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接触人?为什么明明能做的事情,被人安排后却总是想要推脱出去?为什么每当遇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似乎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为什么自己总在焦虑或担心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成年之后,我们常常被一些心理问题困扰着,有时候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些问题到底从哪儿来的呢?

它们都与我们的过去、甚至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有些经历我们似乎没什么印象了,但我们的身体会有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里说:“对于这么聪明的人类,老天怎么能让他一出生就傻吃傻睡呢?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一个婴儿通过味觉感受了母亲的乳汁,通过嗅觉感受到亲人的怀抱,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在接受所有的心理营养。

这种心理营养通往我们的大脑,会积攒下来,成为每个人心理成长的内容。

很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把生下不久后的孩子交给了保姆去带,这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我们自己受了那么多年良好的教育,却要把孩子交给小学没毕业的保姆。

我们以为三岁前的孩子不记事,但是无数的儿童教育家和心灵导师都告诉我们,三岁前的孩子是多么的全知全觉,柔软得像一块大海绵,饥渴地吸取着这个全新世界的一切来构成他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儿基会早就指出,孩子在一周岁之前如何被抚养或照料,将会影响他们后半生的大脑功能。

早期的抚养对一个人后来的社会化、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影响,甚至可以成为预测成年后行为倾向的因素。

一个生命,在最初期无能无助的时候,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

抚养他的人就是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就相当于剥夺了所有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在心理上营养不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成年人会说:“尽管我每天与各种人正常地交往,但我内心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近我,我也不想与任何人亲近。有时我内心讨厌每一个接近我的人。”

讨厌所有人是因为在他最幼小、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并没有让他感受到温暖、舒服和快乐。

相反,他们与他的接触是短暂的,所以他内心深处对人的拒绝与厌恶情感是有根源的。

人早年的经历会变成潜意识,可能自己不明白,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活动。

情感抚养可以决定人性,决定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会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环境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作为父母大可以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他,而不是用钱或借他人之手间接地表达你的爱,因为那是对心理营养的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