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始终是北宋皇室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而立国,却并没有结束乱世局面,中华大地还是处在分裂状态

直到赵光义即位后,南征北战,使周遭国家臣服的臣服,灭亡的灭亡,才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中原大地的大一统却缺少了一块重要的拼图,那就是“幽云十六州”。

为了收复此地,宋太祖多次起兵攻辽,无奈有心无力,战者皆败,只能被迫采取防守政策。

为什么赵光义这么急着收复幽云十六州,看看它有多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就知道了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这块地盘自古以来就属汉人政权所有,到了宋朝怎么成了辽国的了呢?这还要从唐末节度使之乱说起。

当年李存勖平乱立国,仍用唐为国号,历史上称为后唐;后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因为势单力薄,向契丹求援,答应事成之后划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就这样,幽云十六州归了辽国。这一划在石敬瑭看来没什么,可就是让北宋头疼了。

本来这块地方并不起眼,甚至在宋朝以前,从未成为中原王朝的战略重地,怎么会被宋朝看得如此之重呢?

早在唐朝时,统治中心已经由关中转移到中原地带了,北宋立国后把都城设在了开封,这里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皇都将时刻受到辽国铁骑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以见得?契丹人把幽云十六州划入版图后,自此辽国疆域直接扩展到长城沿线,这就意味着辽军铁骑从幽云十六州一路南下,不需要几日便可直抵开封城下,而开封又是一马平川之地,毫无防守可言,到时辽灭宋如探囊取物

赵匡胤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特意在边境设府积财,招兵买马,就是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是他半路驾崩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他弟弟,宋太祖赵光义。赵光义也确实有才能,即位后一统中原,可他终究还是小看了辽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光义自然也意识到开封时刻受到辽军威胁之下,但他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收复幽云十六州,这样方为两全之策。

他本以为收复此地轻而易举,就像随手灭掉北汉一样,没想到的是几场战争下来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宋朝自己却被打自闭了,直接给辽军整出自信心了,从此宋朝再不敢北望,算是彻底放弃了幽云十六州。

既然打仗打不赢,那就避其锋芒——迁都!

如果要迁都,洛阳是最好的选择,早在唐朝,洛阳就繁华的不像话,当时都城长安的漕运出了问题,南方的粮食想要运到长安,就在在洛阳下船,再通过陆地运到长安。于是,洛阳就被立为陪都,繁华程度堪比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迁都洛阳将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让这个计划一拖再拖。最重要的原因是洛阳经过五代十国的动乱,城池被毁了又毁,北宋想要迁都,就必须先把洛阳城给修好,这对刚立国不久的宋朝来说,是个不小的开销。加上宋初的南征北战,好不容易统一了中原,国库本就空虚,这时想要建城,无异于天方夜谭。

而这,仅仅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宋朝的根基都在开封府,迁都工程量将是巨大的,而且有的官员会因为水土不服等理由拒绝迁都,强制迁都可能会导致朝廷上下不能齐心,总之,有很多原因导致宋朝迟迟没有迁都。

既然收复不了,也无法迁都,而皇城之危迫在眉睫,总得想一个法子应对吧;既然北方屏障沦落他手,那就在边境再造屏障

宋仁宗时期,丞相吕夷简就提议在太行山与黄河之间,修筑大名府,以此为防线,企图阻止辽军铁骑直捣黄龙,可是人力终有限,怎会比得过燕山天然的防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大名府的阻挡效果远不如山势之险的效果好。

幽云十六州的失去,使华北平原直接暴露于北方游牧民族铁蹄之下,从此为北宋埋下了亡国的种子。谁能想要,堂堂北宋王朝,命运却直接被这样一个地方所决定,这也是宋朝所独有的特点,之后的王朝却并不会受制于此。

元灭宋以后,版图堪比半个亚洲,燕山以北,一直到北冰洋沿岸都是元朝领土,自然不会受到威胁,而明灭元以后,直取元大都,蒙人逃往北方大漠,顺利收回燕云十六州,自然也不会有威胁。

所以说汉人王朝真正收复幽云十六州,实则是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