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你的城市,是否和笔者的城市一样,人气旺的商超几乎都有汽车“把门”。

特斯拉、小鹏、比亚迪、蔚来、理想、吉利、广汽埃安……都是我们常见的“大熟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曾经被黄金珠宝、奢侈品占据的商超一楼黄金铺位,已经开始被汽车“圈走”,而汽车也帮很多不那么顺意的商超撑起了门面。

大肆挺进 圈地成王

特斯拉2013年在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设了首家体验中心,圈地商超的路,汽车企业走起来很顺,速度也很快。

这其中以新能源品牌最积极,也最饥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目前还处于“青少年”的新能源品牌急需要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时候,商超就是最好的平台。提升自己“身价”的同时,享有更多的话题度。自然的客流为新能源品牌带来了不一样的消费群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很多人的认知和喜好。从而达到被喜爱、被熟悉的目的。

而这目前也被一些传统车企所效仿和学习,效果与反馈都还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补足“衣食住行”业态的汽车,对商超来说,也是利好。一方面,车企有资金的实力,相较于一些日常消费类品牌来说,舍得花钱;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有与4S店不同的平台和渠道展示自己。

租金的收益是商超欣然接受汽车占据要位的一个关键,另外,吸引很多男性消费者驻足和停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超对男性消费者吸引力的一个不足。

双赢,是商超和汽车的现状,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不是一比合适的买卖。

成本限制 终将回归

进驻商超,虽然说为汽车带来了很多的既得利益,但车企也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受制于业态形式的限制,开在商超内的体验中心绝大多数没有办法完成消费者对于汽车售后服务的要求。车企势必还是需要配备4S店进行全周期的服务补位。这本就是多花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很多商超中,抢占黄金铺位的车企用的办法就是“砸钱”,这一笔指出着实也不是小数。从我们对通常商超一层的品牌认知上来说,都得是有点资本的才能占据得了这优势明显的位置。

据媒体报道,目前特斯拉正在有计划地关闭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体验店,而更多地把体验店开到外围商圈和郊区商圈。作为开启商超体验中心先河的品牌,特斯拉的“回归”更像是一种信号,悄然弥漫在车圈儿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做法的发酵速度尚不可知,但理智的来看,汽车终将回归4S店,在那里完成它应有的全周期的服务。当车企已经实现了其在壮大初期的品牌推广后,这种节约成本的传统方式仍将成为首选。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在商超看到汽车的,丰富了我们的视觉感受,也让那些固化的消费习惯被打破。

所有为人造梦的商品,都值得放在商场一楼。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造梦者给我们展示更多元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