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丨作者/ 刘 星

这是战与读公众号的第14篇原创文章

这个社会正在奖励那些既稀缺又有价值的人和事。

如果你的能力既稀缺又有价值,那你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收入。

如果你的产品既稀缺又有价值,那你就可以自己进行定价。

如果不是,那就是竞争来决定价格。

卓越背后的真相是:

所有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或者是那些不销而销的产品,都在有意无意中围绕这个原则(既稀缺又有价值)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有人都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普通的人只能取得普通的成就,拿到普通的收入。

要想脱颖而出,走向卓越,秘诀在于:让自己变得既稀缺又有价值。

1

如果你想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那你不需要太多目标和规划,只要别惹是生非,正常上学,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基本就可以实现。

但是如果你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你想脱颖而出,那你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在某一具体领域成为最优秀的人。

第二、在两个或更多的领域成为非常优秀的人。(这个“非常优秀”指的是做到这些领域的前25%)

《在任何领域,通往高收入的途径是什么?》一文中我提到过:

在任何领域,通往高收入的途径就是:

将自己定位成专家。(也就是在某一具体领域成为最优秀的人。)

如果你能够在某一具体的领域成为最优秀的人,那么,你已经让自己变得既稀又有价值。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从平庸走向卓越的策略,也是一个通往高收入的途径。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这并不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为什么?

因为,这条路非常艰难,“成为某一具体领域的第一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不可能实现。

能够进入NBA打球、能够成为莫言那样的作家,或者能够得到奥运会金牌,这样的人屈指可数。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基本上就剩下第二条路。

而且第二条路相对简单。

通过努力,你至少可以在少数几个领域中成为排名前25%的优秀人才。

就像董宇辉为什么能火?

网络上有很多种解释。

但是我相信我的解释应该比较能站的住脚。

如果是单论讲英语的能力,我相信英语讲得比他好的大有人在,如果论文化修养,讲诗和远方,我相信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既能讲英语又能讲诗和远方,这样的人就为数不多了。

斯科特·亚当斯是漫画《呆伯特》的创作者。

这部漫画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57个国家的2000多份报纸上刊登。

他是斯科特·亚当斯食品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加州普利斯顿“斯黛西咖啡馆”的合伙人。

他是一个合格的催眠师,拥有哈威特学院的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注意,我为什么列出他的这些头衔?

因为这些都是他的“优秀才能”。

在一次访谈中他说:“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绘画技能比大多数人都好,但我并不是真正的大艺术家。同尚未走红的普通喜剧演员相比,我的幽默高明不到哪去,但我比大多数人要幽默。问题的关键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但画得好,而且幽默段子写得好。正是这两点的结合才使得我能够成为少数成功的人。如果再加上我的商业背景,那么情况就是:很少有漫画家能够理解我涉及的某个主题,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过的话。”

2

这个社会会奖励那些既稀缺又有价值的人和事。

如果你去深入分析一下抖音上,或者是社会上那些能够脱颖而出,成就非凡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一种“多维度竞争力”策略。

什么是“多维度竞争力”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在某个技能,或者说“某个单一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但不见得是最好的策略。

因为,要在某一领域成为最优秀的人概率太低。

在任何单一维度上,都只能有一个人是“第一”,也只能有少数人“名列前茅””,而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落后”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走向卓越,最好的策略就是打造多维度的竞争力:

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

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

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

实际上,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条线。

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他们都是在某种能力或者是某个维度做到最好之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

假设在单个维度上做到最好的是100分。

在1个维度上,最高值是100分;在2个维度上,哪怕每个维度分别只有50分,“面积”也已经是2500分了;如果在3个维度上分别是50分,那“体积”是多少?125000分。

当然,这些数字只是“比喻”,并不代表事实,但已经足够说明事实。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老师经常在学生们毕业许多年之后慨叹:

“最终真正有出息的,大都是当年成绩一般的……”

他们之所以这样慨叹,就是因为“没想到”,而他们之所以“没想到”,就是因为当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

3

其实,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都是运用这种策略的高手。

当早期的极客们痴迷于各种技术参数时,史蒂夫·乔布斯凭直觉给个人电脑加上了一个别人没有甚到也不可能有的维度:艺术设计。

而这个维度的能力源于乔布斯在少年时期就对设计有着极大的兴趣,此后更是痴迷的学习和思考。

这种“艺术设计”的维度,在后原来的ipad、1phone等产品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时间越久,这个维度带来的合成争力就越大。

传统的观念都认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顶级的人才,就一定要专注于某一个领域。

马斯克却认为这是错的。

如果自己当初只钻研汽车行业,就不能想到太阳能、火箭发射等别人都想不到的点子。

跨领域学习使人们有机会将世间的各种可能性连接起来。

在退学创业成风的那个时代,马斯克坚持不退学,而且还获得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本科学位。

如今,马斯克的专业领域早已覆盖火箭动力学、工程学、仿生学、人工智能等等,而且在每个领域都可以称得上专家,堪称全才。

最难得的是,他把这些多维度,多学科的知识从理论推演到实践当中。

最终使他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颠覆性的创新。

查理·芒格一直在强调的“多元思维模型”,在我看来,实质上也是一种“多维度竞争力”策略。

他头脑中有100多种思维模型,这使得他比其他人更加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全貌,让他在投资实践中无往不利,成为世界级的投资大师。(我最近有个想法,写一些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文章,把这100多种思维模型通过文章展示出来。)

4

当年史玉柱的脑白金火遍大街小巷。

如果脑白金只是卖保健品,那么,在当时的中国保健品市场它根本不具备竞争力。

脑白金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它增加了另外一个维度的竞争力。

脑白金卖的不单是保健品!

它表面是保健品,实则是:礼品!

在中国,送礼市场超级巨大,但是却没有一个礼品品牌。

在送礼的时候,一片迷茫,无从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的保健品行业鱼龙混杂,可谓是一片红海。

如果脑白金还是在保健品中扎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脑白金的一鸣惊人,就在于脑白金的“多维度竞争力”

包括王老吉,如果只考虑凉茶的口感,广东就有一大批凉茶品牌,比它口感好的大有人在。

王老吉的脱颖而出,在于它增加了“预防上火”这一维度的竞争力。

5

资本主义奖励的是那些既稀有又有价值的人和事。

如何让自己变得既稀缺又有价值?

打造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

你可以让自己变得稀有,具备两种或多种“优秀才能”,直到无人能与你匹敌。

事实上,你苦心寻找的热衷一生的事业,有可能就潜藏在你的各种“优秀才能”的交汇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后期我会写一篇文章探讨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在你的综合技能中,至少有一种应当是沟通技能,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

在《写作,才是个人IP的核心能力!》一文章中,我提到过:

那些会表达的人,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收获者。

而我们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有两种:

第一是:写作

第二是:演讲

这也是构建个人影响力最重要的两种能力。

所以,我一直鼓励身边的人要擅长在公开场合讲话(成为前25%的公共演讲者)。

大学时通过阅读,我意识到演讲能力的重要性,选修了演讲这门课,开始有意识的锻炼演讲能力。

在所有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竞选学生会干部演讲时当仁不让,抓住每一次演讲的机会。

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在演讲课上面对100多人演讲的情景。

当时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好了演讲稿,并在学校的小湖边背诵了好几个上午。

然而,演讲时,我紧张到极点,手足无措,声音哽咽,不敢看观众一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讲稿的大部分内容也都忘了。

我感觉自己的表现糟糕透顶,丢人丢都到家了!

结束后,我像干了坏事一样灰溜溜的回到座位,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但是没过几天,在食堂门口,一个女生突然很开心的对我说:“我认识你,你就是上次演讲的那个人。”

是的,她认识我,但是我不认识她!

这坚定了我继续锻炼演讲能力的决心。

演讲能力的提高给了我巨大的自信,同时也让我在后来参加各种活动、会议,做销售,以及管理团队等多种场景中能够有比较大的优势。

我记得,有那么一个女生,因为听了一次我的演讲(其实就是个自我介绍),后来我们才有了一些故事。

是的,演讲会给你带来很多各种潜在的机会。

6

事实上,任何人经过练习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

这并没有成为专家那样艰难,而且这是一种真正值得学习的技能。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增加另一种技能,只要你投入足够的精力,你也能达到前25%的水平。

那么,此时你就有了两种技能。

如果你还有能力掌握第三种技能,比如管理或销售技能,最好也发展起来,这会让你变得更加稀缺。

拥有多种“优秀才能”的好处在于:

如果你把这一特长同另外一个特长结合起来,那么你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你可能就会成为那些只掌握一种特长的人的老板。

如果你是学生,你也可以在学校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取获得不同类型的学位组合,比如“工程学学位+工商管理学学位”,“法学学位+工商管理学学位”,或者“物理学学位+经济学学位”。

这条建议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在各个领域排名前25%的优秀人才中,你很难能找到一个不具备3种特长的成功人士。

因此,处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处处突出,但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上处于相当优异的位置。

这个时候,多维度的意义就会开始以几何级数增长了。

在培养多维度竞争力的过程中,如果你在每个维度上的水平都超过了及格线(超过了这个维度里60%的人),那就很了不起了。

如果在每个维度上你都能超过75%的人,那你就会变得既稀缺又有价值,这个社会就会开始奖励你。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具备多维度竞争力。

祝福!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有启发,欢迎转发赞、点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的每一个,每一次转发,每点一下在看,都是我前进路上的助推燃料。

我是刘星。

终身成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谢谢大家的支持。

注:

所有文章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战与读”

附:写一篇文章,搭一个成长的台阶。文章即产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篇文章。有趣、有用、有态度,心存善念和敬畏,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人生智慧,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评论、关注、点赞并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