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吧,从学生考研到企业履约,都跟这个词紧密相关。

从2022年的两会报告内容来看,碳中和依然稳居C位。

说到两会的企业家谏言,大家一定对董明珠的谏言印象深刻,建议把个税起征点从6000调到10000元,不得不夸,真是个良心企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她还表示实现“双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要从根源去缓解或解决。尤其制造业企业,一定要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通过不断地技术升级,从生产到制造和产品,都应围绕双碳目标去做突破,减少污染,减少消耗,尽可能节能环保。

这个从政府到企业家都重视的行业,凭什么火出圈?

01 碳中和是环保

地球温度在变高是真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当今维持世界能源正常运转的代价,就是将过去首轮碳中和所固化下来的碳,挖掘出来重新释放它们的化学能,进而将二氧化碳再度排放到大气中,所以这就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倒退”的风险。

有相关数据表明,地球再上升1.5度,就会产生各种极端天气和生态破坏。比如说海平面上升,各种潜在海底的病毒释放,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鼓励大量的植树造林,把我们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吸收掉,让碳排放达到零的状态。研究表明,l立方米的树木可以吸收1.82 吨的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的 氧气,多种树制造一个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02 碳中和是产业升级

碳中和不是简单的种树,他有深层的战略意义,产业升级。

大量的过剩产品出现在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化学品行业等,如果这种过剩的情况长时间得不到好转,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怎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那就是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向德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历史规律,一个产业在没有技术革命下,想要打破市场上前几名的大佬是很难很难的。

就拿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你们看看现在的汽车头部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哪一个不是历史悠久,能够追溯到很多年前,为啥新兴的品牌那么少?就是因为技术积累的规模效应很恐怖。

中国自主品牌起来之后,消费者才意识到自己之前买车被坑了多少。如果不搞新能源,在燃油车技能上,中国还有超过的机会吗?

03 碳中和是弯道超车

美元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货币?

几十年前,老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无意中透露过这个隐秘的收割世界的逻辑,他说,谁掌握能源就能控制各个大陆,掌握金钱就能控制世界,而石油美元是让美国一次掌握两者的最重要的工具。

我们来看看历史,是不是这个理。

从世界能源发展历程看,人类能源利用史经历了从柴到煤炭、从煤炭石油的两次转型,目前正在经历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的第3次转型。煤炭,引爆了英国工业革命,成就了当初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的第一石油奠定了美国霸主地位。

那谁能取代化石燃料的地位呢?

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因此,谁能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就在下一个能源体系里掌握话语权,能源体系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推动国际地位最有效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我国的新能源发展,光伏水电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在碳中和这个大背景下,于我们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你没有赶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机遇,也没有赶上北上广房价大涨的时间,那么未来40年,无论你现在是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从事什么行业的创业者,在国家这个大的顶层设计里面,选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次的风口就绝对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