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论语》所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既是仁者,更是智者。他的一生既乐山更乐水,尤其酷爱游泳,可以说游泳是他这一生中除了读书、抽烟两大爱好之外最大的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

孩童时期,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他,常在屋前池塘中与玩伴戏耍游水,从此与游泳结缘。

青年时期,求学于湖南长沙,曾发过一则《游泳启事》,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泳,畅游湘江,那时的他,“恰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期间还曾遇过险情,被救后豪迈著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建国后,北戴河疗养工作期间,他多次畅游大海,更有一次在大风大雨中下海,直到云散雨停雷声息才游回来,此时身上已被海水里的贝壳划出了血迹。过后,抚今追昔,第二天他便纵笔挥毫,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

可以说,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都与祖国的江河湖海紧密相融。至于我国的著名河流——长江,毛泽东更是多次横渡畅游,从1956年首次入江,到1966年最后一次,10年间,他42次畅游了长江。并在首次畅游长江之后,毛泽东做了唯一一首关于游泳的词作,也是唯一一首吟咏工业建设题材的词作,这就是《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湘潭韶山冲,毛主席故居

然而,毛泽东的第一次游长江,开头却并不顺利,被多方劝阻,差点连江水都不能碰,为此还跟他身边的“大警卫员”怄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犯颜直谏——你向谁请示汇报?中央主席就是我!

1956年夏天,在广州视察工作的毛泽东,突然有了想去长江里游泳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在珠江口游得不太过瘾,这次想好好地畅游一番。其实这想法早在三年前毛泽东视察武汉时就有了,不过当时就被众人给否了。而且当时刘少奇知道这件事后,还直接下过指示:“主席下长江游水,要经过中央常委讨论。”

经过那一次游长江未果之后,人们还以为毛泽东已经放弃这个想法,没想到现在他又旧事重提。当然,不出所料的,随行的工作人员还是纷纷表示反对,其中尤以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反对最为坚决,还为此跟毛泽东闹了“不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罗瑞卿听说了毛泽东想游长江的想法后,便直言劝阻说:“主席,长江不能游啊!万一出点事,这责任我担不起啊。”

毛泽东听了之后,不耐烦地摆摆手:“出什么事?无非就是我死在那个地方嘛,你怎么知道我会淹死?”

罗瑞卿没想到毛泽东会这么一说,吓了一跳,很不安,他心里哪敢想这些啊,赶紧解释:“主席,我不是这个意思,保护你的人身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作为您的‘大警卫员’,我不能让您遭受任何的风险,哪怕只有一点点的风险也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长江中游泳

可毛泽东听了,并不买账,还揶揄地表示,就算坐在家里,房子还会塌呢,怎么可能一点点风险都没有。还是执意要游长江。

罗瑞卿没招了,只能说:“那这事得向中央请示汇报后,才能决定!”毛泽东一听也来脾气了,说: “你向谁请示汇报?中央主席就是我!”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罗瑞卿只能默不作声,情知他今天是劝不动了,只好先退了出去,然后找其他人继续劝毛泽东。可这次无论众人怎么劝,毛泽东就还是想要去游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在北戴河游泳

众人是担心毛泽东的安危,所以才坚持己见,毛泽东自然是心知肚明,而且他的出行,只要是关于‬安全保卫方面的事情,没有罗瑞卿答应,确实也安排不了。毛泽东见双方相持不下,于是便换了个“斗争”策略,采取了迂回的战术。

毛泽东让卫士长李银桥去把罗瑞卿再叫过来,态度软了一些,说:“我说罗长子,你就不能想想办法?你们怕长江水险,水流急,难道就不能先派人去探探水?也许有些地方可以游呢!”

罗瑞卿知道毛泽东酷爱游泳,而且认准了的事情,是一定会坚持到底的。并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说长江不适合游,那他也得拿出些证据来证明给毛主席看才是。所以对于这个建议,他觉得有道理,而且此时也别无他法,于是便安排了人去武汉实地考察长江,确认到底能不能游泳?

毛泽东此次游长江,开头便遭遇了阻力,尤其是罗瑞卿的极力劝阻,为此,我们不禁会纳闷,这个罗瑞卿到底为何自诩是毛泽东的"大警卫员",还敢管起毛泽东游泳的事情来,又为何毛泽东戏称他为“罗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大将

临危受命——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

罗瑞卿,1906年生于四川南充,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8年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

1949年5月14日,此时已担任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政委的罗瑞卿,正在山西太原的前线,准备率领部队向西北挺进。当日他接到了毛泽东的电报:“部队开动时,请来中央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理。”虽然接到这封电报后有些疑惑,但他还是按照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于6月初,向到职的继任政委交代了工作,启程赶往中央所在地——北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

来到北平后,罗瑞卿第一个见到的领导就是周恩来。周恩来先是和罗瑞卿寒暄一番,然后开门见山地说:“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中央领导经过商量后决定由你来担任公安部的部长。”这个任命,让罗瑞卿觉得有些突然,他提出,他还是希望能够跟着四野南下,并认为由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来担任更合适。

但周恩来摇摇头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李克农同志有他要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再说了,这件事中央已经决定了。今天晚上毛主席还要接见你,你就不要在他面前提及上前线的事情了。”

这天晚上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接见了罗瑞卿,罗瑞卿也谨记周恩来的嘱咐,没有在他面前提及自己想上前线的事情。不过毛泽东对罗瑞卿是十分了解的,刚一见面就问:“听说你不想当公安部部长,想要去打仗?现在就要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了,我们都不干,都去打仗,这可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看南京解放的捷报

罗瑞卿连忙说,坚决服从中央决定,一定要当好主席和中央首长的大警卫员。毛泽东听后,摆摆夹着香烟的手说:“不只是要你当好几个中央首长的警卫员,而是要当好新生国家的警卫员,当好人民政权的警卫员。你这个公安部长担子不轻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可谓是将星如云,其中并不乏战功赫赫、叱咤风云的将领,但为何毛泽东偏偏就选中了罗瑞卿来当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部长呢?这个问题,或许从罗瑞卿个人的经历和才干中能找到答案。

公安和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铁拳头,两者关系密切,第一任公安部长,只能从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中选择。不过公安部长又不同于一般的军事将领,需要有更高一些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

而在罗瑞卿参军之前,曾读过高级师范,后来参军考进黄埔军校,再后来在人民军队中又长期担任政治工作,除此之外,他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担任过参谋长,与国民党和美国军方都打过交道。

再有,他长期从事保卫工作,从红军时期就是保卫局长,那时候毛泽东是一方面军的政委,所以对父亲比较了解;再一个就是他做事风格比较细致,忠心耿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12月至1958年3月,罗瑞卿在北京、上海两市考察了四个分局、七个派出所。

所以,罗瑞卿可谓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既有作战经验,又有保卫工作的经验,还有政治文化水平,更有丰富的社会经历。

由打仗到建国,公安内卫,既是新政权建立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更要在新的实践中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经验,所以第一任公安部长必然遇到巨大压力。这样的压力和责任谁扛得起?接下来的事实很快证明,被毛泽东挑中的罗瑞卿,就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1949年后半年,中共中央将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代表在‬北平接连密集地举行各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有:7月‬1日‬,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大会,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集体亮相;9月21日-9月30日,召开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而1949年的北平,并不太平。各个角落仍残留着大量反动的军队、宪兵、特务机关。这些潜伏下来的敌特匪帮,勾结地主恶霸、黑道流氓,杀‬害干部群众,盗窃国家机密,纵火爆炸,印刷伪钞,扰乱金融,制造谣言,煽动闹事,尤其在此建国前夕,敌特分子内外勾结,更是意图加大破坏力度,做最后的反击,扼杀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7月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

罗瑞卿在此危难时刻,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报‬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并与当时北平市公安局下辖的便衣警卫大队,北平纠察总队一起,对市内实行军事化管理,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御工事,重点地段24小时巡逻警戒,所有进入北平的人,在住店的时候都要进行严格的登记和身份核实,除此‬之外‬,还‬‬配合使用了其他安全保卫措施,多管齐下‬。

整个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期间,公安部在罗瑞卿的领导下,接连破获了‬多起预谋‬暗杀破坏‬等活动,抓获了“赛金豹”、王以才、吴瑞金、赵冰谷等特务几百余名,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真正将保卫工作做到了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除此之外,公安部的机构设置和机关组建,也在罗瑞卿的一手操办下,紧锣密鼓地筹建了起来。短时间内,公安部从无到有,迅速成为精干有力的部门,在维护治安、保护初生人民政权免遭破坏和颠覆中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在当年10月30日与公安代表座谈时讲过一番话 “军队与保卫部门是政权主要的两个支柱,你们是国家安危系于一半,国家安危你们负担了一半的责任。军队是备而不用的,你们是你天天要用的。”从中可见,全体公安人员担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央对于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交给罗瑞卿的担子是有多么的重。

1949年11月11日,罗瑞卿又接受了新的任命,兼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毛泽东问他该如何开展对首都的治安工作,罗瑞卿回答了三个字:“稳、准、狠”。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稳,指稳定人心;准,指准确打击;狠,指狠力肃清所有敌对势力。

毛泽东听完非常高兴,当场就说:“看来,天塌不下来,就是塌下来也不要紧,有罗长子顶着。有你罗长子在,就有党中央的安全在!我就可以睡好觉、吃好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罗瑞卿陪同毛主席视察东海舰队

“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这句简短却极有分量的评价,就足可见毛泽东对罗瑞卿的高度赏识和充分信任。而毛泽东脱口而出的“罗长子”,这个雅号,又是从何而来呢?

峥嵘岁月——阎王点了名都不去报到的人

1929年初,在中央军委的安排下,罗瑞卿参加了闽西游击队。5月罗瑞卿带领游击队成员参加了攻克龙岩的战斗,不久后他的队伍被编入红59军,罗瑞卿担任参谋长,从这以后他正式成为我军的一名指挥员。

6月罗瑞卿所在的部队合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作为第四纵队参谋长的罗瑞卿出席了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这里毛泽东和罗瑞卿彼此见过了面,但是并未互相搭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和警卫员在瑞金(左二起: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

到了1929年11月26日,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喊罗瑞卿为“罗长子”。

当时有人把罗瑞卿介绍给毛泽东,罗瑞卿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见罗瑞卿个子很高大,看着这位同自己差不多高的人,毛泽东和蔼地问他:“你是北方人吧?”罗瑞卿回答道:“不是的,我是四川南充人。”

毛主席听后很是震惊,然后说:“川湘子弟的个子大多不是很高,但你和我却都是高个子,不过你看上去比我还要略高一些,称得上是‘长子’了!”当时罗瑞卿的身高是1.82米,比毛泽东还高了1厘米。毛主席和蔼可亲的语气令罗瑞卿感到温暖,此后两人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毛泽东第二次叫罗瑞卿为“罗长子”是在1931年10月,当时罗瑞卿参加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第一次工农兵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毛泽东再次问道:“十一师的罗长子来了没有?”罗瑞卿答:“到!”此时,罗瑞卿已经是红十一师政委,接替罗荣桓的位置。毛泽东会后对他亲切地说:“听说你挂了花,我因为很忙,没有去看你,就让你们政委(政委指红四军政委罗荣桓)代表我去看你了。你罗长子为了革命而流血是光荣的。”自此之后,“罗长子”的雅号就开始传开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罗瑞卿

1931年,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在观音崖战斗中,子弹从正在前线指挥的罗瑞卿脸颊一边射进,穿过口腔飞出,左侧的颞颌关节被击穿,伤势非常严重,血涌不止。

毛泽东很关心他的伤势,曾专门听医生汇报病情,指示要全力抢救。罗瑞卿手术后并发大叶性肺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在昏迷中,罗瑞卿还隐隐约约听到了锯木头的声音,同时又听到了有人在说:“这个人恐怕不行了,他个子很高,赶快做一个长一点的棺材吧。”

然而,在昏迷了几天之后,罗瑞卿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事后他开玩笑地说“我摸了摸阎王的鼻子又回来了。毛泽东听说后,也不禁感叹道“罗瑞卿是阎王点了名都不去报到的人”。

自此之后,从第四次反围剿一直到长征,养伤中的罗瑞卿担任了3年多的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锄奸、保卫。罗瑞卿每次行军都跟着首长,只要大队人马一出发,他就照例出现在军团首长的身边,只在吃饭和睡觉时才回到保卫局。

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经常随红一军团行动,对他们的保卫虽然由中央保卫局负责,但罗瑞卿仍把保障他们的安全当成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务求不出一点问题。后来,罗瑞卿跟毛泽东外出,经常寸步不离左右,就是那时养成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在延安

罗瑞卿白天工作,晚上也不得闲,毛泽东喜欢在夜晚工作,常找他办事,无论饭前饭后,或者深更半夜,有事就找罗瑞卿,罗瑞卿是闻命即去,一刻也不耽误,他特意交代家人和秘书,睡了也要叫我,不能耽误公事。

当时中央要开办一所红军大学,毛泽东是这样安排人才的:“校长就选会打仗的林彪,至于教育长,这个人应该像邓演达那样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我建议由罗瑞卿出任教育长。”此后,罗瑞卿身兼数职,一边要负责中央首长们的安保工作,一边又要为军队培养下一代。即便如此,罗瑞卿在工作上依然是一丝不苟,从未出现过纰漏。

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建立后,公安部门是重中之重。党中央和毛泽东把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使命交给了罗瑞卿。这期间,大陆的反动分子尚未肃清,要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保证首长们的数次出行和公开露面,他身上的担子要比在前线的任务重得多。特别是保卫毛泽东,更是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毛泽东出巡或在公共场合出现,他都事先会到现场查看,保证万无一失。毛泽东出现在群众中,他也会不离左右,以生命护卫。

1955年,罗瑞卿被提名授予大将军衔,有人表示反对,认为罗瑞卿资历不深,仗打得不多,授个上将就可以了。毛泽东听说后笑了:“罗长子我知道,大将军衔当之无愧。”可见,当时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他的工作和能力是非常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演讲

而1956年,在毛泽东长江游泳这件事上,罗瑞卿极力阻止毛泽东,和他发生了争论,这完全是出于罗瑞卿的职责所在以及对领袖的敬爱忠诚。虽然,最终毛泽东还是如愿以偿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前后派去两拨人到武汉实地考察长江是否能游泳,却带回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而且因为毛泽东游长江,逼得共和国大将罗瑞卿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

紧跟步伐——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

当时‬,毛泽东‬执意‬要‬游‬长江‬。罗瑞卿‬只好‬选中毛泽东‬身边警卫一中队的中队长韩庆余,让他亲自去武汉实地考察,确认长江能不能游泳。

有意思的是,韩庆余也是坚决反对游长江的人。他‬奉命到了江边,只是简单地测了测,便匆匆回广州复命。他对毛泽东‬撒谎道:“长江水温低,现在又值涨水,漩涡又多,水里面还有江猪和血吸虫,建议主席不要去游泳。”

毛泽东‬皱了皱眉头:“你亲自下水了?”韩庆余红着脸,只好‬支支吾吾地老实‬答‬道:“没有。”毛泽东‬更疑惑了:“没有下水你就知道不能游泳?你亲眼看到江水里面有江猪、血吸虫吗?”韩庆余眼见谎言‬就要被戳破了,只好‬解释道:“我也是听当地群众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毛主席在北京、济南部队军事训练汇报表演现场,左一为罗瑞卿

到此‬,毛泽东‬明白‬韩庆余在这件事上,跟自己不是“一边”的。只好挥挥手:“你别说了,你也不要再在我这里待了,你走吧!”毛泽东‬又把副卫士长孙勇叫过来,吩咐他亲自到长江里游一圈,看看到底能不能游泳?

为免‬重蹈覆韩庆余的覆辙‬‬,孙勇不敢‬打马虎眼‬,老老实实‬来到武汉长江边上,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测了水温和水速,又亲自下去游了几个来回,回到广州跟毛泽东‬汇报:“报告主席,长江水没问题,可以游泳!”

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很是高兴,对身边的罗瑞卿说道:“罗长子,谁说不能游,孙勇的报告不是可以游吗?好啦,也不为难大家,明天我们到长沙,先游一下湘江,热热身,31日到武汉游长江,这样总可以了吧。”

眼见事已成定局,罗瑞卿和汪东兴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也赶紧返回武汉开始准备工作。

5月31日,毛泽东‬终于来到武汉。这天下午两点,毛泽东‬一行人乘坐武汉轮渡公司的“轮渡二号”客轮从蛇山、黄鹤楼等地驶过,在距离汉阳门不远处停下了。看着一望无际的长江,毛泽东‬跟身边的罗瑞卿说道:“游长江,危险吗?”罗瑞卿也笑了:“危险还是有的,但是主席不怕,我们也就不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9月,毛主席乘坐鱼雷快艇,后排右一为罗瑞卿

毛泽东‬慢慢从舷梯上走下去,手慢慢放开轮渡上的扶梯,纵身一跃潜入长江水中。毛泽东‬入水后,怡然自得,似乎水中才是他的主场。看到主席游得这么开心,其余的领导干部、保卫员等等,也纷纷入水。

毛泽东‬一边游,还一边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长江大海能吓得了人吗?我看不能,只能吓倒胆小鬼!”

当时已经63岁的毛泽东‬,硬生生把身边好几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干部们都比了下去。王任重当年才39岁,可游了会后受不了长江水的低温,便匆匆上船披上棉大衣。

这个时候江面上正刮着六级大风,海浪经常会一波接着一波袭来。毛泽东‬不小心呛了口水,身边的工作人员赶忙问道:“主席,您没事吧?”毛泽东‬笑着说道:“长江的水很甜啊!”

当时长江大桥正在修建,看着国家的基建工程‬越来越好,毛泽东‬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豪迈,游起来也更加忘乎所以。这时他才发现,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条小船,他知道这是派来保护自己的,于是对船上的工作人员喊道:“走开,都走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游泳

毛泽东还对着客轮上四处观察的罗瑞卿喊道:“罗长子!你也下来么?”罗瑞卿虽然有这个心,奈何水性不好,只能摇摇头道:“我不会游泳,我是一个‘秤砣’,下水,就沉底喽!”

这次毛主席游了整整两个小时零四分钟,最后还是在王任重等人的再三劝说下,才舍不得上船的。毛泽东很满意这次的游泳体验,揪住罗瑞卿之前的话不放,继续调笑道:““什么长江不能游啊,我这一游不就十几里,你罗部长不让我游,我偏要游,不光今年,明年我还来,而且我还要将你这个旱鸭子拉下水!”

罗瑞卿只是憨厚着笑着并不反驳,毛泽东在水中游泳的两个小时,他在岸上如坐针毡,直到毛泽东上了船,自己才长舒了一口气,深深为自己不会游泳而不能伴毛泽东左右而感到自责。回到北京后,已经年过50的罗瑞卿,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军中擅长游泳的健将教她游泳,只为了更好地保卫毛泽东,尽可能让工作不要出现任何纰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游泳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公安部长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一天,毛泽东来到了韶山水库,准备游泳。很快,毛泽东就下水了。这时,以往在岸上默默观察保护他的罗瑞卿,也跟在他的身后悄悄下了水。

毛泽东回头一看,诧异地问道:“好个罗长子,你不是个‘秤砣’吗?什么时候学会浮起来的?”罗瑞卿憨厚地笑了笑,并没有回答,继续默默地跟在毛泽东身后,游动了起来。

为了能在毛泽东游泳时,靠近他,时刻保卫他的安全,罗瑞卿竟然在知天命之年,学会了游泳。毛泽东非常清楚罗瑞卿的良苦用心,霎时间,感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

罗瑞卿对毛泽东的保卫工作之用心,尽显无遗,难怪毛泽东总会说“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

英雄洒泪——您是不是有一些愚忠?

罗瑞卿,可以说是共和国将帅中蒙受毛泽东栽培和指导最多的将领之一了,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毛泽东对他都是无比信任和器重:“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而罗瑞卿也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成长为毛泽东身边忠实追随者和忠诚卫士。

虽然在后来的特殊年代中,罗瑞卿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对毛泽东的感情,就像山河一样永远没有改变。而毛泽东也对有一些人旧事重提,想以当年罗瑞卿阻止他游泳来做文章整倒罗瑞卿而感到十分不悦,并为罗瑞卿解释道:“罗瑞卿没有反对过我,他只是反对过我不要冒险去游泳,这完全是一片好意。”

1976年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追悼会,罗瑞卿执意要去参加。当时他腿上的毛病已经愈发严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去了,可罗瑞卿非去不可,并给人们丢下一句话:“我就是爬。也要爬着去参加追悼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罗瑞卿陪同毛主席雪中视察

整场追悼会上,罗瑞卿即便身体有残疾,可依然拒绝他人搀扶。自己一个人拄着拐杖,站完了整场追悼会。期间这位铁骨铮铮的共和国大将,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到停不下来,眼泪不停地流,眼睛都肿了。

曾经,罗瑞卿的儿子罗原有一次质疑地问他:“父亲,您是不是有一些愚忠?”

罗瑞卿直接说道:“你们可以批评我,这很容易,但是我们对毛主席的信任,不是凭空产生的。你不要觉得我们都没脑子,那个时候我们对毛主席的信任是最直接的,就是跟着他才能活下去。”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以及致敬他的忠诚卫士、大警卫员——罗瑞卿大将。这些同毛主席一路走来的老红军们、老革命们,他们对毛主席往往是无条件的支持。在最艰难的革命时代,也正是因为毛主席能准确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将党的革命事业从泥潭中拉出,为党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并获得最后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转自原作者:史作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