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孔子凡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那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规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但是你知道吗,孔子在他所处的年代过得并不得意,甚至有些落魄。

孔子20岁后做过仓库的管理员和管理畜牧的小吏;30岁开始自主创业搞平民教育授徒讲学;知道51岁时才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后升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但很快就由于自己的主张与当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不得已离开鲁国,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终其一生在政坛上是比较平庸,难以施展才华的。他也遭遇了下岗、失业,为权臣轻蔑、被路人嘲弄、被暴民包围,也曾经历过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

但是在他死后待遇却截然不同,他的“忠君尊王”的思想却为历代帝王和当权者所青睐,经过几次的改造发展及造圣运动,将它抬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的后代也受此遗荫,被历代帝王加封,享受到了仅次于皇室的规格待遇。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改造有三次:

第一次改造和发展孔子思想的是孟子,使孔子的思想开始适应封建生产关系的需要,抬高了孔子的地位。

第二次改造是汉代时期的董仲舒,他为了与封建制度的大一统相适应,提出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从而使孔子由“圣人”变成了“神人”,董仲舒也成为了汉代的孔子。

第三次改造是宋代的朱熹及程颐、程颢,将儒学改造为“理学”,并且融合了儒、佛、道三家学说,使改造后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真正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树立了孔子的绝对权威地位。

说到底,这些变化其实都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后面的儒家思想早已失去了本来面貌,死后的孔子成了“假孔子”,后世只不过举着他的旗帜,喊着他的口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