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后,我常去簋街吃饭,那时,小龙虾爆火,胡大饭馆吃小龙虾经常排队几十桌,甚至一百多桌,凌晨还有人排队等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但我去簋街,主要不是吃小龙虾,而是奔着牛蛙去的,一个胡大,一个嘉陵楼馋嘴城,馋嘴蛙真是一绝,整条街的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香辣,去到那个环境中,不吃都觉得委屈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牛蛙在一些南方城市已经成为网红菜了,像成都、重庆、武汉、长沙这些嗜辣的大城市,馋嘴蛙、美蛙鱼头、泡椒牛蛙、仔姜牛蛙,已经很火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北京,还没有形成热潮,街边以牛蛙为主打的餐厅,还是零星的,普通餐厅有牛蛙的,大约不超过30%。所以簋街的牛蛙,总是让我魂牵梦萦,一个总月要去吃上两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牛蛙在北京也逐渐火起来了,接棒小龙虾,成为新的爆火单品,除了最经典的馋嘴蛙之外,铜锅牛蛙、炭烤牛蛙、美蛙火锅、卤牛蛙……像其它城市一样,主打牛蛙的餐厅越来越多,很多街边饭馆也增加了牛蛙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蛙是突然火起来的吗?

是,也不是。

其实,中国吃蛙的历史非常久远。

首先说一个东西:田鸡,也叫虎纹蛙。曾经,「田鸡菜系」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麻辣田鸡、泡椒田鸡、豉香田鸡、三杯田鸡、红烧田鸡、爆炒田鸡……全国很多地方都吃田鸡,尤其是南方水系发达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虽然同属于「蛙类」,牛蛙和田鸡却不是同一个物种。田鸡原产于亚洲,中国就很多,而火遍全国的牛蛙,则是原产于北美洲,主要是美国。

中国大约在几十年前开始养殖牛蛙。我小时候,曾经见过养牛蛙,牛蛙的体型,比田鸡、比青蛙都大,眼睛瞪得溜圆,叫声像牛一样大,一到冬天就冻得傻不愣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有吃田鸡的,也有吃牛蛙的。我印象中,牛蛙爆火之前,田鸡就已经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如今,为什么牛蛙火遍大江南北,而田鸡反响平平呢?

多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以前的田鸡多是野生的,因为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很多农民大量捕捉、收购商非法收购,产量逐年下降。后来虽然也养殖了,但有些地方不允许养殖,产量跟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寄生虫。野生的东西难免有很多寄生虫,前些年有很多因食用田鸡导致寄生虫入体的新闻报道,让很多人谈田鸡色变。

第三,田鸡的肉不如牛蛙肉多。因为牛蛙的体型比田鸡大,跟健美冠军一样,弹跳力极强,吃过牛蛙的人都知道,牛蛙最好吃的部位就是两条后退,肉质又紧致又嫩、爽滑弹牙,相比之下,田鸡的肉少一些,不如牛蛙吃着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过来,牛蛙为什么大火?

首先,就是刚才说的牛蛙后腿的功劳,而且牛蛙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大规模人工养殖,前些年,南方有很多地方大量养殖牛蛙,就跟小龙虾大火的时候一样,短短几年间,养殖就增量爆发了。

另外,跟全民嗜辣有关系,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吃辣,麻辣鲜香系列很受追捧,馋嘴蛙、美蛙鱼、泡脚蛙……成为了牛蛙快速吸粉的重要因素,小红书、抖音、微博,跟牛蛙相关的推荐内容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牛蛙消费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上海、重庆、成都、武汉和长沙,平日里,仅上海一个城市,每天消耗的牛蛙大约就达到50万斤,重庆、成都也分别要消耗40万斤,过年时数量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盛世之下必有危卵

牛蛙在消费端火爆的同时,养殖端却隐患重重。

第一个隐患:污染。

这几年,很多地方已经陆续发布了禁养牛蛙的通知。

为什么要禁养牛蛙?

因为牛蛙是外来物种,吃小鱼小虾小鸟青蛙,但就是不吃害虫,这跟田里的青蛙不一样,青蛙是存在N年的物种,能在田间地头和谐共处,听取蛙声一片,而牛蛙呢,导致很多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打乱了本土生态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牛蛙养殖过程中,污水、病死蛙体会造成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跟「绿水青山」相背离的,肯定要受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福建、浙江很多地方,发布了禁养令、拆除养殖棚,然后,牛蛙养殖就像十多年前的小商品工厂转移一样,从东部沿海转向了中部的安徽、江西、湖南这些地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阵地虽然转移了,但是,无论是广东、福建、浙江,还是安徽、江西、湖南,都很少有大规模的养殖基地,而是以农户小规模养殖为主,产量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隐患:供应链不稳。

产量不稳,就容易造成价格波动。我作为一个经常买牛蛙的人,就深有体会,有时候,牛蛙十几块钱一斤,有时候二十几块钱一斤,有时候几天之内,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这种价格波动很明显是受供应链影响。

有时候去餐厅吃饭,一点牛蛙,就说没有,问为什么没有,说进不到货……连锁餐厅好一些,尤其是以牛蛙为主打的特色餐厅,一般不至于没有货,但是,在供应链上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牛蛙这东西,又是典型的「淡水水产」,跟很多淡水鱼、河虾河蟹一样,鲜活的才好吃,冻品口感太次,又腥又臭,肉质又软又粘。一旦去哪个店吃到了冻品,绝对不想再吃第二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隐患:食品安全。

什么东西一旦被吃成养殖,就会蜂拥而上,人也蜂拥而上,牛蛙也蜂拥而上,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利润,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牛蛙病害高发,为了保证成活率,就滥用抗生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在牛蛙里检出抗生素和违禁品的新闻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判断说,牛蛙还能发展3~5年。

我的感觉,时间上不一定是3~5年,但是,牛蛙的热度肯定会降温。

看看在牛蛙之前,爆火的单品有哪些?酸菜鱼、烤鱼、小龙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酸菜鱼烤鱼早已没了热度,小龙虾作为曾经的夜市小霸王,也跌落神坛了,今年有很多人写文章分析,小龙虾为什么不火了……今年我去了3次簋街,胡大饭馆只有一次排了队,仅仅排了几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极必衰,是更古不变的趋势。

虽然我也很爱吃牛蛙,但是这几年频繁地吃了之后,没有太多欲望了。

吃,依然觉得很好吃;不吃,也不至于嘴馋,非要去吃一顿不可。吃不吃都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一个单品成功上位,火遍大江南北。

火什么都不稀奇。

只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突然爆火的是少见物种、甚至是外来入侵物种,那肯定火不了太久。

毕竟,

铁打的猪牛羊鸡鸭鹅,流水的牛蛙生蚝小龙虾~