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古代志怪集中都掺杂一部分非志怪故事,大多都很有趣,下面摘录几则。

一、四川某乡绅只有一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他从小就不喜欢这个孩子。儿子渐渐长大,性格孤僻怪异,被乡绅赶出了门,落魄潦倒,几乎无法生活。乡绅一直到了七十多岁,再也没有其他的儿子,有个朋友就想劝他们父子和好。

乡绅子也想回家,对劝和的人说:“我没有大过错,只是父子合不来,现在父亲已经年老,我也想回去侍奉他。拜托叔叔多为我说说好话。”朋友把乡绅子的话传到他父亲那,乡绅却不同意。朋友百般劝解,最终总算同意了。

父子相见那天,气氛非常好,大家都很高兴。乡绅摆酒庆贺,席间儿子给父亲敬酒祝寿。乡绅对儿子说道:“今天我们父子团圆,是你这位叔叔的功劳,你要先敬他。”朋友推辞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杯子还没离手,忽然表情痛苦,摇摇欲倒。还没等众人上前搀扶,杯子落地,人也倒下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绅产生了怀疑,大声说道:“一定是这逆子想杀我,却杀了我的朋友。”呼喊众人把儿子绑起送官。儿子在官府辩白说:“酒是刚买来的,杯子是父亲家的,斟酒的是仆人,我就是想下毒也没有办法啊!”

县令也无法决断,只能把乡绅子长期关押在狱里。这件事我是听梁使君说的,他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二、陈太守是福建人,十八岁时还在田间锄地。他父亲是县里的衙役,有一天被县令责打,回来后就怒骂儿子。陈太守小声问母亲:“县令是什么人,为什么敢打我父亲?”父亲听到后,从床上跳起,接着骂道:“你这个蠢奴才,县令都不知道,他能打我是因为读书做了官。”

陈太守说:“读书有什么难?你也没让我读啊!”当晚他就去邻居家借书,从此边种地边读书。后来又拜了老师学习写文章。第二年考秀才的时候,小吏嫌他穿着破烂不准入场。陈太守面见县令,请求当面测试。县令出了一个题目,他一挥而就,得到县令的赞许,成了秀才。后来考中孝廉,会试连捷做了太守。

三、宣城梅某,在乡试(省级考试)的时候本来已经拟定中榜。他的一个亲戚是千总,在这次考试中负责考官的物资饮食调配。他在堂下听说梅某中举,高兴地笑起来。主考大人自诩疾恶如仇,他对梅家有所耳闻,是个巨族。看到千总在堂下偷笑,怀疑梅某作弊或有什么关节,于是把他的名字删掉。

三年后,梅某再次考中,在往榜上填名字的时候,一个当地的官员想起上一次他落榜的原因,就和旁边的人低声议论,并且也笑起来。这次的主考又认为有什么内幕,梅某再次落榜。

又过了三年,梅某改了名字报考,文章再次被选中。又是在上报名字的时候出了问题。一个看门的小吏在考场服务了二十多年,梅某的事情他全部听说,也知道他的新名字。听说梅某终于中榜,惊讶地捂住嘴。考官又产生怀疑,把梅某摒弃不用。

最后,梅某在下一次科考终于中榜,但是晚了九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佛在心不在口,经在义不在文,所以“念”字是心字底。世人喃喃不休,其实那是读佛,不是念佛。

曾经有个老妇人终日念佛不休,一个小男童在旁边连着呼喊婆婆,老妇人生气地说:“为何事不断地叫我?”小童说:“你为了何事不住口的叫弥陀?”

今天的几个故事都出自《集异新抄》,网上对其作者的介绍很少,只有一句话:[明]佚名、[清]俞凤翰。我理解为清代俞凤翰整理了明代无名氏的故事集,又加上一部分新故事编撰而成。念佛这个小故事我在别处看到过。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佛在心不在口,经在义不在文”,我也不相信天天念佛就能去往极乐世界。唉!反过来想想,只要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宗教的共同点是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念佛还是读佛,冷暖自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吧!

五、某太守主政湖州,廉洁清正,明察秋毫,没人敢欺骗他。某日有个胡僧来陈诉,他从海外来到这里,在某处山脚捡到一个包裹,里面有三百两银子,还有带着姓名的账本。他在捡到包裹的地方等了几天没有人来寻找,于是想交给官府。怕说不清楚受连累,所以到处打听清廉明察的官吏,人们都说湖州太守就是这样的官,所以送到这里来。

太守很高兴,把包裹放到官库,贴出告示寻找失主。太守喜欢胡僧的高洁,想把他留在府衙,僧人说:“我如闲云野鹤,不适合留在这里,银子已经安全,我也该离开了。”说完飘然而去。太守更加敬重他。

三个月后,有个商人前来认领失物,他自称是楚地人,到杭州做生意,不小心遗失了包裹,所说的和账本完全相符。商人拿到银子后,千恩万谢,却找不到那个僧人,就到处宣扬僧人的善举,一时满城皆知。

两年后,太守去杭州办事。那个商人在马前拜倒,自称已经在杭州租了房子,生意很有起色。他把太守请到家里宴饮,席间必然多次提到胡僧,商人一再表示想当面感谢。

又过了几天,太守在街上看到了胡僧,正持钵乞食,看到太守就要躲开。太守赶快命人拉住,带到商人家里。这件事由此传遍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杭州乡绅要募捐盖一座大寺庙,缺少一个值得信任的主事人,大家想到了那个胡僧。

胡僧并没推辞,先是去湖州拜访了太守。太守捐赠一百两,又帮助推荐宣传,在湖州筹集了一千多两。他回到杭州后,楚地商人率先捐银三百两,并说道:“这些银子本来就是大师的恩赐。”募捐到一万两的时候,开始购买建筑材料。

楚地商人说自己家乡木材多而价格低廉,自报奋勇带路。他把家产收拾到几十口大箱子里,让老仆人看守,自己轻装上路,跟随胡僧。胡僧又说自己带着这么多银子怕遇到强盗,向官府申请了二十个士卒带着兵器护送。一行人郑重离开杭州,市民夹道相送。

几天后船到了扬子江,正赶上端阳节,胡僧买了酒菜招待护送的士卒,一船人都大醉睡去。早晨,胡僧和商人都不见了。那些银子也全部被带走,只遗下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把利刃。

士卒们返回报官,到商人家里搜查,那些大箱子里都是砖瓦石块,仆人是半年前雇的本地人,全不知情。缉捕了好多年,一点线索也没有,只好不了了之。

多年后,有个湖州小吏去往关中,途中遇到大雪,正愁无处落脚,后面赶来一个骑骏马的大汉,络腮胡子,披着狐皮大氅,后跟两个豪奴。大汉对着小吏看了几眼,忽然停马问道:“客人是从湖州来吗?”小吏说是的。大汉又问了小吏来此地的原因,然后说道:“还认得我吗?我家离这不远,到那去歇歇脚,暖暖身子吧!”小吏茫然不解,只是暗喜今晚食宿有了着落,跟着大汉来到一个大宅子里。

酒席摆上,器物精致,金杯玉碗。席间,大汉多次发笑,但是并没说为何认识小吏。次日早晨,大汉赠送小吏二十两银子,送到路口,分别时说道:“替我谢谢太守,我就是当年的胡僧。”说完大笑而去。

小吏遇到大汉,距离当年胡僧骗走银子,已经过去十多年了。《集异新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