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青田县特色茶产业及茶产业工作的推进情况,近日,丽水学院“习茶悟道”团队在青田县黄寮村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茶产业调研活动。从企业发展现状、企业文化、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于万春茶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有了深入了解。
经历三十年风雨,万春茶业有限公司在青田当地属于竞争力强大的茶种企业之一,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团队到达黄寮村茶产业基地后,与该基地负责人进行了接洽。负责人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丽水目前的绿茶品牌分布情况,然后就万春茶业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除此之外,队员围绕企业文化、品牌营造、营销策略、战略定位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其中,同学们提出关于品牌营造方面的建议尤为成熟。成员还针对企业万春茶叶的推广宣传及未来规划展望等问题,根据自身经验给出一些合理适当的建议,负责人表示十分赞同并表达出同本团队友好合作的意向。
随后,在农产品知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团队成员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教授王校常共同探讨未来茶产业与数字化。教授对浙江茶产业现状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强调了未来浙江茶产业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自然选择。数字化对茶全产业链生产过程发挥着多重作用,通过茶叶质量溯源管理平台实现茶叶生产全流程的质量追溯,手机扫一扫就能快速了解到此茶叶加工的“前世今生”,保障上市产品安全可追溯。盈元农场数据中心平台的展示,吸引了在场的大量目光,数字化的网络数据建设使得茶园信息一目了然。
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带领团队走进茶叶生产车间,参观茶叶采摘后具体的处理流程。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们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后进入车间。负责人依照车间加工流程,对每一项环节的机械、运作进行详细解说,解决疑难困惑。茶叶从原材料入口进入车间后,需经过摊青、萎凋、杀青、摊晾、烘干等工序,再经过包装验收后出厂。一道道工序,无不体现着工作人员对茶叶精细加工的用心和细致。
最后,团队跟随基地负责人的脚步,到实地茶园进行实地勘察。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我们的茶园是不用农药的,而是养鸡养鸭除草吃虫。”茶园内操作道、排水沟、蓄水池等配套齐全,通过养鸡吃虫控草、黄板色诱、灯光诱杀等方式,灵活使用化学农药,坚持走有“鸡”生态循环农业道路,绿色安全。此外,企业也紧跟数字化产业发展的潮流。目前,万春基地智慧茶园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可视化管理,园内设有管理监测系统,对光照、温湿度、雨量等小气候的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终端进行实时观测,数据分析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茶园土壤监测和灌溉系统对土壤指标土壤肥力、含水量、pH的实时采集,有利于指导农场管理者对茶苗进行灌溉和施肥。茶园借助数字平台,有效保障了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效率和人力成本。通过此次实地走访以及聆听负责人的讲述,团队成员对生态茶园治理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认知。
本次调研引发了团队的思考,如何将一个好的品牌打出品牌效益,唱响品牌价值仍需要联合互联网的力量,在数字化时代发挥最广泛的作用。针对万春基地当下发展存在的口碑不足、销路受阻、低机械化等问题,团队提出了茶文旅融合下的发展之道。茶叶既是生态资源,也是文化资源。万春茶园所特有的生态循环模式在丽水独树一帜,应充分利用生态特色,发展有机循环道路,推动生态茶产业与旅游服务业融合,可结合青田地域文化打造户外研学课堂,通过多学校、多专业支教组成员协同配合,融通人文、自然等学科,为当地小学生打造茶文化科普、自然科学的知识平台,增强其乡土、乡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可打造田园观光体验,提供农耕操作、农业采摘、茶园游览等体验活动,使“文”与“旅”多层次、全方面的融合,交织成黄寮村中丰富而有内涵的茶文化体验。
现有的茶产业和文旅宣传方式仍有不断创新的可能性。可以借助新媒体,通过新闻传播、团队平台推广、文创产品打造等加强青田御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度;可以通过举办小型茶文化节、文娱活动,增加乡村知名度,吸引游客观光和文化投资;同时结合自身生态化、数字化特色,增强品牌建设,打造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团队也将继续充分挖掘利用乡村本土的特色农旅文化、茶业等资源助力本土农企,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在热情淳朴的黄寮村领略独特乡村风景,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美好乡村乐章,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砥砺成长!(作者:姚郦雯、张欣怡、何小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