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一位华裔法国作家被

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他以其中西合璧、极富国际视野的抽象油画享誉世界,他被建筑大师贝聿铭称赞为欧洲画坛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个全球身价最高的华人艺术家

年少叛逆,“赵无极画石”

1921年,

赵无极出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

他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

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

赵无极6岁就开始学习书法,优渥的家庭条件可以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爱好上面。

1935年,

赵无极14岁,进入杭州美专就读。

当时的杭州艺专名人辈出,吴大羽和潘天寿正是赵无极的老师。

和其他同伴的孩子不同,

赵无极对于传统的中国画毫无兴趣,甚至还对大师黄宾虹的画不屑一顾。

在国画期末考试的试卷上,他甚至还涂了一个大墨团,落款“赵无极画石”,惹得潘天寿大发雷霆,愤怒地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校长的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好言相劝,宽容了他的“叛逆”。

1941年,赵无极留校任教,并在重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1948年,他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

在赵无极之前,还没有哪一位中国画家能在法国站稳脚跟,可赵无极却不同,他没有像其他中国画家那样选择一处“中国城”居住,而是跑到法国当地的画家圈里和他们打成一片。

就这样,在追寻西方艺术的道路上,赵无极开始了创作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抒情抽象,中西结合

在这条创作之路上,

赵无极画技在不成熟到成熟之间慢慢精湛。

60年代时,赵无极的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基调多为黑、褐等暗色的具象油画,而到70年代,其油画技巧日臻娴熟,色彩变得艳丽明亮。

80年代后正值赵无极的艺术家国际名声、美术地位再攀巅峰的年代,作品开始变得抽象,用色与下笔均敏锐、坚定和自信。

90年代后,赵无极的绘画更是炉火纯青,作品既显物像,又化入象外之象,进一步体现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扎实的色彩和虚空的飘逸相结合,流畅而又浑然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极在法国绘画了半个世纪,但奇妙的是,赵无极的绘画却没有纯粹法国化。

他的画见证了中外的交流沟通和不同文明的交汇互通,使中西方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他的画色彩风云变幻,笔触刚劲有力,光感摇曳,流动着韵律,体现着对立统一。

在西方人看来,赵无极的绘画迎合了他们普遍意义上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而在中国,人们所赞赏的是他将“抽象”绘画的理解东方化,使在精神上得以融通。于是赵无极的绘画便成为东、西方人们眼中的成功的视觉经验。

就是这么一位风光无限的画家,功成名遂,但

他的爱情之路却非常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次婚姻,情路坎坷

在杭州艺专时

赵无极遇到了他的初恋,音乐系的才女谢景兰。

舞勺豆蔻之爱,情清而难忘,就这样两人很快就手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夫妻俩拿着赵爸爸赞助的巨款到巴黎学习,

而赵无极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绘画上,痴迷其中,对家庭和自己的娇妻疏于照顾。

谢景兰同样有着文艺女青年的浪漫,渐渐觉得自己受了冷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谢景兰后来与法国天才音乐家、雕塑家范甸南相爱,不久就向赵无极提出了离婚。

赵无极因此痛苦万分,无法沉心创作,只得辍笔到各处旅游,放逐自我。

一次在香港散心时,赵无极偶遇一位美女,两人一见钟情。

她就是

赵无极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陈美琴。

两人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赵无极觉得似乎遇上了灵魂伴侣。然而造化弄人,后来,

陈美琴的精神病复发,最终自杀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如日中天,却再一次遭遇爱情的悲哀,直到遇见

第三任妻子:法国人弗朗索瓦

她倾慕赵的才华和地位,人又年轻,靠着自己充沛的热情、专业的美术技能及艺术圈上上下下业务的熟稔,成为了一个在生活和事业上赵无极的“全权代理”。

赵无极只管作画,当被问到有关绘画上的诸事繁杂之际,赵无极便回答一句:“我不懂,去问弗朗索瓦。”

虽然弗朗索瓦给予了赵无极极大的帮助,但谈到这段婚姻时,他坦言自己“并不快乐”。

身价过亿,妻儿夺父

这位艺术家在晚年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的生活起居及大批画作都由他的法国妻子弗朗索瓦掌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在巴黎定居的赵无极,1911年被弗朗索瓦执意要求移居瑞士。

赵无极与第一

妻子谢景兰的独子赵嘉陵怀疑弗朗索瓦是为了利用瑞士的《继承法》多分遗产,于是赵嘉陵就提起诉讼,希望法院判决父亲已从法律意义上“丧失行为能力”。

但当赵嘉陵随后向巴黎检察院提起司法监管和保护赵无极的要求时,检察院发现赵无极已不在法国境内,拒绝了赵嘉陵的要求。

赵嘉陵后来又以“滥欺弱者罪”在巴黎提起诉讼

,称赵无极的迁居是弗朗索瓦为了获得赵无极画作而一手策划的,并未征得赵无极同意。

在赵嘉陵起诉的同时,弗朗索瓦也向瑞士检方提出司法保护赵无极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迁居瑞士,弗朗索瓦给出的解释是:希望为赵无极在瑞士找到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

弗朗索瓦还驳斥赵嘉陵:“你指责我倒卖你父亲的画作,损害了你父亲的画作和权利,但你为何不想想,你父亲何尝不是靠出售画作为生,得以支付看病的巨额开销?”

这样一位坐拥十亿画作的艺术家,妻儿却因遗产闹的不可开交,让人不忍卒读。

或许上帝是公平的,他让赵无极拥有良好的出身,优秀的学习环境;但也给予了他三段不完美的婚姻,并且晚年妻儿还因巨额遗产对簿公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