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新中国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不断创造着人间奇迹,而在这些奇迹的背后,都有闪过一个人的身影。
他正是开国元帅聂荣臻。
聂荣臻(1899.12.29 -1992.5.14)
“父亲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为新中国的创建贡献了前半生;二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后半生。”女儿聂力平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聂荣臻不平凡的一生。
从戎马半生到致力科技事业,聂荣臻元帅始终将救国强国作为奋斗终生的使命,正如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果真, 他用一生守护了自己的初心。
2021年12月29日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22周年,回首聂帅为中国科技事业奠基的那段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向伟人致敬。
花甲之年挂帅现代国防
“今天的科研,就是明天的装备。”亲身经历过落后就要挨打的年代,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更加明白,手里有枪杆子有多重要,中国人更要拥有自己的尖端武器。
毛主席与聂荣臻
1956年10月,党的八大结束后,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来到聂荣臻元帅家里,就他的工作安排征求意见。之前由于聂帅在抗美援朝的工作上过于操劳,组织为他的身体健康强令他修养。这次邓小平来征求他的意见,有三份工作让他选择:
第一,中央决定让陈毅去主持外交工作,之前陈毅负责的科学技术需要有人负责;第二,接替彭真成为新一任的北京市市长,因为之前聂荣臻有过担任北京市市长的经验;第三,继续原先的工作,负责军工生产装备这块。
作为一个曾留学法国,后投笔从戎,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元帅,聂帅之前就干过北京市市长,也曾负责过国防工业和部队装备,就在邓小平以为老战友或许会选择这两个工作,可聂荣臻却做出了另外的选择。
“我不想当北京市长,对科学技术我倒是很感兴趣。科学技术我们国家有些落后,必须尽快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聂荣臻仔细想了想,又说了一句:“国防工业与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可能的话,将来兼顾也可以。但是还是由中央决定。”
邓小平很快将聂荣臻的想法上报中央。同年10月,聂荣臻又参与了事关共和国未来科学发展前途的《十二年科技规划》。11月,聂荣臻元帅正式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
1956年,聂荣臻与周恩来等接见
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科学家们。
其实早在1956年4月13日,航委成立后,聂帅就已代表航委向中央提交《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提议建立导弹管理局(即“国防部五局”,后并入导弹研究院)和导弹研究院,尽快开展导弹研制工作。
1958年,聂荣臻又被指定为导弹、核试验建设靶场的总负责人,成为了指挥中国国防走向现代化的“大元帅”。他以其战略家的眼光来审视未来,以缜密的思维作出预见,共和国“两弹一星”的蓝图自此便构建开来。
而这一年,聂帅已年过花甲。
为科技事业招兵买马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防科技队伍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聂荣臻受命后立马从全国抽调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亲自出面组建了火箭、原子能、飞机、舰艇、电子设备等国防科技研究院所,但在当时,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解决选调科技骨干的问题,聂荣臻元帅带着《关于调人的第一份报告》找到周总理。
在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调配工作很快有了进展,接着是第二份调人报告。后来,为了加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创建进度,聂荣臻元帅又向周恩来总理呈递了名为《关于调人的第三份报告》,并附上专家名单。
正是有了周恩来总理以及聂荣臻元帅的大力支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创建时期的技术骨干队伍才能很快形成。
1963年7月14日,聂荣臻与陈毅、郭沫若接见中国科技大学首届毕业生。
此后又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国外留学的科学家,鼓励他们回来建设祖国。很快李正武、郭永怀、王承书等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回到祖国的怀抱。
另外在早期留苏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毕业生中,选调上千名优秀人才作为中级科技人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短短几年,聂帅就组建起一支老中青结合、门类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防科技队伍,初步满足了当时国防科技工作的需要。
同时为培养科技队伍后备人才,他一方面组织派研究生和留学生出国深造,一方面积极组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对科研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属于空白的新兴学科,在现在高等院校开设新的专业。通过这一系列有力措施,使院校源源不断地为国防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研究设计人才。
1958年4月,聂荣臻在天津参观工业汇报展览
聂帅还创造性地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实行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为科学家提供了便利的科研环境,他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办,专业领域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办,大大激发了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也避免了出现让钱学森去郊区轰麻雀的闹剧,减少了被琐事干扰,我国的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进展迅速。
对于一个人可以抵5个师的钱学森,聂帅更是非常重视,为此特别嘱咐国防部五院,一定要注意钱学森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定下严规:没有我本人的同意,钱学森不得乘坐任何类型的飞机。
聂荣臻一贯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身体力行。在他主管全国和军队科技工作后,更是视知识分子为国家的宝贝。在整风和反右斗争中,一些科技专家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他积极向中央反映,同时勉励科学家们以事业为重,继续为国防现代化作贡献。
虽然两弹一星的研发离不开钱学森这样一些科学家,但是也同样离不开聂荣臻这样统筹规划全局的指挥者。
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回忆起那段时间,曾深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今天回顾往事,都十分怀念那个时代,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也十分尊敬和爱戴我们的领导人——聂老总。”
向各大军区“募捐”
为了“两弹一星”的研发,研制,无论是物色人才,还是筹集资金,甚至是弄粮食……聂荣臻元帅真的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1959年至1961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此时也正是两弹攻关的紧要时刻,当时科技人员的伙食标准是“2611”,指的是每月只有26斤粮,每餐1个馒头,1角钱干菜汤。因为粮食定量不够,副食品严重缺乏,营养跟不上,使很多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出现了浮肿、夜盲等病症。
当这些消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正在生病住院的聂帅那里时,他忧心重重。这天秘书走进来,告诉他说几大军区的领导先后来电询问他的病情,还问他有没有困难。聂帅忽然眼睛一亮,说:“困难,我们的科学家就有困难。这样吧,你以我的名义,给北京、广州、福州等军区和海军等几个单位的司令员打个电话,请他们想想办法,平价拨给国防科研战线的专家们一些副食品。这一次,就算是我为科学家们‘募捐’了。你赶快去办,有什么困难,再来告诉我。”
就在他向各单位发出呼吁不几天后,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郑维山到医院看望他。聂荣臻又专门讲了“募捐”的事,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知道你们的家底,你们有生产,有东西,你一定要拿出一些来。你可不能小气呀!”郑维山当即非常干脆地表示:“东西我一定搞一些,还可以打一些黄羊。”
没过多久,几大军区响应聂帅的号召,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调拨给国防科研战线一批猪肉、黄豆、鱼、海带、鸡蛋等副食品,还有各种水果。这在当时都是无比珍贵的东西,而且数量比预想的多得多,总后勤部还专门给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今火箭院)调拨60万斤大豆。
拿到这些物品的清单后,聂帅笑了,病也感觉轻了,他又再三嘱咐,这些物品一律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名义,分配给科研第一线的专家们,领导、行政人员一两也不能分。这批被后来人叫作“科技豆、科技鱼”的副食品,很快下拨到了各科研单位,下发到科研一线专家们的手中。
正是有了这些来之不易的食品,才慢慢缓解了科研单位食物短缺的状况,保证了科技人员都能不挨饿,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而此后,聂帅还是一如既往地为科研人员的生活“保驾护航“,正如他所说的:“我就是一个科技战线的后勤部长,为研究工作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保障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顶住压力研制“两弹一星”
导弹技术,作为国防尖端科研技术之一,是一些超级大国秘而不宣的核心能力。1956年底,受苏联国内局势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争取下,苏联援助我国发展导弹技术方面出现了转机。
聂荣臻元帅抓住机遇,通过苏联驻华经济技术总顾问阿尔希波夫,再次提出国防尖端科研领域的援助需求。令人惊喜的是,需求提出后立即得到了苏方的响应。随后,苏方正式邀请中国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
1957年聂荣臻访问苏联
1957年9月,由聂荣臻元帅为团长的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飞赴苏联,经过长达30多天的谈判,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国防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答应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武器、航空新技术以及导弹和核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援助。
1957年10月15日,聂荣臻代表中国政府
与苏联政府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
“在座的各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元勋啦!”1956年10月8日,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大会上,聂荣臻元帅对着现场的近200人说,由钱学森院长领导大家从事导弹的研究工作,在座的各位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国元勋”,现在人手虽少,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艰 苦奋斗,中国的导弹、火箭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1956年10月8日聂荣臻在国防部五院成立大会上讲话
可就在大家信心十足,布局已定时,苏联却反目了。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因毛主席一口回绝了他提出的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这种侵犯国家主权的提议,苏联随之而来的,便是以种种借口拖延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执行。1960年,又撤走了全部援华的技术专家,其中也包括支援中国进行核建设的相关技术人员,这让我国的“两弹一星”工作一时间陷入了窘境,围绕“两弹”是继续干下去还是立即下马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
主张下马的人说,研制原子弹困难太大,苏联的援助没有了,技术上有很多困难,国家经济困难,工业基础薄弱,搞原子弹花钱太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会影响常规武器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应该暂时下马,等国家经济好转后再上。“不能为了一头牛,而饿死一群羊。”这样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业工作会议上,关于“两弹”的争论达到了高潮。
面对即将搁浅的中国核武器事业,聂荣臻拍响了桌子:逼上梁山,我们自己干!反正不能退,一退就会落后,一落后就是几十年,将来我们的后代会骂我们的。
那段日子,面对激烈的争论,聂荣臻不断找人谈话,研究调查的结果,更坚定了他继续领导研制“两弹”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时刻,聂荣臻两次向毛主席、周总理献言:“两弹一星,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必须要进行攻关。”并立下了“军令状”:三五年内研制成功原子弹!而这也最终诞生了那一个时代的名词: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原子弹!
同时他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
忙精竭虑 勇于担当
1957年2月18日,在聂荣臻推荐下,钱学森被周总理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初,上级就明确要仿制苏联P-2导弹,计划的目标是1959年9月完成第一批导弹总装出厂,争取国庆节试射,这也是任务代号定为“1059”的原因。
周总理签发的钱学森五院院长任命书
1960年,正当仿制进入决战的关键阶段,苏联突然宣布中断援助、撤走专家。聂荣臻元帅当即指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定要争口气,要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自力更生,仿制“1059”绝不动摇,无论如何要搞出来。
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1960年11月5 日9时2分,在酒泉发射场,“1059”导弹点火升空,约7分钟后,弹头落在距发射台550千米的目标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059导弹点火成功发射
在发射现场,聂帅激动地说:“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
贺龙、陈毅、聂荣臻、黄克诚、张爱萍观看1059导弹点火。
然而,中国导弹技术毕竟还是缺少经验,失败来得猝不及防, 1962年3月,真正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导弹东风-2号升空21秒后失控,69秒后在距离发射基地300米处坠毁。 面对这种情况,现场不少工作人员泣不成声。
聂荣臻看了看围在身边的同志,说:“既然是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我们就取得经验;失败了,我们就得到教训!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我来负!”
自主研制的第一枚东风-2号导弹发射失败
就这样,聂帅和大家一起顶住压力,分析故障,总结经验,为了完善试验设施,聂帅还亲自找到北京市市长彭真,让他派出高水平的工程公司抢建了全弹地面试车台等一系列大型设施。
钱学森在试验现场查看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准备情况
在历经17项地面试验、105次发动机试验后,“东风二号”再次运往酒泉发射场,并于1964年6月29日发射成功。那一刻,所有人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聂帅曾四次到西北靶场主持重大发射试验,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1966年他到西北靶场主持核导弹试验。
1966年10月27日聂帅在两弹结合发射现场
(前排左1李福泽、左2聂荣臻、左3钱学森、后排右1为李觉)
东风-2发射成功后,1964年10月,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就爆炸成功,随即便进入到两弹结合的实验阶段,在“两弹结合”时有一个很危险的操作,就是在发射基地要把原子弹和导弹接起来,人必须进入弹头里面。
当天发射前,沙尘暴刮得天昏地暗,操作员田现坤在弹头里艰难细致地操作。他要将导弹和原子弹中间成百条电路一根根接起来,螺帽拧起来,插头插好,一个都不能错,稍有差错,原子弹可能就在那个发射架上炸了,在发射架附近待着的工作人员瞬间就会被炸成灰烬。
聂荣臻在钱学森陪同下检查两弹结合试验准备情况
当时现场的人们都极力劝说:“聂总,您赶快离开吧!”可是聂帅不但不走,反而让人搬来一把椅子坐下了,并笑着说:“你们什么时候对接完,我就离开。”田现坤平时训练时只用40分钟就能完成所有的线路操作,但那天他格外谨慎、小心,足足干了80分钟,而这80分钟里,聂帅、钱学森和基地司令员李福泽一直顶着沙尘暴呆在发射架下,直到两弹对接通电试验成功方才离开。
有很多次,聂帅都是带病前往核试验基地现场主持试验,也正是因为聂荣臻大无畏的担当和开拓精神,两弹武器化很快得以实现。
而在此后的核潜艇和卫星的研制中,聂帅也始终以其前瞻性的目光为中国尖端科技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而使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之列,国防和科技实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老骥伏枥 筑就辉煌
作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我国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事业的各项工作渐入佳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由此也铸成了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为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留下了影响深远而又难以估量的财富。
晚年的聂荣臻依旧关心国防科技,出行不便的他多次在家约见科学家。1979年,已八十岁高龄的他再次提出“国防必须要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要走精兵强国的路子”。
1980年,聂荣臻与叶剑英等人在广东视察
1984年4月初,我国正准备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当时他身体状况不佳,仍时刻关注着发射工作的情况。4月8日晚上,卫星如期发射,聂元帅非常开心,对家人赞叹道,“很不简单呐,这样的先进技术,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
之后他兴奋地写了一封祝贺信,向张爱萍将军表达自己对科研人员们的鼓励和表扬,“我们国家也是有人才的,只要把队伍组织好、建设好,调动了积极性,外国人能做出来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出来”。
叶剑英和聂荣臻元帅
晚年病危时,聂荣臻仍念念不忘科技事业,他在《临别遗言》中说:“我已经93岁了。寿命也算是很长的。我入党已70年,从未脱离过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好像有许多话还言犹未尽。我多想再看一看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多想再听一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1992年,聂荣臻与世长辞,享年93岁。共和国依照他的遗嘱,将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于八宝山烈士公墓,另一部分骨灰则安葬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和600余名为祖国国防现代化事业而献身的烈士们安葬在一起。
1992年5月29日,聂荣臻的部分骨灰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烈士陵园里。
聂荣臻元帅的一生,都是在为国为民奋斗中度过。他是百姓眼中的福将,领袖眼中的厚道人,从戎马倥偬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他从不畏强权,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传奇。
如今,这现代盛世终如您所愿,科技腾飞,百姓安居……
聂荣臻,这个不朽而光荣的名字也将永远被世人所敬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