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政策与群众的桥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江阴创新方法,从小切口入手大主题,用短平快的语言“线上+线下”同频宣讲,将党史内容、党的创新理论与艺术创作、文化体验有机结合,让群众融在其中、学在其中,让党史学习教育抓人心、接地气,更具实效。

“全会精神很重要,百年大党创辉煌,十条经验要记牢,要记牢!”走进长泾镇泾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吸引了不少村民。上官云珠艺术团的演员们带着新鲜出炉的“三句半”节目《六中全会喜讯传》,将热气腾腾的宣讲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舞台上,演员们敲着锣、打着鼓,演得绘声绘色;舞台下,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苏军磊说:“这种新颖的方式能让我们深刻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也激励我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上官云珠艺术团负责人刘亚敏介绍,“三句半”作为民间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因其押韵、同调、诙谐的风格,在江阴各地颇受群众喜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她第一时间就琢磨全会内容,将“十个坚持”“两个确立”等核心内容用朗朗上口的语言贯穿于节目之中。近两个月来,她们带着快板、秧歌舞走进长泾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论宣讲离不开阵地建设,在江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辐射全市,与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成了“1+19+267+514+N”的理论宣讲网格,构建起市、镇、村三级理论宣讲体系。

作为理论宣讲的主阵地之一,去年年初投用的“理响江阴”学习驿站已开展300多场宣讲活动,超3万人次走进驿站,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随着“理响江阴”品牌的全面打响,“理响江阴”青阳驿站、新桥驿站相继建成,235个农家书屋也积极整合各自资源,“变身”家门口的红色充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这样细密交织的网络,大众化理论宣讲延伸至城市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走到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讲活动与文艺表演相结合,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更受群众喜爱。

“对我们这些票友来说,用锡剧讲党史更亲切也更有感染力。”月城镇居民黄达丰不但自己爱听戏爱唱戏,还积极发挥个人所长,走进全市多地表演原创小戏《走好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

月城镇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特色与优势,用好“红色先锋”“百姓名嘴”“梨园雅韵”三支队伍,常态化开展“唱响红色小戏 传承红色基因”活动,通过文艺轻骑兵送演、锡剧大舞台展演、村(社区)巡演等方式,全方位营造老百姓听红戏、看红戏、唱红戏的氛围,让红色精神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以来,各地宣讲队伍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面对面宣讲、互动式宣讲4000多场次,惠及50多万人次。

在“理响江阴”品牌的引领下,各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在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仅如此,我市一直致力于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在发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广泛开展理论知识有奖问答,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并创作了广播剧《东进风云》、系列微纪录片《百年红色印记寻访》等线上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理上往来”,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