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有人造反了,造反的人是个盐贩子,名叫王仙芝,不是黄巢。黄巢的加入要在半年以后。
王仙芝何许人也?他也是个私盐贩子,不光他是,后面的陆续出场的五代十国的英雄人物很多都是盐贩子出身,比如说山东的朱宣朱瑾兄弟,前蜀国的开国国主王建,都犯过私盐,这还只是一小部分,还只是混出来名声的,其他没混出来的就更多了。
所以说盐贩子这个群体,是个很不安分的群体,大唐朝廷就是被这些人推翻的。
至于王献之本人呢,这是个小人物,大家不用重点记忆,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被陈胜、吴广那些造反界的前辈们已经证明了的真理——枪打出头鸟。
这是个历史规律,谁先造反,下场肯定很惨,往往是一些后起之秀会青史留名。比如说陈胜吴广大泽乡造反,成就的后来者项羽、刘邦;汉末的黄巾军造反,成就的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人;现在的王献之造反成就的是谁呢?黄巢,准确来说是在后面的朱温、李克用之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今不变的至理啊。
我们先来看一下起义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天灾、人祸。
先来说天灾,有两个,旱灾、蝗灾。
温馨提示:此内容已制作有声书《大话五代史》展播,超前内容可点击https://www.ximalaya.com/album/57077290收听
公元874年(起义爆发前一年),关东地区发生了大面积旱灾,这次旱灾和以前的旱灾相比来的更迅猛一些。
当时的翰林学士卢携对此有一句话评论:“常年之不稔,则散之邻境;今所在皆饥,无所依投,坐守乡闾,待尽沟壑。”
也就是说往常遇到天灾,百姓还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讨饭,但现在每个地方的人都在挨饿,百姓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只有在家等死。
等死是不可能的,中国百姓虽然温顺,但在死与造反之间进行选择,他们还是会选择后者。
而旱灾之后必有蝗灾。这就是祸不单行,因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别有利于蝗虫的生长繁殖。本来老百姓就已经活不下去了,都要吃树皮啃草根儿了,现在倒好,草根都不让你肯,蝗虫来给你抢吃的,这日子是真没法过了,不造反还能怎么地。
再一个就是人祸。
人祸要从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个年号说起——唐僖宗乾符二年。
我们来看唐西综是谁,他是有名字的,名叫李宣,西综是他的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配享太庙的时候,后人给他的一个号,起到“盖棺定论”的作用。
而僖宗并非多恶的庙号,不过用这个庙号,也证明这个皇帝碌碌无为,贪图享乐。
唐西综李宣玩儿什么呢,十分高雅,我们称之为马上高尔夫,马球。
这小伙子球技很好,但是有点上瘾,以至于荒废国事,把朝廷大事都交给他的“阿父”,这个阿父不是太上皇,是他身边的一个太监,姓田,名玲子,天灵子是也。
这个人我们后面会经常提到,太监能干啥啊,能治国吗,能理政吗,就算是能,他也不能啊,因为他是太监,文官集团最痛恨的就是这些人,不可能配合他来治国的,这时候太监一党一般就会和文官系统掐架,就跟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一样,党争。
一个王朝到了这步田地,基本上就要亡国了。
王仙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举起反旗的。
造反的效果还不错,中原地区打了几个来回还没被剿灭。
黄巢观望了半年,哎嘿,就王献之这种旦色造反都能成,看来大唐王朝是真的不行了,我也来凑凑热闹吧,黄巢加入了。
这可不得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黄巢科举可能不行,但毕竟是读过书的,写诗也有两把刷子,所以他加入义军之后,就开始打舆论战。
之前的义军都要经过这个阶段。陈胜吴广喊出了打出的旗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巢也写了句反诗叫做“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组织了一次曹州起义,成效很是不错。
两支义军汇合一起,势不可当啊。
温馨提示:此内容已制作有声书《大话五代史》展播,超前内容可点击https://www.ximalaya.com/album/57077290收听
这时候的义军自称草军,不知道啥意思,是自称草民啊,还是落草为寇啊,不得而知。他们施行的战略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游击战术。
说白了就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抢光了就换个地方,接着抢。
这个打法是很没有前途的,打来打去只能称之为流寇。
但这也是个优势,机动性强啊,官军抓不住他们。
长此以往,双方都筋疲力尽。
大唐朝廷围追堵截,忙了个焦头烂额,而且打仗是在自己家里边,锅碗瓢盆都打了个稀碎,重建的压力也很大的,所以想要息事宁人。
王献之这边东躲西藏,颠沛流离,自己带的这支草军还不只是军队,每个战斗员身后还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家子,几万人的军队能打的也就几千。有东西抢得时候还好,抢不到的时候,被人追着打的时候只能饿着,也挺惨的。
所以,在草军攻打蕲州(今湖北蕲春)的时候,王仙芝和朝廷达成合作意向,朝廷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率军投诚。
我们来看看这个官职哈,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听上去很风光,实则不然。左神策军押牙是主管皇帝仪仗的小官儿,就是带人给皇帝打扇子、举牌子的;监察御史同样是听上去风光,其实才从八品,典型的小官,还没有实权。
所以说从这个官职来看,大唐朝廷还是没有把草军放在眼里的,就是玉皇大帝对待弼马温的态度。
但这个王献之比孙悟空好对付,他的期望值很低,有个官做就行了,老子再也不想东奔西跑的了,你让我做啥,我都认,别再赶着我遍地跑就行了。
就这,双方在签署合同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问题就出在招安这件事王仙芝并没有和其他草军头领商量,更没有为他们争取福利。
王仙芝的想法很简单,这里合同一签,我去朝廷当官,你们就地解散,该干嘛干嘛去,多简单的事儿啊。
所以说王献之这个人是真不咋地,还不如宋江,人家最起码带队投诚还为手下人讨了个前程呢,这王大头领干脆只顾自己。
这不是赤裸裸的背叛吗!这样的人那不是无耻之尤吗?这样的结果黄巢一百个不乐意,你王仙芝要当官我黄巢不像啊?要不然我当年辛辛苦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做什么!你要走好歹带着我呀,不带我玩儿你提前给我通个气儿也行啊,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啊,这算啥啊,耍我啊,你耍我我就揍你!
黄巢顺手拿起棍子,“杖击仙芝”,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招安的事也就告吹了。
打都打了,面子也撕破了,再呆在一起怪不好意思的,那就分家吧。于是兄弟两个将手头的几千大兵粗略一分,黄巢带走两千北上山东去打郓州、沂州,王仙芝领了三千在淮南活动。
后来王仙芝又与朝廷商量过招安,这次朝廷负责招安的人是杨复光(这是个牛人,后面会提到),但依然没有成功,再后来王仙芝被唐军合围,于878年2月在黄梅战死。
王仙芝一死,草军就只剩下黄巢一家了。
而此时的黄巢也不好过,他在山东屡吃败仗,转战河南后又被官兵围堵。而朝廷也终于下定决心,从四川调来一员悍将任荆南节度使,他的名字叫高骈,这个人很猛,草军在他手上吃尽了苦头。
现在的官军已经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如果再不想对策,那就危在旦夕了。
黄巢在思考,他要带领草军走出困境,他要找原因,想办法。
黄巢找到的原因如下:中原地区离皇城长安太近了,镇压力度大,官军战斗力强横,不是发展的好地方。
对策是:到南方去,那里的政府力量薄弱,适合草军发展。
黄巢给这种战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避实就虚。
温馨提示:此内容已制作有声书《大话五代史》展播,超前内容可点击https://www.ximalaya.com/album/57077290收听
黄巢开始南窜了,这一窜他窜的很彻底,从东南沿海绕了一大圈,最后到了官府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广东。
走之前黄巢撂下一句狠话:我黄巢还会回来的!
他是怎么回来的,我们窃听下回分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