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不好学,为此非常烦恼。

心理学家理查德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在收入相当的中美普通家庭中,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

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也很让人痛心。并不是孩子不爱读书,而是成年人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没有给孩子良好的阅读环境。

非但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相反,还采取种种手段为孩子的阅读制造障碍,将孩子爱读书的天性扼杀。

这也许和很多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关,人们常常将读书赋予了功利的色彩。

古代就有“读书入仕”,就是把经书读好了才能做官。

在唐朝的科举考试,更是“以诗赋取士”,不读书,不会写诗就做不了官。

而在现代,读书也被赋予了更多种类的功利色彩。

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里说,越来越多的人将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当作阅读的目的。这样的目的,可能会产生傲慢的情绪。

但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也许并不意味着他就非常了不起,这就和一个身着名牌的人觉得自己瞬间变得优雅高贵是一个道理。

很多醉心收集知识的人,都会产生一种自己很优秀的错觉。这样的错觉会让他们将阅读的焦点放在了阅读之后获得了什么,而不再是阅读本身。这也让阅读成了一场提高素养、修身养性的艰苦修行。

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书籍并不一定是生活的必需品。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需要查询解惑,网络更方便。如果需要获取信息、寻求刺激,智能手机会更快捷。

而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快乐。

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可能是不知道的信息或知识,也可能是自己不曾拥有的感受或价值观,或者是大量阅读的成就感和日积月累的满足感。

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心境,无论年龄或阅历如何,我们一生都能遇见令自己感动的书籍,也能发现一个让自己欣赏的自己。

梁实秋先生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吾故曰:读书乐。”

迫不及待又兴奋不已地翻动书页,沉醉其中,这才是阅读该有的心境。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享受读书的过程,这才是读书该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