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府和各主管单位支持下,上海港将成为继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后,全球第三个拥有LNG加注能力的港口,也是全国首个拥有LNG加注能力的港口。随着原油价格上涨、碳排放与环境制约下, 新能源商业化发展前景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4日,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消息获悉,上海港将成为中国首个拥有LNG加注能力的港口,预计3月中旬将有首个新型燃料加注业务落地。作为临港新片区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

《条例》第十七条提出,“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经批准,可以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气等新型燃料加注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克拉克森,全球LNG再气化总产能

基于上述短讯为背景再来分析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灰犀牛事件,未来新能源发展或会迎来全新的,更具有商业价值的投资可能。在流行全球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管控限制下,美国原油产出有限,至今仍未能恢复至疫前水平。且这个状态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持续了一年的航运大堵船也在继续排队,运费暂时处于平台期,而目前美西码头工人合约即将在今年六月份到期,面临新约谈判,如若谈判不畅,或会发生大面积罢工时间,接连引发美西码头关闭风险,会带来更严重的堵船事件。

在另一边,作为原油等干散货出口大国之一,俄乌危机不断升级发酵让原本供不应求的原油市场吃紧,或再次刺激油价上涨。大多数航运公司担心战争打响,不得不将绕弯,减少停靠黑海港口,改变航道从而影响交货周期。甚至预防受俄乌危机影响而中断燃油供应,近期原油查询量飙升,试图提前储备下半年节点所需资源...一大串因素影响下,油价、钢材上涨无法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目前,国际原油已经历8连涨,如果真的因地缘局势因素导致原油价格再次上涨,全球通胀速度将被激增,燃料依赖进口为主的欧洲等国家生活质量下降。中国受的影响不大,但以燃烧柴油为主的内河航运会面临运输成本上涨,接连影响致使国内生活成本增高。

当前,距离碳达峰目标达成仅剩8年时间。而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交通运输仍依赖石油与柴油供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LNG概念,国家早在2009年就推动LNG应用,但奈何LNG知识普及度不高,大多数人群对LNG的印象仍处于极危险易燃品的认知当中,接受力不大,市场小,发展并未达到商业潜力。

面临碳排放压力,交通运输部推出相应政策鼓励新能源应用,一些利好政策也着实带动新能源运用。以内河航运实验运行,单过闸无需等待、减少税费征收就让使用新能源的船东收益远远高于普通船只。当前,新能源相关技术运用尚未成熟,基于多方面影响下,LNG在未来短时间发展机遇上升,随着环保要求提高以及打造长江、西江"黄金水道"等布局的提出,水运行业应用LNG迎来发展机遇期。在海运方面,如上述短讯,上海港成为中国首个拥有LNG加注能力的港口,而我国水运行业经过40多年发展,世界十大港口占其七,航道总里程世界第一。经上海港率先示范,LNG商业潜力无法估量。

国内在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定、船舶技术、补贴政策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行业发展的体系规范已较为完善,随着低碳航运、绿色航运等环保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动,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内河航运的数字化发展也必然走向绿色、清洁、高效。

部分数据参考:克拉克森、国际船舶网、中国水运网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整理,欢迎在评论区发言讨论,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告知!
船旺/船旺国际:内河航运找货找船找船旺,提供东南亚仓储物流、跨境物流、国际海运等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低成本的专业国际物流服务,商务合作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