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病是典型的“老年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1、老花眼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视力好像越来越差,看不清小字、看字有重影、容易串行、不自觉把书、报、手机拿得越来越远,如果这些情况你都有,很可能是老花了。

老花眼,学名“老视”,是因为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屈光不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衰老的信号。

“老花眼”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可能得老花眼,但由于用眼习惯、身体素质的不同,每个人出现老花眼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些经常用眼,进行精细工作的人,老花眼出现的年龄会比较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耳聋

好端端的,为什么听力越来越差?这是因为耳蜗里的毛细胞到一定年龄就会开始脱落,脱落的越多,听力下降的越明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背,学名老年性耳聋,最主要的特点是双侧听力下降、耳鸣、常常听不清楚内容,需要别人重复谈话内容。

55岁以后,我们的听力就开始不可逆地下降,当然,除了年龄的增长外,滥用抗生素和一些中老年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也都可能影响中枢听觉系统,导致耳聋。

如果是年龄增长导致的耳聋,是听觉器官老化的正常现象,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就可以暂时不用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骨质疏松

无论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称为老年骨质疏松,和生活方式、遗传等有关系,最重要和机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主要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从生理功能上说,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中钙磷沉积,加速骨的生长。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骨骼中的钙流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雄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同样也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