗的干净衣服放在箱盖上,也用白布盖上,每天各取所需,不必言语。
鲁迅把追求自由爱情的梦想,都寄托在小说里。他的小说《伤逝》中,主人公涓生是一个从事文学写作、思想开放的人,他爱上了有思想有文化的子君,并大胆追求。
涓生在得到子君后,却失去了最初的热情,最终做出了分手的决定。
子君回到了家乡,郁郁而终。
此时涓生才发现,他的生活,因子君的离去,人生已经没有了意义。
涓生背负着良心的折磨,而鲁迅又何尝不是。
面对没有感情的妻子,自己又不能做出违背良知的决定,不能离婚,不能再婚,即使有一个相知相爱的人,也时时刻刻都在遭受折磨。
上帝给了他绝世的才华,却又封堵了他情感的大门。
和许广平相爱后,鲁迅不敢让她抛头露面,即使朋友来拜访,他都会叮嘱她不要下楼。和朋友吃饭,他也不会带着她同进同出。
他渴望爱情,又深受道德的束缚和压抑。
他可以痛斥封建一切的恶俗,却无法背负良心的债务,无法对妻子开口说不。
朱安,这个同样深受其害的女子,又哪里做得不对呢?
她孝顺婆婆,任劳任怨地侍候自己,即使夫妻有名无实,她也从无怨言。
03.
许广平是一个富家小姐,有着极其显赫的家世。
她的先祖是广州最大的盐商,富甲一方,曾为朝廷剿匪立下汗马功劳。
许广平祖父的兄弟中,10人中举,出过3个进士,成为当时的美谈。
祖父官至内阁学士,是慈禧的心腹。
许广平的父亲则是一名开明绅士,他允许许广平从小读书识字,做自己喜欢的事。
许广平是一个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的新时代女子,比鲁迅小17岁,她腹有诗书,是鲁迅的学生,有魄力也有能力,担任着《醒世周刊》的主编。
当鲁迅在中山大学任教时,她担任助教,还负责广州话的翻译工作。
他们有过如火如荼的恋爱,有过刻骨的相思,仅书信就有一百多封。这些书信后来被整理出版,命名为《两地书》,书中收集了135封书信,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鲁迅深情地说,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他们有共同的理想抱负,有共同的爱好追求。许广平理解鲁迅,更是他的得力助手。
同居后,为了鲁迅,许广平甘愿陪在他的左右,洗手作羹汤,帮助他抄稿校对,成了鲁迅的贴身秘书。
鲁迅喜欢彻夜写稿,许广平就早早地起来做早餐。鲁迅休息后,她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儿子周海婴出生后,家里更加温馨,而许广平的工作也更加多了起来,她却毫无怨言。
在她心里,鲁迅既是丈夫也是师长,她爱他,尊敬他,甘愿为他牺牲。
04.
和许广平生活的10年,也是鲁迅作品最高产的10年。
这个20世纪的文化巨人,即使在生命结束的前一天,依然在伏案疾书。
他的散文、杂文、小说,像一面时代的镜子,揭露了人们生活的现状,又娓娓道出其中的利弊,指明一条泛起曙光的道路。
他还翻译外国文学巨著,为新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鲁迅极其博学,他像一本百科全书,在各个领域游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他像火炬,指引和照亮前方的路,让后来者冲破牢笼,走向新的人生。
他是中国的民族之魂,被称为“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他始终紧握手中的笔,引领人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鲁迅和许广平
他的爱人许广平,被敌人抓进监狱后,经受了严刑拷打,在狱中90多天,受尽折磨,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字。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不但负担着朱安的生活费用,还整理了鲁迅生前的作品并出版。
这套鲁迅全集,共10册,收集了《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经典作品。
这位文学巨匠,被誉为我国文化之母,他的作品,诙谐幽默,又真实自然,于平淡的叙述中揭示深刻的道理,是国之精粹,也是无价的宝藏,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值得一读,一旦错过,将是此生的遗憾。
资料来源:博雅人物网,许广平,越秀区人物,公元1898年-1968年,鲁迅的第二任妻子;
百科;
澎湃网:.鲁迅诞辰140周年,内山书店旧址将打造为纪念书局;
沈阳日报:鲁迅的婚姻生活;
鲁迅作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